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的看法_中國古典園林的簡單看法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境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為最終和最高目的的審美旨趣。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中國古典園林的看法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古典園林的看法

  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一直是中國古典園林愛好者依以區別西方古典園林並且引以為豪的主要特徵。何謂意境,也很難一個確切的定義,只要對中國詩詞書畫有些領悟的人,大多心裡會有幅“意境”的圖譜。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古典園林及與伊斯蘭園林一比較,其特徵就異常的明顯。同樣深受中國園林影響的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也區別明顯,最典型的是日本園林的精緻及其讓人難以抗拒的禪意。

  ??第一次看日本園林就被其深深的吸引。不能不佩服日本人能通過實物來表達其禪意的功夫,曾經對著一幅幅的圖片凝視良久。每次對學生講起日本園林,我幾乎無一例外的先讚揚日本園林如何如何的好,我如何如何的喜歡,接下來就是說如何的痛恨日本人,狹隘也罷,我始終無法忘記對日本人的仇恨。

  ??中國古典園林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主要的藝術形式:文學、繪畫、書法,因而它能充分的反映傳統文化的精髓。好長一段時間,我被她的意境所迷惑吸引。現在,我所看到的中國古典園林,看到的是苦悶,看到的是幾千年來整體中國知識分子深層的自慰。也就是把知識分子深層的生存狀態通過移情的形式通過古典園林表達出來,因為古典園林的主人大多是詩詞書畫都造詣很深的文人。其中以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江南私家園林為代表,還包括乾隆六下江南把江南的美景移栽到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圓明園等皇家園林中的許多景點。漢唐時期那大氣蓬勃的皇家園林,只能從一些典籍中窺見其蹤影。

  ??所以如果還有人對古典園林念念不忘並以此為豪時,我感到的卻是悲傷。缺乏勇氣是中國文人的一個通病,長期的沉湎於文字,使人變得軟弱無骨,無意識,並且願意被其操縱,不能不說是其一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北方園林設計介紹

  北方園林的一大設計特點是崇山性,具體表現在園林的堆山上,園山雄偉,以高、壯為美。北方一帶園林用石多為房山石、太湖石、青石,尤以青石最為有地方特色。太湖石雖是審美中最得寵的石材,但由於此地遠離江南,所以不是十分普遍。與太湖石相近的房山石,又稱北太湖石,產於北京市房山區,從開採到運輸較為方便,因此最為普遍。青石在河北、北京一帶用的較為普遍,平置和豎立皆可。在植物方面,北方園林以柳樹、槐樹、松樹、柏樹、楊樹、榆樹等喬木類樹種為主,其中松柏、柳樹因其耐寒性強,能過冬且使用最為廣泛。北方園林的建築與自然關係密切,主要反映在溫度和風向與建築的關係上。防寒是建築最主要的功能,所有建築的6個面都顯現抗寒、耐雪的特點。四面圍牆都用厚牆、小窗並且窗子極少,窗扇很少用盲窗而多用玻璃,柱子不如牆寬,被包在牆體之內。目前園林設計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於:不少設計不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對於原有地形地貌尊重不夠,忽略自然起坡、植被遮擋等諸多自然現象;忽視專案建設前期的重要性,缺乏事前控制意識,只是一味地追求景觀效果,而忽視經濟適用、美觀大方的原則;細節上的疏忽,對氣候、土壤、水文、地下基礎設施等環境基礎資料掌握不充分,對歷史人文景與現實環境調查不夠深入,導致設計與實際具有偏差。

  北方園林的風格介紹

  1、北方園林,建築的形象穩重、敦實,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風沙而形成的封閉感,別具一種不同於江南的剛健之美。

  2、北方相對於南方而言,水資源匱乏,園林供水困難較多。以北京為例,除西北郊之外,幾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城內的王府花園可以奉旨引用御河之水,一般的私家園林只能鑿井取水或者由他處運水補給,因而水池的面積都比較小,甚至採用“旱園”的做法。這不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於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築土為山不能太多、太高。

  3、北方不像江南那樣盛產疊山的石材,疊石為假山的規模比較地要小一些。北京園林疊山多為就地取材,運用當地出產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紋理挺直,類似江南的黃石,北太湖石的洞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瓏剔透。這兩種石材的形象均偏於渾厚凝重,與北方建築的風格十分協調。北方疊山技法深受江南的影響,既有完整大自然山形的摹擬,也有擷取大山一角的平崗小阪,或者作為屏障、駁岸、石磯,或作峰石的特置處理。但總的看來,其風格卻又迥不同與江南,頗能表現幽燕沉雄氣度。

  4、植物配置方面,觀賞樹種比江南少,尤缺闊葉常綠樹和冬季花木。但鬆、柏、楊、柳、榆、槐和春夏秋三季更迭不斷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藥、荷花等,卻也構成北方私家園林植物造景的主題。每屆隆冬,樹葉零落,水面結冰,又頗有蕭索寒林的畫意。

  5、園林的規劃佈局,中軸線、對景線的運用較多,更賦予園林以凝重、嚴謹格調。王府花園,尤其如此。園內的空間劃分比較少,因而整體性比較強,當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園之曲折多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