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探討論文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智慧校園”、“翻轉課堂”、“微課”一類的詞語應運而生,電子書包不再是新話題。隨著中央電化教育館“百所數字化校園示範校建設專案”的展開,進一步說明國家對數字化教育的重視,各地區紛紛投入到電子書包的研發中。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探討全文如下:

  摘 要: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髮展,許多數字教學方法的應用大大開拓了教師的教學思路。以電子書包為例,其在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難題,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開拓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本文主要就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 電子書包 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 課前課中

  近些年,資訊科技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國課堂教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其中,電子書包是一個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新型教育平臺,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實現了各種語文閱讀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學生在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環境下,真正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1.電子書包概述

  電子書包是在網路資訊科技不斷髮展的背景下,利用移動終端裝置、電子教學服務平臺、數字教學內容等構建出的一個教學平臺。電子書包的應用實現了網路教學模式大範圍的應用,為廣大學生提供了更為直觀的電子課本,便於其學習、理解。總的來說,電子書包就是一個學生進行課前、課中、課後學習的平臺,網路資訊科技是其發揮作用的基礎,行動式學習終端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裝置,學習平臺則是師生交流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可以方便教師網上進行作業批改,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1]。

  目前,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工具,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完善的學習導航,加強了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合作與配合。電子書包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整個教學過程更開放、有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促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電子書包在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的應用目標

  在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其教學目標。

  2.1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當前,新課標要求廣大小學生應具備獨立閱讀能力。閱讀不僅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個體發展中的一個基本素質。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課堂的一個主要任務。電子書包作為一種數字化學習平臺,包含十分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科學導航,從而使學生通過大量練習提高自身閱讀能力,開拓閱讀思路。

  2.2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對於每一名小學生而言,其生活的環境、對世界的認知均是不等的,即使面對同一篇文章,他們對其中人物、內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但是傳統教育模式下,過分重視“標準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學生的天性,挫傷閱讀積極性。對此,教師應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如通過電子書包的應用,為學生提供影象、聲音、視訊等於一身的閱讀內容,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互相交流各自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2]。例如,在進行《天遊峰的掃路人》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電子課本傳送給每一名學生,與紙質課本相比,電子課本中具有豐富的圖片資源,這些形象生動的圖片能刺激學生的閱讀渴望,提高興趣。

  2.3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參與度往往決定其對學習內容的投入程度與掌握程度。教學課堂互動更是直接體現了教學的活力、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當前,在語文精讀課教學中應用電子書包能增加師生互動,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充分轉動大腦,積極思考,從而充分掌握、理解教學內容。

  3.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模式的構建

  在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電子書包的能動性,必須根據實際構建一套科學的教學模式,下文即對此做具體分析。

  3.1課前

  在進行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之前,教師應利用電子書包網站端開展備課工作,並將相應的預習要求、教案、課堂拓展資料傳送給學生,使他們及時瞭解課堂學習任務,並充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下圖1所示為電子書包課前應具備的功能。

  3.2課中

  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主要是圍繞一篇主題思想豐富、篇幅較長的文章展開,在課堂中更重視的是課文思想的理解及閱讀方法的學習。通過電子書包的應用,整個課堂教學模式應圍繞以下八個部分展開,如圖2所示為基於電子書包的小學語文精讀課課中教學模式,圖3為課中電子書包功能。

  3.2.1課程匯入。在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時,課程匯入是一堂課開始的重要基礎。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課文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十分緊密,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特殊的情境,使其不自覺投入到閱讀中。在電子書包的應用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黑板端,向學生展示電子書包裡的數字資源,如圖片、音像,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使其跟隨教師進入課文閱讀學習。

  3.2.2整體感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文章閱讀,並在營造的情境中感知課文,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實現自身語感進一步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利用電子書包平臺收集學生閱讀中產生的問題,並以此為引,帶著學生再次精讀課文,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2.3自主學習。就每一名學生來說,其對一個作品的閱讀感受均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分閱讀的機會,並鼓勵他們自主思考、推敲和交流,在思考過程中,提高自身閱讀、想象能力。

  3.2.4網路探究。在電子書包的教學模式下,網路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學生可利用電子書包中大量網路資源,瞭解文章作者、寫作背景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課文;其次,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學生可以利用電子書包尋求答案。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進行資源查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幫助他們並提供相關網站連結,縮小查詢範圍[3]。

  3.2.5分組交流。交流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電子黑板端動態監控學生行為。分組交流完成後,教師可抽取部分小組的交流成果,通過黑板端進行展示。此外,可通過學生的自主投票,選舉優秀小組,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3.2.6隨堂測評。教師應充分利用電子書包中的隨堂評測模組,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測評結果來看,若是學生整體掌握程度較高,則可以開展下一部分學習;若是學生整體掌握程度較低,則教師必須做好反省,查漏補缺,不斷進行測評、修正,以完善教學。

  3.2.7拓展學習。對於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而言,拓展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主要是通過閱讀該課文主題有關,但表現形式和角度不同的作品,以鞏固課堂所學閱讀方法,加強語感、開闊視野。在拓展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利用電子書包的導航功能***或由教師通過雲端書櫃派送***,選擇符合自身閱讀水平的閱讀資料。在電子書包的學習平臺中,學生可以在螢幕上進行批註勾畫,自主思考文章脈絡、主旨,提高自主閱讀能力。在拓展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通過學習平臺與老師、學生及時交流。

  3.2.8總結昇華。在進行一篇課本的精讀之後,不僅需要感受作品的情感,更需要從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一方面,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總結,梳理知識點,提煉閱讀方法。另一方面,學生應充分提出自己的見解,實現教學相長。

  3.3課後

  課堂教學完成後,教師應根據學生課堂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相應課後作業傳送至學生端,並規定好完成時間。學生通過聯絡簿模組中的錯題本及自身課堂作答,明確自身學習情況,採取針對性補救學習或拓展學習;家長可以利用學生端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及作業完成情況,從而更好地配合和支援學校教育[4]。圖4所示為課後電子書包功能。

  4.結語

  電子書包在我國小學語文精讀課教學中的應用已取得了顯著效果。電子書包的應用貫穿語文精讀課課前、課中及課後整個過程中。一方面,為精讀課教學提供十分豐富的資源,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另一方面,為師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平臺,教師、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採取針對性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