遠征軍第一次慘敗的故事

  當日寇的刺刀從滇緬斜刺裡插過來的時候,抗日戰爭到了最艱難的時刻。為了不當亡國奴,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中國軍隊遠赴緬甸浴血作戰。在經歷了第一次遠征的大潰敗,前後付出了10餘萬人傷亡的代價後,中國遠征軍全殲滇西、緬甸日軍精銳,凱旋榮歸。這是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和大國軍魂寫就的輝煌一筆!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迅速佔領了中國北方的京津地區,南京、上海、漢口、廣州等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中國主要的大城市,95%的工業,50%的人口,沿海幾乎所有的港口,先後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中國本就十分可憐的國防工業面臨覆頂之險,海上援助通道也被堵死了。

  蘇聯給予了中國很大援助,提供了400架飛機給中國空軍,另外500名蘇聯軍事顧問和6個空軍戰鬥機中隊也在中國戰鬥。一條長達2700公里的從蘇聯邊境到蘭州的公路開通,從1938年到1940年,足夠裝備15個師的蘇聯軍火通過這條公路進入中國。然而,希特勒閃電戰進攻蘇聯後,斯大林無暇東顧了。1941年4月,蘇聯和日本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從此蘇聯對中國的援助停止了。

  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

  當時,中國僅存的一條國際運輸通道滇越鐵路由於日軍的破壞,運輸量逐日減少,危若累卵,計劃修建的滇緬公路立馬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蔣介石嚴令:滇緬公路必須如期完工。

  時局空前緊張,雲南省主席龍雲命令公路沿線的地方當局必須在1937年年底前開工,3個月之內先建成一條可以通車的簡易公路。這種路只需把路基平整出來,在上面鋪上碎石,用壓路機壓平即可。

  沿線約20萬各族勞工被徵集到了工地,他們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這是因為,青壯年基本都已開赴中原參加抗戰。由於缺乏施工機械,這些勞工只能胼手砥足,在崇山峻嶺之間,用血肉之軀開闢出一條長達上千裡的公路。

  然而,最可怕的不是苦累,是瘧疾。原滇緬公路工程師婁性回憶了那段觸目驚心的日子:怒江、芒市這些低窪的地區都有惡性瘧疾,人被牛蚊叮咬之後,發抖、發燒,不到三天就會死掉。一批人倒下,一批人換上,代價慘重。

  1938年8月底,經過20萬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滇緬公路終於通車。由於武漢會戰局勢吃緊,急需戰略物資,沒有舉行任何通車儀式,公路就投入使用。《雲南日報》為此發表社論,稱滇緬公路的完工,就像給中國建了一條強有力的輸血管。而在大後方,幾乎所有的報紙都爭相報道了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然而,這場奇蹟的誕生,是用3000條生命換來的。

  在今天看來,盤旋于山谷之間的滇緬公路也許有些寂寞。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司機絕不會放著高速公路不走,來選擇這條顛簸危險的道路。然而70年前,這條公路是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自通車起的三年裡,滇緬公路一共搶運了50萬噸軍需品,15000多輛汽車,以及不計其數的各類物資,是一條支撐抗戰不折不扣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