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寫生命需要磨鍊優秀作文

  凡在歷史上有所作為的人物,都是經過困難和挫折磨鍊出來的。下面小編整理推薦了,希望大家從中能夠有所收穫!

  篇1

  當人的生命開始時,他最需要的是什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錢?是親人無比的關心?是的,

  這些都需要,假如上蒼把這些都能慷慨的送給我們,那真是太幸運了。可是,上蒼喜歡和人們開玩笑,當人的生命開始時,困難,挫折和痛苦就會相繼降臨,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明白:磨練,才是人生最需要的。

  有一個故事: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常常出外散步。一次,他在草叢中看到了一隻蝶蛹,老人怕蝶蛹凍著,就小心的把它帶回家。不知不覺中,春天到了,老人精心呵護的那隻蝶蛹裡面也有了動靜。過了幾

  天,裡面的幼蝶把蛹殼拱開了一道小縫,可是,那幼蝶太嬌嫩了,苦苦掙扎了好長時間卻總也出不來。老人急了,他用剪刀剪開蛹殼,幫助幼蝶從蛹殼中爬出來。但是,幼蝶雖然出了殼,翅膀卻軟弱無力,根本飛不起來,沒幾天就夭折了。直到這時,老人才突然覺悟:幼蝶在繭中痛苦的掙扎和折磨是為了把它的翅膀鍛鍊的更強壯,依靠自己的力量破繭而出。這不是折磨,而是鍛鍊,是成長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少了這個過程,它便永遠飛不起來了。

  磨練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要努力去戰勝他們,既要付出體力,又要付出心力。在這個過程中,會體會到做人的道理,不奮鬥,不吃苦是不會成功,不會前進的。做人不能總是輕鬆愉快,一帆風順。

  人生總是在像破繭成蝶一樣,只有不斷地磨練生命,才會讓生命得以絢爛。

  篇2

  沒有快樂的生命是無趣的,空虛的;而沒有痛苦的生命則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

  每個人的生活中註定要快樂與痛苦相伴。有痛苦,才會有往後的快樂,正所謂苦盡甘來;有快樂,就定會有痛苦,因為沒有人的生命是永遠快樂的。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小小年紀便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從此步入了一個無邊黑暗,沒有光明,沒有聲音的世界。我想,對於任何一個人,遇到這樣的事都會痛苦,甚至絕望。然而,海倫卻沒有,她憑藉頑強的毅力與命運,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抗爭,以驚人的頑強精神讀完了大學,成了一個有名的人。

  波蘭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一個唯一獲得了兩次諾貝爾學獎的傳奇女性,成為人們稱奇和讚歎的物件。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偉大的人小小年紀便飽嘗亡國之苦。成年後,她一直都在與貧困和疾病作鬥爭。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創造了科學史上的奇蹟。

  我們應該感謝生命中的痛苦,感謝它讓我們懂得生命的真諦,讓我們學會如何在痛苦中堅定信念,以苦為樂。

  我們應該感謝生命中的考慮,感謝它知道生命不是隻有痛苦而已,還有它的存在。但我們也應以樂為苦,在考慮是環境中用苦來磨礪自己。

  其實生命中的痛苦與快樂並沒有界限,只在於你如何看待。若你以樂觀的眼光去看生活,那它自然是考慮的;若你以悲觀的眼光去看生活,那它自然是痛苦的。因為在生命中,他們就像孿生兄弟一樣,相生相成。

  篇3

  從小到大,我對生命的理解一直只是知道它是唯一的,它是脆弱的。我想不到,生命竟能如此精彩。——題記

  2008年剛開始,我們就遭受到一場前所未有的雪災的肆虐。我居住的地方並不是重災區,但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響。我家陽臺上的兩棵巴西鐵也不能逃過一劫。因為寒冷,在喜慶洋洋的新年裡,它們反而越來越頹敗了。

  過了一個寒冷的年後,天氣開始回暖了,大地也開始恢復了那一抹清新的、屬於春天的綠。剛從舅舅家回來的弟弟很是歡喜的對我說,姐姐、姐姐,舅舅家的茉莉開始發芽了!我也有些開心:果然,“雪融化之後是春天”!只是……陽臺上還是那兩棵枯萎的巴西鐵,它們沒有任何的改變,讓人感覺不到希望的存在。

  一個星期以後,媽媽幫那兩棵巴西鐵換一個生活環境——把它們移植到另一個花盆裡,還幫它們“理”了一下“發”——剪去一些枯枝敗葉。這下,兩棵巴西鐵就成了兩枝毫無生氣的樹幹了。我很不解,急忙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反問道,那你為什麼這樣問呢?我不慌不忙地答道,因為這兩棵巴西鐵都已經枯萎了,你還要去救它們,這不是白費力氣嗎?媽媽似笑非笑地問道,你怎麼知道它們已經枯萎了,甚至沒救了呢?我啞口無言。生命這東西你是永遠讀不懂的,不要一味地以為生命就是脆弱的!媽媽拋下一句深奧的話,轉身離開。我茫然,生命不是脆弱的嗎?

  開了學以後,我也就無暇顧及那兩棵巴西鐵了。但有些時候我也會想起:啊,陽臺上的巴西鐵發芽了沒?只是一會兒便被另一些事給煩著,所以總是無法特意去看一看它們。

  又一個星期天來了,我終於憶起那兩個被風雪凍僵了的生命。悄悄跑去看看它們,眼前的一幕卻讓我驚呆了。半個月前還是枯樹枝的巴西鐵,如今竟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每一片葉子都有巴掌那麼大!樹幹也沒那麼枯燥了,似乎有一閃而過的油亮!我非常欣喜,甚至手舞足蹈。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明明經歷了一個多月的寒風冷雨;明明比別的植物更遲發芽;明明全部枝葉都已經枯萎,但在另一個環境下,另一個狀態下,他們竟然“重生”了!

  本來死氣沉沉的生命,在風雨、嚴寒的洗滌下,竟能煥發出如此精彩的生命力!

  兩棵巴西鐵告訴我很多很多,它們在“嚴寒”這個巨大的敵人面前,毫不畏懼,而且勇敢地接受這個磨鍊,努力的站起來。如果沒有嚴寒的折磨,就沒有它們之前的頹敗;如果沒有它們之前的頹敗作鋪墊,就沒有它們“重生”的精彩!

  縱觀古今中外,多少生命是像巴西鐵般精彩的?美國的海倫凱勒,打從一出生起,她的生命就註定了坎坷。她雙目失明,耳聾,口啞,是一個嚴重殘障人士。但她沒有被這些挫折打倒,她遇到了她生命的轉折點——蘇利文老師,學會了與人溝通,學會了堅強。先天的殘疾磨練了她的生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自傳煥發出海倫凱勒生命的精彩光芒!

  我國的張海迪五歲因患脊髓血管瘤,需要高位截肢。因此她沒有上過學。但她沒有放棄自己,用頑強的毅力自學從小學到大學的專業課程。她面對充滿病痛和困難的生命,並沒有得過且過,而是積極地參與文學創作。她已經出版了多部長篇小說、散文集和翻譯作品。其中的《輪椅上的夢》還在日本、韓國出版,閃耀出她生命真正的精彩!

  生命,不僅是脆弱的,也因磨練而精彩!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