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兒童故事大全

  兒童睡前故事幫助孩子把情緒調節到準備入睡的狀態。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睡前故事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兒童睡前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兒童睡前故事1、風中的木桶

  一個黑人小孩兒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乾淨,然後一排排整齊地排列在那裡。可是令他生氣的是夜裡那些淘氣的風,往往一瞬間,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七零八落。

  男孩兒很生氣,委屈地哭了。男孩兒的父親撫摩著男孩兒的頭說:“孩子,別傷心,我們可能對風沒有什麼辦法,但我們可以對自己有辦法。我們可以拿自己的辦法征服那些風!”

  小男孩兒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先去井上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裡,最後才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覺。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兒就匆匆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兒高興地笑了,他對父親說:“我們雖然對風沒辦法,但我們可以對自己、對木桶有辦法。這個辦法就是: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那就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

  “對!”小男孩兒的父親讚許地笑了。

  兒童睡前故事2、跳板上自信的力量

  在德國,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從小身體協調性就很差,學走路、跑步都比同齡的孩子晚得多。5歲的時候,她下坡還會經常摔倒,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根本沒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學後,安格拉最怕上體育課了,她總擔心自己笨拙的動作會被同學譏笑,於是經常逃課。老師發現後,對她說:“你這樣長期逃避,只會導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沒法,只好硬著頭皮練習,可是她總是拖延到快下課的時候再練。因為她認為,這個時間來練,同學們就很少有機會看她的笑話了。

  12歲那年,體育老師教跳水。老師講完跳水的動作要領後,同學們都急不可耐地衝上跳板,往泳池裡跳。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後,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完美入池,心裡越發惶恐。身旁不斷有同學擦肩而過,他們已往返跳板數次。有同學嘲諷她:“你怎麼還不跳?準是被跳板嚇破了膽吧!”安格拉故作平靜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領悟。”她足足站了45分鐘,大家都以為她要放棄時,她徑直衝上跳板,果敢地躍起,縱身跳入泳池深處。她的動作雖然算不上十分優美,但她的壓軸一跳,還是吸引了眾人,贏得了喝彩。

  這一跳,讓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這才明白,拖延到最後,其實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平緩心情,並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誰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從政,後來竟然成了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也就是現在的安格拉·默克爾。

  跳板上自信的力量默克爾接受媒體採訪,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後來遇到什麼事都沒有畏縮過。”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準備時間,儘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爾成為德國後,仍告誡自己,辦事要沉穩。即使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危機,默克爾也一次次地選擇了慢半拍再決策,多次力挽狂瀾。她曾坦言,自己並非無所不能的女強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在慢中取勝。

  現在的默克爾身材有些微胖,她稱自己是“一個行動遲緩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評她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為了深受德國民眾愛戴的“德國人的媽咪”。

  默克爾的經歷表明,內心的膽怯是每個人都有的障礙,鼓足勇氣,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會大放異彩。還有就是:慢,並不是一種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靜地對待慢,你將會從慢中收穫良多。

  兒童睡前故事3、大師的彎腰

  法國著名畫家亨利·盧梭,小時候生活在法國西北部的拉瓦爾市,他的父親是一名鐵匠。父親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便經常傳授他一些打鐵的知識。

  大師的彎腰盧梭進入學校讀書以後,接觸到了更多的知識,他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是作畫,而不是打鐵。

  每每放學回家,他幾乎滿腦子都想著繪畫,即便是在給父親做幫手的時候,他想著的是怎樣把飛濺的火星畫出來,或想著的是應該怎樣把客戶的笑容畫出來……

  為此,盧梭耽擱過許多父親安排給他的工作。有一次,盧梭因為繪畫忘了給火爐加煤,等父親回來以後爐火已經滅了,父親大發雷霆,不僅把盧梭重打了一頓,還把盧梭的畫筆和畫紙都扔進了門口的玉米地裡!盧梭沒有哭,沒有喊,他只是在完成了父親安排的任務之後,悄悄地跑到外面,彎腰撿起了畫筆和畫紙。

  畢業後,為了餬口,盧梭成了一名樂團小提琴手。雖然,他的小提琴拉得不錯,但他更喜歡繪畫,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拿出畫筆和畫紙。時間一長,樂團老闆終於發火了,把他的畫作和畫筆統統扔進了垃圾箱,還警告他如果再畫畫就解僱他。盧梭沒有爭辯什麼,只是在老闆離開之後,彎腰從垃圾箱裡把畫筆撿了起來。

  幾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盧梭進入了巴黎海關工作,還擁有了自己的辦公室。盧梭簡直如魚得水,把辦公室當成畫室。最終,他的上司忍無可忍,把盧梭的畫筆畫紙全都扔進了垃圾箱,並解僱了他。盧梭似乎已經習慣這種遭遇了,他沒有解釋,沒有央求,而是再一次彎腰從垃圾箱裡撿起了自己的畫筆,安靜地離開了辦公室……

  盧梭失去了工作,卻擁有了更加自由的創作空間。兩年後,盧梭舉辦了平生的第一次畫展,所有的參觀者都被他的畫作打動了,亨利·盧梭這個名字也一夜之間街知巷聞。

  經過多年的努力,亨利·盧梭最終成為了法國甚至是世界繪畫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我有過三次彎腰的經歷,都是為了撿起被人扔掉的畫筆,但我的彎腰不是妥協,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一種與命運的抗爭,一種對夢想的堅守!”1890年,亨利·盧梭在完成《我本人·肖像·風景》的時候,曾在日記本上寫下過這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