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版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歷史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那麼嶽麓版歷史必修二有哪些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新航路的開闢

  一、東方的誘惑

  1、新航路開闢的原因

  ***1******經濟原因***:15世紀前後,西歐國家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2***社會原因:歐洲人狂熱的追求作為貨幣的黃金、白銀,特別是《馬可·波羅行記》的流傳,誘使人們到東方“尋金”。

  ***3***直接原因***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控制傳統商路,導致商路不通,引發商業危機。

  ***4***宗教原因:教會鼓勵人們到東方傳播天主教。

  2、新航路開闢的條件

  ***1***主觀條件:

  14、15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其主流社會思潮是人文主義,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鼓勵人們敢於冒險、勇於開拓進取去挑戰並征服自然,大膽地追求財富並實現個人價值。

  西班牙、葡萄牙統治者的支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過海外探險獲得財富,以鞏固並加強自己的統治。

  ***2***客觀條件:

  歐洲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發展,為遠航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物質條件:包括海船、物資和資金。

  地理知識:當時,歐洲已經開始流行地圓學說,繪製地圖的技術也已很先進。

  二、新航路的開闢

  1、向東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援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達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援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沿著迪亞士開闢的航路,終於到達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援下,義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開闢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援下,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的船隊繞過了美洲南端的海峽,橫渡太平洋,完成了環球航行。

  三、走向會合的世界

  A、新航路開闢的消極影響

  對印第安人大肆屠殺,把美洲納入征服和血腥掠奪的物件。此後,西班牙、葡萄牙佔據了美洲大部分地區。在殖民者的屠殺、奴役,以及歐洲傳染病的侵襲下,種族幾乎滅絕。因此是一場空前的災難。

  歐洲殖民者對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活動,將大量財富運回歐洲並轉化為資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極端貧困和落後。

  B、新航路開闢的積極影響

  1、為葡、西等國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引發“地理大發現”。

  通過歷次的海外航行,大批地區被陸續發現之後,到16世紀末,歐洲人對於世界陸地面積的瞭解,已經比14世紀時增加了5倍之多。他們把這個過程稱為“地理大發現”。

  同時,遠航給葡萄牙、西班牙帶來了巨大財富,兩國因此發展成為歐洲富國。

  2、新航路的開闢對世界影響

  ***1***新航路的開闢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新航路發現以後,世界上原來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這可以說是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絡加強的第一步,也可以說是新航路開闢的最重大影響。正是由於世界走向會合,人類之間的聯絡越來越緊密。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類歷史的轉折點。

  ***2***貿易範圍空前擴大,地區性的貿易開始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充套件,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3、新航路開闢對歐洲的影響

  ***1***引發了“商業革命”: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商品種類日益增多,商業經營方式也發生變化,貿易中心也由原來的地中海區域轉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4:“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

  ***1***“商業革命”表現為:

  ①世界市場的擴大。新航路開闢後,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歐洲同美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

  ②流通商品的種類增多。世界市場擴大意味著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國的市場上。美洲的許多農產品,如馬鈴薯、玉米等傳到歐洲,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

  ③商路貿易中心的轉移。世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類眼界擴大,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2***“價格革命”表現為:

  美洲的白銀流向歐洲,使歐洲物價上漲,貨幣迅速貶值,傳統的經濟關係受到衝擊,這對歐洲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稱為“價格革命”。受價格革命的影響,各階級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

  ①製造商品和銷售商品的新興的工商業資產階級一方面付出貶值的貨幣工資,另一方面高價售出商品,獲得暴利;

  ②按傳統方式收取貨幣地租的封建主,因貨幣貶值而使實際收入減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入的農民和固定工資收入的僱傭工人,因通貨膨脹日益貧困化。這一切都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斯大林時期的經濟體制

  ***1***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①時間:20世紀30年代中期

  ②表現: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2***評價

  ①作用:使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突出成就1940年工業總值躍居歐第一,世第二。

  ②弊端:

  片面發展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和農業;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

  國家從農民身上拿走太多,影響農民積極性;

  長期執行計劃指令,壓抑了地方和企業積極性。

  :羅斯福新政

  一.背景

  ①經濟危機使美國陷入困境

  ②當時的美國胡佛政府基本延續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③1933年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開始推行新政

  二.內容

  ①整頓財政金融 ②實行工業復興法

  ③調整農業生產 ④實行社會保障,推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

  三.新政特點:

  是在保留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預經濟

  四.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加速了生產力的恢復

  ②使美國渡過了經濟危機,人民的生活狀況有所改善,緩和了階級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勢力的上臺,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

  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繼承和借鑑,標誌著資本主義進入了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時代。

  ④新政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