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讀的中外名著推薦

  閱讀名著,猶如開啟一扇窗,從中可以窺見世事永珍,人生百態,在在備戰高考期間可以看看優秀的中外名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考必讀的中外名著,歡迎參閱!

  高考必讀的中外名著

  1.《歐也妮·葛朗臺》

  《歐也妮·葛朗臺》是《人間喜劇》中法國生活場景的組成部分,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吝嗇鬼葛朗臺的家庭生活和剝削活動為主線,以歐也妮的愛情和婚姻悲劇為中心事件,層層剖析了葛朗臺的罪惡發家史和泯滅人性的拜金主義,成功地刻畫了世界文學史中不朽的吝嗇鬼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的金錢關係。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中“最出色的畫稿之一”,小說極為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臺這樣一個凶狠殘忍、貪財好利而又慳吝成癖的資本家形象,展現出了資本家的無窮貪慾和冷酷無情;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質上金錢的巨大破壞力量;提示了資產階級的血腥發跡史和由金錢崇拜帶來的社會醜惡和人性淪喪。小說把心理分析、風俗描繪、細節刻畫、人物塑造、哲學議論融為一體,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在思想和藝術方面標誌著巴爾扎克小說創作的一次飛躍。

  2.《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它是海明威創作並在他還在世時出版的最後一部主要的虛構作品。作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雖然對它有不同的文學評價,但它在20世紀小說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對於他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起了重要作用。同時該書也被評為影響歷史的百部經典之一 ;美國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書之一 ;1986年法國《讀書》雜誌推薦的理想藏書48小時內賣出530萬本,銷量排名第一。

  這是一場人與自然搏鬥的驚心動魄的悲劇。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在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裡,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顯示了“一個人的能耐可以到達什麼程度”,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一個失敗的英雄。這樣一個“硬漢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說人物。

  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發表的一些短篇小說裡,海明威描寫了一些拳擊師、鬥牛士、獵人等形象,在這些下層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敢於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子”性格,《老人與海》中聖地亞哥的形象就是這種性格的發展與昇華。小說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徵著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的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可以說,這樣一個形象,完美地體現了作者所說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3.《邊城》

  邊城是沈從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邊城》 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

  沈從文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祕,讚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盪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

  《邊城》正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正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讚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

  作者以純淨的筆觸譜寫出一首愛與美之歌。湘西淳厚朴實的人情世態,健美古樸的風俗習慣,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調爽朗明快,色彩絢麗清新,是一幅優美別緻的風土人情畫卷。而青年男女的情愛,父子祖孫間的親愛,人民相互之間的友愛,以及自然萬物之愛與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無痕跡地融入了全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 象之中。

  藝術特色

  首先,從思想內容上看,《邊城》寄託著沈從文先生“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其次,從表現手法上看,《邊城》採用了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特有風土民情。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細膩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意志、願望和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的描繪。或展開人物的美好心靈,或揭露人物的醜惡靈魂,以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其方法多種多樣:或通過對話、獨白、行動、姿態、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採用幻想、夢境間接揭示;或藉助景物描寫、氣氛渲染及周圍人物的反映等側面烘托。本文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人物的幻想、夢境來披露人物心理。翠翠離奇的“胡思亂想”,讓人感到漸漸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單寂寞,以及愛情的幼芽時心靈的躁動;翠翠“頂美頂甜”的夢境,展示出對朦朧愛情的甜蜜感受和潛意識裡對愛情的嚮往。二是通過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語言、神態的描寫,形成強烈的暗示,誘使讀者從人物的語言、神態上去體味人物的內心奧祕。翠翠“帶著嬌,有點兒埋怨”地一再央求爺爺丟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邊,讓人感受到翠翠對爺爺的無比依戀之情。聽著爺爺唱的“那晚上聽來的歌”,“翠翠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則讓人感受到情竇初開的翠翠對甜美愛情的神往。二是詩畫般的環境描寫。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不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而且為我們展示出湘西邊陲特有的清新秀麗的自然風光。在作者筆下,啼聲婉轉的黃鶯、繁密的蟲聲、美麗的黃昏、如銀的月色……奇景如畫,美不勝收。這些又都隨著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動而自然展開。或是以黃昏的溫柔、美麗和平靜,反襯翠翠愛情萌動的內心的躁動、落寞和薄薄的淒涼;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著的一層薄薄的白霧、蟲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對儺送情歌的熱切期待,以及少女愛情的純潔和朦朧。

  最後,憂傷的基調給予了作品深入人靈魂的悲劇美。《邊城》的憂鬱不是作者故意渲染出來的,而是從作品中自然流淌宣洩出來的。作品的憂傷基調沒有削弱作品的可讀性,反而增加了作品的厚度與魅力。通過幾個主人公的種種悲劇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湘西下層人民不能自主地把握命運,一代又一代繼承悲涼的人生命運的深深慨嘆。

  高三必讀的書籍

  1、《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覃彪喜***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是一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對當今大學生活的反思。對於一名準大學生來說,這卻是一本沒有任何理由忽略的書。它是近年來中國最暢銷的大學生指南類讀物,該書目錄以“一名25歲的董事長給大學生的18條忠告”為名在網上廣泛傳播。說是忠告,整本書卻沒有任何說教的色彩,作者不過是一名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結合他在學習、考研、求職和工作過程中的切身經歷來談大學生應該如何讀書,如何充分利用大學四年,語言風趣幽默,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體驗中明白很多道理。作者覃彪喜先生當年報考北大法學院未果,被調劑到中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可是,這樣一個冷門專業的畢業生卻可以在做房地產策劃師,可以成為IT專案經理,可以在畢業幾年以後成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究竟是什麼原因決定了這種成功?

  2、《求職,從大一開始》***覃彪喜***

  在《讀大學,究竟讀什麼》出版以後,覃彪喜先生歷經五年磨一劍,又為大學生獻上了這本新書:《求職,從大一開始》。覃先生一直強調不能過於功利地讀書,強調大學時期一定要注重批判性思維、表達能力、公民意識等多種素質的培養,可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覃先生把求職放在了首位。這本書則是一位年輕的董事長與大學生關於職業規劃與就業、關於生計與尊嚴的對話。覃先生試圖通過這本書讓大學生從入學就開始規劃職業生涯,紮紮實實地塑造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到了求職的時候才投機取巧臨陣磨槍。決定求職結果的並不是面試那十幾分鍾,而是整個大學四年。這本書則告訴大學生們如何通過四年的“厚積”換取畢業求職時的“薄發”,大到人生方向的抉擇、求職戰略戰術的把握,小到做簡歷的技巧、女生或乙肝患者如何突破用人單位的就業歧視,都做了詳盡、深入、全面的闡釋。

  3、《上大學為了什麼》***亞歷山德拉·利維特***

  在大學裡,年輕人過著穿牛仔褲、打籃球、每天只上三個小時課的悠閒生活,可為了畢業後更好地找到滿意的工作,從現在你們就需要一些指導,幫助你們在嚴酷的現實工作中如魚得水。

  如何讓你的簡歷越過前臺或人事部的垃圾箱,直接送到老闆手中。

  瞭解辦公室密語。

  當你的事業處於低谷時,如何渡過難關。

  怎樣與難相處的人打交道。

  當你要求加薪或升職的請求被拒絕時該怎麼處理。

  升職後如何和下屬建立融洽的關係。

  找到新職位時,如何瀟灑的離去

  學著覺察失業的前兆。

  必看的高考勵志書籍

  NO1.《誰動了我的乳酪》作者斯賓塞·約翰遜,***Spencer Johnson***,醫學博士

  他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鋒、演說家和暢銷書作家。他的許多觀點,使成千上萬的人發現了生活中的簡單真理,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成功、更輕鬆。 面對複雜的問題提出簡單有效的解決辦法,在這方面,他被認為是最好的專家。他是許多暢銷書的著作者或合著者。他的《誰動了我的乳酪?》提供了應對變化的極好的方法。

  NO2.《把信送給加西亞》

  一種由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銷量超過8億冊!一種流傳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個關於送信的傳奇故事,蘊涵著企業成功和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種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今天,每一個企業都在呼喚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尋找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重用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成為了今天職場的主旋律。本書堪稱一部成功學聖經。

  NO3《如何才能停止焦慮開始新生活》卡內基***最好是英文版***

  這些是幫助過我的書籍,幫助我擺脫生活的迷惘,戒除4年的網遊癮,樹立人生目標,保持積極心態,當然還大大提高了英語水平。雖然目前我還沒有取得真正事業上的成功,但我相信成功對我而言只是個時間問題。我希望她們也能對後來者以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