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春節的作文
篇1
有人總喜歡回憶曾經的點滴,有人卻想盡量擦除走過的痕跡,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是生活的一種態度,沒有對錯之分。
而我顯然是前者,明知道過去的已成煙雲,還是喜歡回憶,喜歡用笨拙的文字記下一些心情,一些經歷,想給自己留下更多記憶。
春節在家住了二十來天,時常下雨,除了走幾家親戚,幾乎都宅在家裡,卻不會覺得厭倦或者無聊,畢竟家裡可以體會到溫馨的感覺。
住在家裡重新看了《十八歲的天空》,這是一部我看過很多遍的連續劇,裡面的故事雖然與自己的高中生活有差距,但劇中體現的學生氣息,總能聯想起當時的成長歲月,追憶遠去的青春,想起至今還沒有實現的夢想。
許多劇中的演員那時候剛出道,演技不是很好,因為劇中主題好,學生的懵懂愛情,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對高考的無奈,看得時候可以看到當時自己的影子,從而很受觀眾的喜愛。
許多80後看了《十八歲的天空》,看到古越濤和裴佩老師的愛情而選擇當老師,這部電視劇還是對人們有些影響力。裡面的許多臺詞,也讓我深有感觸,比如說“人生是一定要選擇的,你不可能什麼都抓在手上,如果這樣,你什麼都會失去”,人其實很怕面對選擇,有選擇則一定會失去一些,錯過一些,同時又擔心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如果一直在猶豫,不去選擇,又會蹉跎歲月,錯過機會。
人有時強迫自己記憶,是怕有一天發現自己很重視的卻突然間忘記了,也是怕發現自己不放棄地去珍惜的是那段曾有過的感覺,而不是那個人。我很習慣地去想起一個人,每逢過年整理書籍時,都會安靜地閱讀那堆她曾經寫給我的信件,然後陷入回憶,年少的純真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從當初的文字中尋找那種感覺。
《十八歲的天空》也有關於安全感的解讀,“所謂愛的安全感是來自於怎麼去愛別人,而不是等著被人愛。”安全感是戀愛力經常提到的詞彙,女生都需要安全感,所以更願意選擇比自己大,足夠成熟的男生。我也曾經被人說沒有安全感,至今估計自己也沒多少安全感,我想安全感也包含物質生活的充裕,可以給對方想要的生活。如果自己足夠堅強,而不是脆弱,大概也會對安全感的渴望會少些。
昨天是元宵節,元宵節過後,新年2012的喜慶散去,工作進入新的軌道,不管有沒許下新年要去實現的願望,都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付出,付出才有收穫,才能生存。
4號是立春,春天也已經悄悄來了,我對季節的變化也是很有感觸,春天應該是充滿希望的,可是我不知道該期待什麼,該來的沒有期待也會來,比如春天的花開,燕子的歸來。對於生活或者人生理想,不敢去期待,害怕美好結局美好到來而失望。
我很少說豪言壯語,也不習慣去空談未來,規劃的太完美,如果沒有付出實踐,想要的美好終是泡影。只有當自己實現了,然後再說自己的當初的夢想,才不是大言不慚。
季節的變化中,生活儘管平凡,還是選擇去記錄。希望每次回首的時候,年輪留下斑駁的印記,可以讀出曾經的感動和欣喜,就算曾經的苦澀,經過時間的釀造也會變得甜蜜。
篇2
在我的印象中春節就是吃吃喝喝,走走親戚,串串門,嘻嘻哈哈就過去了,今年的春節卻是令我難忘,因為這個春節是和哥哥一起看煙花,一起研究煙花、發現煙花,一起分享著快樂。
記得除夕那天晚上,大人們都在手忙腳亂地準備著晚飯。我和哥哥就一起在陽臺看著別人放煙花,討論著哪一家的最漂亮,在遠處煙花像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花競相綻放,時不時把天空照亮,這時,哥哥就給我解釋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也就是它才有了煙花。正當我陶醉在這絢爛的煙花中,一餐豐盛的年夜飯就煮好了。全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過年夜飯,就走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的春晚節目十分精彩,哥哥給我解釋那些節目的亮點時,不時地讓我捧腹大笑。
在笑聲中時間過得飛快,隨著中央電視臺的倒計數結束後,新的一年——蛇年來到了,這時外面的鞭炮聲已震耳欲聾,我和哥哥就爭先恐後地跑下樓去,我們就看到了五彩繽紛的煙花衝向天空盡情開放,看那一串串紅彤彤的鞭炮像一條長長的火蛇,迸發出一道道金光,鞭炮聲一聲高過一聲,煙花一個比一個漂亮。在這花炮的海洋裡,想著這些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發明,我的心情十分激動;看著這熱鬧的景象,我和哥哥享受著這歡樂的氣氛。然後,我和哥哥一起許下新年的願望——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學業進步、萬事如意。
這就是春節,一個永遠充滿歡樂和激情的日子,也是許下願望,播種美好明天的種子。
篇3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春節了!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大的、最歡樂的節日。一大早,我便被那接連不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給“叫醒”了。當傍晚來臨的時候,千家萬戶都歡歡樂樂、熱熱鬧鬧的。我看著奶奶做了一桌豐富的飯菜,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伸手就要抓菜吃,媽媽拍了我一下,笑著說:“這個小饞貓,懂點禮貌行不行?”可等媽媽一轉身,奶奶還是“偷”了一塊牛肉放在我嘴裡,我洋洋自得,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晚飯做好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不禁讓我們想起這一年中我們曾經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想著想著,爺爺便嘮起了一些趣事,大家聊著,其樂無窮……時間在不知不覺消逝。團圓飯吃完後,我們開始守歲了,大約7點多,我們期盼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啦!這《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紛呈,且年年不同,今年的節目中有優美婉轉、跌宕起伏的美曲,有扣人心絃、驚心動魄的表演,有神祕莫測的魔術……這些節目看得我目不暇接。
當我們正看得入神的時侯,被“轟”的一聲嚇了一跳,向外看去……啊?不知不覺已經12點了呀!爸爸在外面放五彩繽紛的煙火呢!煙花把原本枯寂的夜空裝飾得熱鬧非凡。大家都出來了!小區裡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家有說有笑,一起度過了美妙、熱鬧的春節。雖然已經深夜了,但是,歡樂像興奮劑一樣,讓大家精神抖擻,沒有一絲絲睡意。
春節讓我們真快樂,回想著一年就這麼快地過去了,來年一定要活得更精彩!不禁想起了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讓我們記住快樂,忘記煩惱吧!一年又一年,外公外婆就是這麼變老的;一年又一年,我們就是這麼長大的。新年總有新的希望,新的目標,新的收穫,新的一切……
又是一個快樂的春節!
篇4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凶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晒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