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紀實攝影作品賞析

  當然在現在,攝影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記錄的方式,它已經以一種藝術的形態走入人們生活當中,紀實攝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焦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2

  

3

  

4

  
5

  人文紀實攝影技巧

  一、敢拍陌生人

  敢拍陌生人,往往從偷拍開始。準備好夠長的長焦,選好隱蔽的地點,瞄準陌生人,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拍下他。雖然手有點抖,但拍多了就好了,膽子就大了。敢拍,就算偷拍,這也是走出了第一步。但是,我不希望大家當狗仔,要拍下人家美好的一面,而不是不好的一面。

  二、靠近陌生人

  僅靠偷拍,是不夠的。你覺得自己拍得不夠好嗎?那是因為你靠得還不夠近。這句攝影界的聖經般的名言時刻提醒我們,要靠近,再靠近。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工作是如何靠近陌生人。從偷拍時的30米,到10米,再到3米,再到1米。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

  三、給陌生人一個微笑

  靠近陌生人,還不夠,還要調動他的情緒。當然,我最想拍的東西,還是微笑,所以就讓自己先給對方一個微笑吧。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禮尚往來的。不過,你如果要反映這世界的苦大仇深,你不笑,是你的事。微笑還有一個妙用,就是人家看你拍他想抽你的時候,你一笑,可能就逃過一劫了。

  遇見村裡的老支書,在村口的路亭享受夕陽,我說拍張照片吧,他就笑了。

  四、學會觀察陌生人

  拍陌生人,也不是逮著誰就拍的。幾十億人類,都拍,這樣會把自己忙死累死掉。我們要選取上鏡的。有的明星長得很不怎麼樣,但上境,比如周迅。我們就要學會觀察,尋找屬於和自己的主題吻合的人。我拍古村,基本上就拍重點兩類人,一是老的,二是小的。老的,有歲月的滄桑感,小的,很鮮活,和古村又會形成鮮明對比。再一個,我要拍的是本村的人,原住民,別人也不要拍。觀察人的第一步是選人,第二步很重要的就是找情緒。有情緒的照片,人家才會看一眼就記住。

  五、和陌生人說話

  要深度,要了解情況,還是要開口說話。和陌生人說話,這是有難度的,難以啟齒啊。要不,就從人家手頭乾的活開始吧,“你洗衣啊”,“你做飯啊”。問年齡,也是一個好辦法,“老人今年高壽”。當然遇見小朋友,就說“讀幾年級了”。這些都是好用的招數,接下來就是誇獎的時間,誇老人,真年輕,身體真好,誇小朋友,真聰明,跑得真快。夸人家,關鍵就是要真誠,看人家心裡是否美滋滋的,如果美得很得意,就是拍照的好時機,你狂拍,他都不會在意。

  六、等待最動人的一刻

  等待和預判,是拍人物的很關鍵環節。等待,比如有好光影,我們就要選好位置,等待一個有特點的人物出現在正確的位置。預判,就是接下來某個人,他會出現在某個位置,我要麼趕上去,要麼先跑到前頭等他。在最好的時機,按下快門。還有,跟人家聊天的時候,要不停地捕捉最動人的一刻,如人家笑得最燦爛的一刻等。

  七、接受陌生人的拒絕

  這一條,無須多說,但很重要。如果強迫著來拍照,那這世界並不美好。人家不喜歡拍照,那就尊重他吧。刪,要接受;罵,要接受;打,要接受;要人命,也接受,如果你是傻子。要人命,那就跑吧!

  八、愛上陌生人

  最後,講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要愛上陌生人。比如,很多人去大涼山拍,有的人是去拍幾張照片反映中國很窮拿去外國獲獎用的。有的人是真正記錄身邊的親人的真實生活的***比如彝族攝影師蘇呷此色的《土地的主人》***,我很感動。還有的人確實是把攝影當作次要,而把關心那裡人們的生活擺在首要的***如我的老師,去那裡多次,每次去都是搬運工,在溫州徵集到善款,運送大量的救濟物資去的***。這就講到了人文紀實攝影的本質,有人把它概括為悲憫的情懷和人文關懷。愛上陌生人,其實並不難,因為你最愛的人,曾經就是陌生人。這句話不知是誰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