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觀摩教學心得體會

  不同的老師上課風格各具特色,觀摩教學讓人耳目一新,感悟頗深。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陽春三月,百花盛開,為期兩天的陽泉市作文教學大賽觀摩活動順利結束。我有幸在我們學校認真聽了八節課,親眼目睹了名師的風采,這幾位老師的習作指導課精彩紛呈,各具特色,讓人耳目一新,感悟頗深。聽後不禁想到我們教師對作文教學的存在問題:依然淡漠,課文都教不過來,哪顧得上作文,儘管我們有好多教師,專心上課,熱心輔導,認真批改,及時講評,可還是徒勞無功。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談虎色變,一到寫作文,就無話可說,無從下筆,活生生的人卻呆若木雞。我們如何改變作文教學,解決當前問題,從而讓學生喜歡作文,愛上作文呢?這一次的寫作指導課,為我們送來一縷春風。

  這次作文指導課給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均通過各種形式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開心的玩耍或暢快的交流過程中進行。“猜一猜”“比一比”“聽音樂”“看動畫片”等情景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學生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成功。”參賽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課前教學設計準備可謂是用心、精心、費心。我想,這種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應該多采用的好方法,它不僅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為後來的寫作打下了基礎,它會使寫作變得很輕鬆。

  課堂上,老師們根據寫作思路巧妙引導學生緊密聯絡相關內容展開想象,抓住表演同學的神情、動作、語言進行描述,抓住學生心理活動進行有效地引導和總結,體現著老師循循善誘,化難為易的教學思想。於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領悟了寫人、寫事、寫心理活動的基本技巧,同時他也在點化著我們,原來寫人物寫活動的作文可以這麼教。

  總之,這次的活動讓我收益甚多,我也將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努力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篇二

  十月份,初登講臺的我參加了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的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並進行了現場觀摩。這次的教學觀摩,對我的觸動很大,讓我學到了很多。

  1、舉例的藝術。

  在大專的教課過程中,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注意例子的選取,教學內容的組織非常重要。自己是教經濟學的,對於某一問題,需要舉例說明。舉什麼樣的例子能說明問題,這很重要。有一個英語老師,對班上調皮的男生說到:大家喜歡打遊戲嗎?如果英語學的不好,你就看不懂遊戲叫你下一步該做什麼。這使我明白了,教學的過程中,要儘量舉學生生活當中的例子,這樣學生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2、啟發式教育。

  在講課的時候,怎樣組織語言,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教學也極為重要。一個語文老師講的故事: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狼出現了,同學想象一下羊會怎麼樣?會被吃掉,還是會逃跑?將故事的結局交給學生去想去討論。教育學家陶行之曾說:在課堂上,教師的任務,不是自己講多少,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開動腦筋去想,這才是教學的目的。

  3、欲速則不達。

  教師站在講臺上,都怕自己講的知識太少,學生沒有吃飽。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講內容的多少,還是要有所把握。我自己一站在講臺上,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講出來,而忽略了語言的速度,整堂課幾乎沒有停頓。這讓學生一下子很難消化。所以,不管心情是多麼急迫,都要有話慢慢說。

  4、巧用課件。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教學在學校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那些課程需要採用多媒體教學,更有助於學生理解,我認為應該根據所講課程的內容來確定。例如:物理上的震動,數學當中的極限,這些抽象的知識,在多媒體當中,應用動態效果來講解,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明白和了解。用多媒體教學,是現今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巧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通過這次教學觀摩,我從同事的身上學到很多,相比之下,也看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年輕教師,在教學方面經驗不夠豐富,還應向老教師多學習、多交流、多探討,儘快的提高自己,為辦好E大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本課教學,如果採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設計的問題情境展開教學,估計課堂表現應該會是精彩紛呈的,但在我縣目前全面鋪開的前置性教學模式下又該如何設計呢?且三年級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極為有限,又是認識小數的起始階段,更何況又是借班上課,上課老師會採用前置性學習嗎?學生能夠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嗎?預習提綱會怎樣設計?教學時會出現怎樣的狀況?說實話,著實為上課老師捏了一把汗。

  老師來了,是個很精幹的女教師,之前聽名字還以為是個男同志呢。看,老師正笑容可掬地與學生閒話家常:“同學們,老師有個女兒也上三年級了,你們能猜猜她網幾歲了嗎?”學生們七嘴八舌地猜測著,接著老師又問:“根據我女兒的年齡,你們再猜猜看,老師多大年齡?”學生又紛紛舉手,老師再問:“你們再猜猜,老師姓什麼呢?”學生的興趣更高了,有猜姓張的,有猜姓繆的,終於有學生髮現了課件上老師的名字,老師立即給予表揚,並適時提出了上課的要求:踴躍發言,積極動腦,注意觀察。***對於借班上課的老師來說,與學生做適當的交流,用自己的語言和人格魅力感召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老師的教學活動中來,是我們老師必備的一項技能,邢老師通過猜猜看小遊戲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得接下來的活動得以順利展開***

  小數的產生相對於整數而言,是一大突破,讓只有整數概念的學生形成小數概念,其困難是不言而喻的,且學生之前的知識儲備只是初步認識了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幾分之幾這樣的分數都還沒有接觸過,教學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邢老師一改我們以前所看到的,把預習單一下子呈現出來,然後讓學生逐一對照預習單來解決問題的一問一答的形式,而是在預習單上首先設定了這樣的知識連結:5分米=******米9分米=******米4角=******元3角=******元一下子就抓住了知識的最近生長點,新課的展開才不會顯得那麼的突兀,接著出示交流學習導引1:

  1、說說想想做做“1”的答案

  2、橫著看你的答案,你發現了什麼?

  3、豎著看你的答案,你又發現了什麼?

  通過橫著看,豎著看,讓學生自主發現原來十分之幾就是零點幾,零點幾也就是十分之幾。***這個地方問題的設計十分的巧妙,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不

  一定能一下子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徵,教師通過自己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橫著看,豎著看”,幫助學生很快找到了問題的切入點,把握的十分的準確。***接下來通過及時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建構小數意義,教師的練習設計十分聰明,如: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都能0.3來表示嗎?***其中故意出現一個九分之三***在學生已建立了十分之幾表示零點幾的印象後,學生很容易把一些十分之幾的分數表示出來,教師再這裡故意出現了3/9這樣一個分數,不露痕跡地強化了小數的意義,接著又追問:“空白部分又可以怎麼表示?”在這裡,教師不拘泥於習題本身,變換角度思考靈活地使用教材,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機智。

  在認識帶小數部分,教師這樣設計,出示這樣的學習導引2:1、2角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元?用小數表示是多少元?2、1元2角用小數表示是多少元,請說出你的想法?學生說出想法後,教師及時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分合變化,讓學生對帶小數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此,教師並未作罷,而是通過一組對比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純小數和帶小數之間的區別,在例舉生活中的小數時,再一次體現了老師預設的巧妙,小明身高14米,通過故意出錯,適時地提醒學生養成細心地習慣,讓學生明白小數點的重要性,在學生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學生在後面的說課堂收穫時,就說到了小數點的重要,由此,彰顯了教師設計的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