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高考作文素材

  一個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具備了幸運的前提,才會被幸運之神眷顧。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箴言一:“自信不失謙虛,謙虛不失自信”

  李開復講到,自己出生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有一位非常寬容的母親,即使幹了把鄰居池塘裡的水放幹以證實鄰居池塘裡並沒有100條魚這樣的調皮事,母親只是報以寬容的一笑。而當5歲的李開復得意洋洋地對鄰居阿姨表示“上小學以後就沒有見過99分”。一週後,當他拿著90分的考卷回家,卻被媽媽結結實實打了一頓。媽媽生氣地告誡他,打你不是因為成績不好,而是太自大。從此,他就記下了這個教訓並受益終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不失謙虛。

  箴言二:“天賦就是興趣,興趣就是天賦”。

  李開復講述了自己在美國的留學經歷。他11歲留學美國。1979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政治學”。然而兩年的學習讓他知道自己的興趣並非在此。當他發現自己在選修的計算機課上有著驚人的天賦時,大學二年級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轉系!”這意味著他將從一個全美排名第3的專業轉到一個毫無名氣可言的專業。但是,他聽從了內心的選擇,還是選擇了計算機專業。而這個決定,改寫了他一生的軌跡。 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怎麼辦?那就用更多的時間,通過選修更多的課程,多問問自己,找到興趣。如果你很愛一件事情,吃飯、睡覺、洗澡都在想這個事情,你在這個領域不成功都很困難。李開復這樣說。

  箴言三:“思考比傳道更重要”

  李開復在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後,順利進入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讀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n教授告訴他,讀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論文。這句話讓李開復十分震撼。然而,Habermann所說的:“做出一流的博士論文並不是你論文字身,而是讀博士過程中所得到的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你未來才能解決其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考,也就是思考比傳道更重要,來這裡不是聽老師教你怎麼走,而是學會如何思考或者學習如何學習。”老師的這番話讓他受益一生,而李開復的努力證實了這種說法。他用統計學方法做出的語音識別博士論文至今還是語音識別產品的理論基礎。而李開復也在博士生涯中,學會了解決問題,擁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二***

  很多時候,我們羨慕那些幸運的人,卻看不到他們為此做出的努力和改變。其實,一個人的幸運並不是偶然的,美國成功哲學家金·洛恩說過這麼一句話:“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來的。”

  要讓事情改變,就得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就得先讓自己變得更好。一個人如果不先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讓自己變得更趨於完美,幸運就不可能落在他的身上。

  正如英國一位國教教主所說:“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我發覺自己還是沒有這個能力。

  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物件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上天還是不從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我終於頓悟了一些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將來我甚至可以改造整個世界,誰知道呢?”

  這位教主的話確實發人深省,的確如此,人生在世,若想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向他的教練訴苦,他說他的朋友不理解他,他們之間有很多矛盾。然後他說了朋友的很多缺點。教練聽完後,微微一笑,沒說什麼。

  第二天,他給了這個乒乓球運動員一副新球拍。剛開始,他很不適應,總是抱怨球拍。後來,慢慢地他習慣了新球拍,當教練問他原因時,他笑著說:“改變自己。”教練欣慰地笑了。運動員也因此與朋友和好如初。

  這就是因改變自己而獲得的“幸運”。如果你感覺你的世界不對,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不對;你感覺自己不成功,不快樂,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為你還不夠好。

  在1930年的一個初秋的早上,一個只有不足一米五的矮個子年輕人從東京某公園的長凳上爬了起來,然後從這個“家”徒步去上班,他因為拖欠了房租,已經被迫在公園的長凳上睡了兩個多月了。他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

  有一天,這位年輕人來到了一家寺廟,拜見住持。寒暄之後,他便滔滔不絕地向老和尚介紹起投保的好處來。老和尚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沒有引起我對投保的興趣。”

  這時候,年輕人愣住了,老和尚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什麼前途可言了。”老和尚最後說了一句:“小夥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從寺廟裡出來,年輕人一路思索著老和尚的話,若有所悟。接下來,他組織了專門針對自己的“批評會”,每月舉行一次,每次請5個同事或投保客戶吃飯,為此,他甚至不惜把衣物送去典當,目的只為讓他們指出自己的缺點。

  每一次“批評會”後,他都有一種被剝了一層皮的感覺。他把自己身上那一層又一層的劣根性一點點剝落了下來。隨著劣根性的消除,他感覺到了自己在逐漸進步、完善和成熟。

  這個人就是被美國著名作家奧格·曼狄諾稱之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推銷大師原一平。到l939年為止,他的銷售業績榮耀全日本之最,並從1948年起,連續l5年保持全日本銷售第一的好成績。1968年,他成為了美國百萬圓桌會議的終身會員。

  很多人認為原一平是幸運的,但這個故事,我們就能明白了,他的幸運不是偶然的,而是他改變自己之後得來的。所以,你想要改變命運,就要學會先改變自己。如果你感覺自己做事不成功,做人不快樂,生活不幸福,你首先要好好檢討自己,看自己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要記住,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來的。一個人只有改變自己,才具備了幸運的前提,才會被幸運之神眷顧。

  ***三***

  站在籃下投一次籃,當然不難。但如果長年累月每天要你練習投籃500次,你能做到嗎?

  有一個球隊做到了,這就是美國UCLA籃球隊,教練名叫約翰.任頓,他要求每位球員每天站在籃下5米處練習500次基本投籃動作,他曾領導這支球隊連續拿過10次全美比賽冠軍。

  對準高爾夫球揮起一杆,當然也不難。但如果要你堅持50年,每天早上起來揮杆1000次,你能做到嗎?

  有一個人做到了,他就是美國高爾夫球場上的名將蓋瑞.布雷爾,在比賽中他能準確地揮出完美無缺的一杆。

  投籃一次,揮一次杆,這都是很簡單的事,也都是你我能做到的事,但把這些簡單的事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做下去,堅持10年、20年、30年的,又有幾人呢?當然,最後的成功者就是這鳳毛麟角的幾人。

  感言:

  1、平凡事,人人都能做好,但成千上萬次堅持做好者就是不平凡。

  2、沒有足夠的量的積累,難以產生偉大的質的飛躍。

  3、成功很多時候就是:簡單事,重複做。

  4、所謂小事,就是大事業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