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包括什麼_中國古典園林

  在中國漢族建築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築。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中國古典園林包括什麼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古典園林包括什麼

  說起建築藝術,當然不能忽略園林的造型,特別是中國的古典園林。中國的園林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園林的建造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讓中國的園林建築別具一格,充滿詩情畫意。園林的內涵恰是一座寶庫,挖掘它,你將領略到另一番風采。

  園林在中國產生甚早,早在商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開始造園活動了。園林最初的形式為囿,只供帝王和貴族們狩獵和享樂之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園林也不斷改善和進步。春秋戰國時期的園林中已經有了成組的風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臺。園林的組成要素到這個時期已經基本具備,已經和最初的園囿有所區別。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園林發展的轉折點。佛教的傳入及老莊哲學的流行,使園林轉向了崇尚自然。中國的古典園林源於自然,高於自然,以表現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為主旨,佈局自由;所造假山池沼,渾然一體,宛如天成,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色,表現一種人與自然的

  頤和園

  和諧統一的宇宙觀。園林在唐宋時期達到了成熟階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園林或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到了園林的佈局和造景中,使園林建築不再僅僅是工匠的傑作,更是文人的傑作,讓園林的人文風景突現了出來。

  任何一樣事物的構成都有一定的構成要素,中國的園林也不例外。總的說來中國古典園林共由六大要素構成:築山,理池,植物,動物,建築,匾額,楹聯與刻石。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之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開創了人為造山的先例。現存的蘇州拙政園,常熟的燕園,上海的豫園,都是明清時代園林建山的佳作。

  不論哪一種型別的園林,水是最富有生氣的因素,無水不活。因此,園林一定要鑿池引水。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種。掩就是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正如《園治》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破是在水面很小時,***如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配以細竹野藤,朱魚翠藻,那麼雖是一窪水池,卻可令人感受到山野風致。

  植物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花木有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了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準也很嚴格。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都追求自然美。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三講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過濃,有嬌柔之嫌;也不可過淡,有意猶難盡之妨。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襯托作用,往往和園主的精神境界有關。如竹子象徵人品清逸,松柏象徵堅強和長壽,蓮花象徵潔淨無暇,蘭花象徵幽居隱士,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紫薇象徵高官厚祿等。

  中國古代園林用種種辦法來分隔空間,以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種建築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在漏窗裡看,玲瓏剔透的

  中國古典園林

  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青竹迷離搖曳,亭臺樓閣時隱時現,遠空白雲飛遊,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園林建築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臺。人工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大地等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師法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園林體現“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獨立於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藝術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中國現存的古典園林有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滄浪園等。他們都是園林的代表,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透過他們你能真正感受到園林的魅力,也能發掘出中國古典文化的深層意義。

  中國古典園林欣賞

  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築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中國古典園林的這一特點,主要是由中國園林的性質決定的。因為不論是封建帝王還是官僚地主,他們既貪圖城市的優厚物質享受,又想不冒勞頓之苦尋求“山水林泉之樂”。因此,他們的造園,除了滿足居住上的享樂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達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牆,景物藏於園內。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範圍內再現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侷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

  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侷限,創造豐富園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採取曲折而自由的佈局,用劃分景區和空間、以及“借景”的辦法。所謂曲折而自由的佈局,是同歐洲大陸一些國家的園林慣用的幾何形圖案的佈局相對而言的。這種曲折而自由的佈局,在面積較小的江南私家園林,表現得尤其突出。它們強調幽深曲折,所謂“景貴乎深,不曲不深”,講的就是這種手法。例如,蘇州多數園林的***處,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為屏障,適當阻隔遊客的視線,使人們一進園門只是隱約地看到園景的一角,幾經曲折才能見到園內山池亭閣的全貌。以佈局緊湊、變化多端、有移步換景之妙為特點的蘇州留園,在園門***處就先用漏窗,來強調園內的幽深曲折。至於園內的對景,也不象西方庭園的軸線對景方式,而是隨著曲折的平面,移步換景,依次展開。有的則在走廊兩側牆上開若干個

  形狀優美的窗孔和洞門,人們行經其間,它就象取景框一樣,把園內的景物象一幅幅風景畫那樣映入優美的窗孔和洞門。

  至於劃分景區和空間的手法,則是通過巧妙地利用山水、樹木、花卉、建築等,把全園劃分為若干個景區,各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著重突出能體現這一園林主要特色的重點景區。例如,蘇州最大的園林拙政園,全園包括中、西、東三個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同時,水的面積約佔全園五分之三,亭榭樓閣,大半臨水,造型輕盈活潑,並儘量四面透空,以便盡收江南水鄉的自然景色。園內的空間處理,妙於利用山、池、樹木、亭、榭,少用圍牆。故園內空間處處溝通,互相穿插,形成豐富的層次。再如北京的頤和園,它的規模很大,全園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許多個景區,其中有些景區還形成大園中包小園,如諧趣園。但在這許多景區中,昆明湖與萬壽山則是它的精華所在。正是這些重點的景區構成了這些園林的主要特色。各個園林不論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區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中國古典園林位置

  1、北方型別

  北方園林,因地域寬廣,範圍較大;又因近政治中心而形成眾多中心性城市,所以建築富麗堂皇。因自然氣象條件所侷限河川湖泊、園石和常綠樹木都較少。[2] 所以秀麗媚美則顯得不足。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其中尤以北京為代表。皇家園林是北方園林的代表。[2]

  2、江南型別

  南方人口較密集,所以園林地域範圍小;又因河湖、園石、常綠樹較多,所以園林景緻較細膩精美。因上述條件,其特點明媚秀麗、淡雅樸素、曲折幽深,有層次感,但究竟面積小,略感侷促。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於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其中尤以蘇州為代表。[2]

  3、嶺南型別

  因為其地處熱帶,植物終年常綠, 又多河川,所以造園條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顯的特點是具有熱帶風光,建築物都較高而寬敞。現存嶺南型別園林以嶺南四大園林最為著名;分別是東莞的可園、佛山的梁園、順德的清暉園、番禹的餘蔭山房。[2]

  4. 除三大主題風格外,還有巴蜀園林、西域園林等各種形式。

  中國古典園林對東西方園林的一些共有的設計理念有著自己的處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歷史、人文、地理特點後,也表現了自己的一些獨到之處。

  巴蜀園林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

  ***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觀型別

  ***3***詩情畫意的表現手法

  ***4***舒適宜人的人居環境

  ***5***巧於因借的視閾擴充套件

  ***6***循序漸進的空間序列

  ***7***小中間大的視覺效果

  ***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