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勵志的散文

  我總告誡年輕人,在你落敗的時候絕不能讀太多勵志書籍,讀勵志書籍有時候會把一個人讀傻。因為此後你會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是正確的,即使偶遇失敗,也是做一時的困惑,你堅信最終還是會贏的;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我拼命的努力,才換來一個普通的人生

  也不知道這些年的媒體是怎麼了,或者,是從很多年前就繼承下來了一種習慣:

  拼命鼓吹著放棄高考、環球旅行、間隔年,凡是高考狀元,必是學習輕鬆、天賦異稟。強調著“生命的意義在於體驗最多而不是最好”。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大概完美的人生最讓人豔羨,人人想要而不可得,便訴諸筆端而後快。

  關於這些新聞的評論,其中一句讓我印象深刻:

  我沒有皇城根下的家,也沒有留過洋的爸媽。我只能要著牙拼命學習,在千軍萬馬中擠破頭,換來一個國內普通的大學,而我還要拼命努力,才能換來一個普通的人生。媒體卻把千萬個我們這種普通家庭卻從沒放棄努力的孩子,當成了傻瓜。

  我特別想讓你們看看另一種人生和另一種平庸的成功。

  我出生在離縣城還要開摩托車“突突突”半小時才能到的南方村落。

  故鄉有山,有水,有村落,有晚伴,還有父親用來營生的一家食雜店。

  有一天我半夜發燒,突然想吃點什麼。

  那時縣城裡的小孩已經把“旺旺雪餅”當成垃圾食品,在我們這兒還新鮮著。食雜店裡的雪餅是撕開大包裝按個數賣的,鄰近的小孩路過,掏點零錢買來果腹。

  我雖然知道不能亂動,卻還是偷偷地撕了一塊雪餅。

  結果被我媽一頓暴打,她邊打邊罵,你個瓜娃子,餓鬼附身了不分好東西壞東西,拿來賣的東西你也偷吃。

  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好的人生”。

  因為書本里有,所以我極愛讀書。那時我才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種高姿態的人生,有錢人有那麼多豐富多彩的玩法。

  我不知道讀書能給我提供更多的選擇,因為那是我僅有的唯一的選擇。

  第一次聽到“素質教育”這個名詞,是在我轉到縣城初中的時候。

  開學式的時候,校長拼命強調“我們學校還是要重視素質教育”。

  後來聽班主任說,“素質教育”就是唱歌跳舞彈鋼琴。我覺得奇怪,那怎麼能算是教育的一種,這分明就是享受、消遣、奢侈。

  還好,班主任說,這只是口號,喊一喊也就過了。

  後來,我還真成了“素質教育”的領頭羊。

  我在縣高中的組了樂隊。雖然這個所謂的“樂隊”,總共就唱了一次。在學校黃沙漫天的操場上,用大音量的功放,配上含混不清的英語歌詞。

  那時候住校生裡剛流行起錄影的手機,畫素極低。大家拿著手機“咔咔咔”地錄著,留下了我們現在看來自取其辱、但在當時自認為“巨星範兒”的表演。

  後來,我才知道,在同樣的年齡,已經有很多人在校園裡拿著貝斯吉他,在開一場真正意義上華麗璀璨的演唱會了。

  我們明明在同樣的年紀做了同樣的事情,可是我沒有機會也沒有人告訴我怎麼樣才能做好。

  高考報志願的時候,我報了一直認為窮人是學得起中文,因為書裡都說“貧家多文人”。

  到了大二,我就後悔了。因為所有人都告訴我“你想做中文,你想學媒體,先把自己捯飭清楚吧。媒體就是個就算窮到叮噹響,還得把自己包裝得光鮮亮麗的行當啊”。

  但女孩終究是愛美的,雖然走了些彎路,還是人模狗樣地度過四年,漂漂亮亮地出師了。

  我走在路上會被別人叫做“靚女”,雖然真實性值得商榷。

  畢業我留在北京,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網站,做一些深度訪談,每週休一天。單位小,分工不明確,跑現場、寫調查、更新自媒體,像一塊隨時可以安在任何位置的磚頭。

  我記得第一次拿工資是7月11日,我那時候好激動,直接用網銀轉了一筆最大額度的錢給家裡,然後特別開心地給家裡打電話。

  “我寄錢回家了!你記著收。”

  然後我把具體的額度報出來。

  我爸很驚訝:“怎麼寄這麼多?你自己沒留著點用?”

  我等著就是他的這一句話,我狠狠握著電話,笑得像是下一秒嘴角都要咧到頭上:

  “我還有!爸,我還有!我一個月賺可多了。”

  這是我除了大學時結餘的錢以外,第一次寄回家的錢。

  我挺喜歡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聽著來來往往不同口音的聲音。在反光鏡裡看自己的模樣,平庸得像任何一個走在路上的人。

  我想到我的孩子,他雖然可能不會有一個北京的戶口。但至少有一個見過北京的母親,可以告訴他這世界還有不同的樣子。

  他吃“旺旺雪餅”的時候,可以大大方方地撕開包裝,一口一口地咬,不用舔乾淨上面的糖花。

  他已經可以看到比我當初看到的更遠,更遼闊的世界。

  當年父親依依惜別送我前往的北京,他也已經來過了幾次,每次都說著“有生之年,託你的福,讓爸爸也來瞧了一眼首都”。

  這普通的日子,足以讓我熱淚盈眶。

  科比說,他知道每一天洛杉磯凌晨四點的樣子。而我,知道北京每一個凌晨一點的樣子。

  十點半從單位下班,用打車軟體叫輛車,一路閒侃。司機也多是混跡在大城市裡的外鄉人,買了車,卻依然抱著能省則省的目標,在休息的時間裡出車賺油錢。

  我們一起看著北京的街道,對著晚上十點半依然燈火輝煌的城市內心感慨著:這是我的北京啊。

  萬籟俱寂,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剛開始,人們在網路上口誅筆伐“鳳凰男”的時候,其實作為一個“鳳凰女”***雖然以我的工資根本稱不上鳳凰***,我的心裡是有些牴觸的。

  後來便釋懷了,我不仇富仇美,更不把精力放在所謂的“不公平”上。你們不甘於成為普通的人,追逐詩和遠方,而我還要拼了命的努力,才能換來一個最普通的人生。

  但那又怎樣,至少,我現在已經有了最普通的人生,能在7月11日給父親打一筆他眼裡的“大錢”,能看到深夜裡燈紅酒綠的皇城根兒,能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昂首闊步地走在路上被人喊一聲不知真假的“靚女”。

  眼前的苟且不可怕,因為我知道它在一天一天變好。我也有自己的詩與遠方作為閒時的消遣,餘下的時間,我擠在早高峰的地鐵上,認認真真地生活著。

  :努力的意義是贏自己

  《我是歌手》第四季裡,最觸動我的人當然是李玟,印象最深的她的話是那句,“我在媽媽肚子的時候,爸爸就離開我們,然後很多人就告訴我媽,你一個女人照顧不了三個孩子,把最小的放棄。所以從小我就覺得我要花多一些的精力去讓人家喜歡我。”

  李玟讓我深刻地領悟了一個道理:所謂註定成功,只不過是你比別人更早更早地懂得成功的本質就是努力,你在更早更早的時候就掐住了時間的喉嚨為你服務為你積累。別人註定比不過你,是因為你的努力比過任何人。成功並不在那比賽三個月的朝朝暮暮。

  科比也是。

  沒有別人,只有科比能說出那句,“總有一個人會成功,為什麼不能是我。”絕對是因為他反問記者的另一句話,“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科比說他每天洛杉磯早上四點仍然在黑暗中,他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一天過去了,洛杉磯的黑暗沒有絲毫改變;兩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改變;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他卻已變成了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記得有位作家說過:“一般人以為天才是自然發生、流暢而不受阻的閃亮才華,其實,天才也需要耗費至少十年的光陰來學習他們的特殊技能,絕無例外。要成為專家,需要頑強的個性和堅持的能力……每一行的專業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養自己的專業才能。”否則,只能是傷仲永,小時了了,一時了了。

  人生,並不是你與他人的競爭,而是與自己的競爭。

  與自己的競爭,任何時候都存在。今年6月份是社會工作師中級每年一次考試月,我在朋友圈表達了我的決心和困難,有幾個也報名參加考試的好友私信給我說,他們也和我一樣,離開學校快十年,根本看不下書,怎麼辦啊?其實從我看第一頁教科書時,我就知道這是一次突破自己的機會,是一次征服自己的事情。

  首先,這只是一場意志力的鍛鍊。就算你有再多的技巧,關鍵卻只有一點:集中精神。要麼不看,要麼高度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所以,你第一件事是就是要確定目標----要把書看完,而且是高效專心的看完。要麼,乾脆不看,別浪費時間。

  其次是方法。我的方法也很簡單---不要去想結果,用一個個小行為帶動一個個小目標。就是說,今天我想看完十頁書,但是我絕不去想我到底能不能看完十頁,而是去做一個個極簡極果斷的小動作。我不管我能不能看完,我就先把書開啟,看看第一頁標題總可以吧?我不管能不能看完十頁,但我控制自己看完和理解一段總可以吧?不管能不能看完一節,我讓自己只是專心兩三分鐘看完一頁總可以吧?每次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獎自己喜愛排行前幾位的的零食,例如吃一片薯片。我發覺每次不到半個鍾,我就能比較順利地進入狀態,真的很神奇,但是我相信,我們焦慮或放鬆的情緒是頭腦某個區域決定著,我們能做的就是一點點以行動帶動思想,以放鬆投入緊張。

  對了,還有一個極重要極重要的不得不提-----看書時,手機一定不能放你身邊。你懂的。

  如果這次意志力鍛鍊,我能過關,以後漸漸養成習慣,將來我就能一口氣地看完好多我想看的書了,單是想想這個我就很興奮。喜歡看書的我,總是習慣快餐文化,是有多久沒有完整看完一本書了,而知識如果不成體系,價值就不能最大化了。

  最後我想講的,就是我決定考社會工作師的最大動力。雖然自己不是社會工作者,但是經過踏踏實實的學習與吸收,取得專業資格證後,能夠有更多機會去參加社會工作和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人。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亦是一條幫助自己實現自我、尋找內心平靜和力量的途徑。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是“送人玫瑰”,通過幫助別人讓別人自強,更是“手留餘香”,溫暖自己,滋養人生。“助人自助”裡的“自”,別忘記是包括自己。社會工作者,是授人與漁,也是得利漁翁,這也是我特別尊敬和佩服他們的地方。

  :一切看似末日的,終將被證明只是過程

  好朋友N來北京打拼快兩年了,想當初他是因為上了一檔求職節目而被北京的傳媒公司選中,從此開始了北漂生活。

  那是2014年6月,他帶著興奮和期待,滿心歡喜地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從下高鐵的那一刻,他有點兒害怕了。人潮擁擠,自己拎著大包小包,找不到南北。看著陌生的站名,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上亮著的地鐵線路圖,強行記住一站又一站,生怕坐過了站。等到了目的地出了地鐵站,天已經黑了。

  那是他看到的,屬於北京的第一個夜晚。

  燈火通明,車輛川流不息,縱橫的高架橋兩側有高聳的大廈,華麗的商場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奢侈品。巨大的車流聲在耳邊倏忽而過,青春年少時的那些小勇敢和小執著帶著轟隆的響聲,從心底往外翻湧。

  他咧開嘴傻笑著想,我終於來到北京了,首都,北京。

  然而從地鐵站走到他租的地下室,有很長的一段路。手上拎著六個購物袋,中途有兩個斷了提手,在炎熱的夏天汗流浹背,狼狽地找到了房門,走進一個只能站得下一個人的地下室小房間。提前在網上買了綠色的牆紙,讓在北京的朋友幫忙貼好,以為會很有生機勃勃的溫馨感,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沒有窗戶,室內昏暗無光,站在床上,頭差不多可以挨著天花板,鎢絲燈並沒有很亮,衣服放在哪兒都成了問題。手機沒有網路訊號,電話打不進來也打不出去,整個地下室40多戶人分享著一個路由器、一個洗澡間、三個衛生間,以及四個用來洗衣、洗臉的水龍頭。

  坦白地講,沒畢業的他也覺得很辛苦,一個人從四川跑到北京,孤零零的,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有的只是一間十平方米的地下室小房間。別的同學都在吃喝玩樂,畢業旅行,他卻要在職場裡學習看臉色做事。別的朋友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做穩定的工作,他卻要在容易讓人孤獨的大城市裡獨自打拼。

  苦是苦,孤獨是孤獨,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千萬不要停下腳步,否則世界就會忘了你。

  我問過N,在北京獨自闖蕩,會不會有累到想要放棄的念頭,答案顯然是肯定的。早上上班因急急忙忙出門而掉在地上的東西,晚上回到家的時候依然在地上;有時候一個人去超市扛了幾十斤米,還有滿手的東西,不知道怎麼搬回家;有時候去商場逛了幾小時,卻不知道要買些什麼;大半夜回到家發現鑰匙忘在辦公室了,捨不得花錢找開鎖師傅,就乾脆在門外坐一夜。

  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刻,孤獨、落寞、沮喪、失望,懷疑自己,無奈生活,對抗世界。我知道你也一定活得很累,委屈多過心裡話,遭受冷眼,不相信面前都是穿不過的牆。雖然頭破血流,但還是硬著頭皮去戰鬥。

  是啊,這麼多年,一直咬牙不放棄的你,真是太辛苦了。

  好在努力付出多少會有回報,堅持不懈多少會有結果。現在的他已經是幾部票房過億的電影的專案經理了,換了舒適的房子,還在努力嘗試著談一段戀愛。

  天知道他曾經有多努力地加班,只要是醒著的時間,就拼了命地學習各項技能,甚至包括不屬於自己工作領域的本領,一有空就鑽研新媒體和大資料,再有閒下來的時間,就乾脆開啟腦洞,設計海報打發時間。所以現在的他會作圖,會攝影,寫得了文案,辦得了活動,創意點子總能被領導賞識,接下的任務總能完美地執行。

  想起去年我勸他換房子,不要住陰鬱潮溼的地下室時,他回答我,現在不吃點苦,以後就嘗不到糖。這世界人潮擁擠,所有人都想拼了命擠上一列開往好日子的列車,年輕時候不用力闖一闖,到老了就更沒機會了。

  這世界是很美好,但也足夠殘忍。

  覺得苦,害怕了,退縮了,就會被洶湧的人群擠出這個熱鬧的世界。

  又想起好朋友Y,懷著對愛情所有美好的期待,戀愛了。

  那是2014年的冬日,為了結束與男朋友的異地戀,她放棄了在北京的工作,隻身一人坐了五個小時的火車跑去上海。到了上海,厚臉皮地去男朋友所在的公司面試。主編做不成就去面試行政,行政面試不上就試編輯,編輯再面試不上就做前臺。最後她成功成為男朋友所在公司的一名前臺。

  從北京千里迢迢到上海,折了多半薪水,工種由主編變為前臺,都只是為了所謂的愛情。那時候她在上海沒有朋友,全公司上下只認識一個和她男朋友關係熟絡的女同事。其他人在領快遞時才會和她說話,只有這個女孩兒不嫌棄她,於是她們做起了閨密,她開始和她分享戀愛時的許多甜蜜。

  Y開始和男朋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週末還會逛個超市看場電影。28歲的她就像剛戀愛的少女,每天都是好心情。她睜眼是春天,閉眼有滿山的星星,她總是翹著嘴角睡得很輕,就好像失了一夜的眠。

  她以為相愛的人在一起就是愛情和生活的全部意義,但沒過多久,她發現男朋友出軌,出軌物件就是她那個無話不談的閨密。

  除了男朋友,那是她在上海唯一認識的朋友。

  於是和所有失戀的人一樣,她開始哭,開始鬧,精神失常,全世界都崩塌掉。

  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選擇了善良,就是敞開了胸膛。選擇了毫無保留,就更容易遍體鱗傷。我想,在愛情裡動了真心的人,大概都會經過一段落淚委屈又難過的日子吧。

  後來Y回到了北京,離開上海的那天沒有人送她。她拎著大包小包,踩著被雨淋溼的地面,悵然若失。沒有人送也好,免得回頭捨不得。

  後來,聽說她再也沒戀愛。

  我多半是心疼這樣的傻姑娘的,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傾其所有奉獻出一個女孩子能給的所有青春。她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放在另一半身上,可是當遭遇背叛的一剎那,才發現原來不顧一切愛對方的自己,早已不完整了。

  相信愛情,相信地久天長,相信真心會換來珍惜,相信所有甜言蜜語和誓言。

  結果卻被愛情打敗,被時間打敗,被辜負打敗,被花言巧語和背後的殘酷現實打敗。

  可是輸了就是輸了,不認輸,又能怎樣呢?我寧願你是一個在不順遂的時刻可以接受失敗的人。

  但你千萬不要認命。

  願賭服輸可以,但輸了這一局,還有下一局,錯過這個人,還可以等到更好的人。

  對於那些不愛你的人,要送最好的祝福給他,誰知道轉角處的路口,我們遇到的下一人,會不會就歪打正著地進入我們生命裡。愛情需要修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記得努力修煉自己。

  所以即使一個人,你也別害怕,兩個人是陪伴,一個人是勇敢。當你認輸回到一個人的世界時,不要認命,你要更努力地認真生活?別放棄那些最美好的信仰,別回頭,別懷念過去的時光,別自我責怪。不是愛的方式不對,只是還沒等到對的人,別懷疑自己,你一直都是一個好姑娘。

  我希望你我都可以接受意外,接受失敗,接受不如意,接受付出得不到回報。接受背叛,接受無法挽救,接受現實的殘酷,接受不被人理解。但是打死都不要後悔,不投降,不改變信念,打死不畏懼,不退縮,不迷失自己。始終相信會有好事發生,相信認真善良會有好運氣,相信愛與被愛會在春天出現。

  承受不了的就釋放,接受不來的就拒絕,學會沉默,也學會一個人認真生活。不喜歡的人就遠離,熱愛的事情拼命追逐,不去討好不想討好的人,不為他人而活。不要想方設法與整個世界相處,不要企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更不要相信你是鐵打的,不怕委屈、不怕傷害。

  願你不會安慰別人,願你懂得心疼自己。

  單槍匹馬太多年,都忘記自己有多慘了。這本書送給那些單身很久不相信愛情的人,那些相信愛情卻得不到愛情的人,那些隻身打拼的人,那些勇敢無畏不肯認輸不肯哭的人。想說一句,這麼多年,你們真的太辛苦了。

  可以在意所有的孤獨和失落,但一定不要懼怕痛苦和挫敗;可以接受所有沒結果的今日,但一定不要放棄那些沒有到來的明天;可以接受偶爾不那麼堅強,但一定不要丟掉最強大的自己。一切看似末日的,終將被證明只是過程。

  23歲的獅子男,感恩所得,感恩曾失去,感恩爸媽,還有全宇宙挺我的人。願世界和平,願霧霾不再來,願你我都勇敢又執著。好的一併期待,壞的一律包容,生活裡的小幸運與一萬點傷害,愛與被愛,溫和致敬,娓娓道來。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