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學經典著作
著作,即作者、作家、寫手或對某個人、某群人及某一類人的作品結集起來出版,稱之為“著作”。那麼,在博物館學方面的著作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社會化視野下的博物館教育
內容簡介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將日益凸顯。本書字字都是博物館一線同志們心血的結晶,是博物館社教界同志們努力工作、勤于思考的科研成果。這本書的出版,再一次顯示出北京地區博物館社教隊伍的生機與活力,標誌著北京地區博物館社教工作的科研氛圍已經形成。
二
2002博物館公眾研究——以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為例
內容簡介
公眾研究在我國博物館理論建設領域中,是一個十分重要而又亟待加強的課題。在最近幾年,雖然一些有識之士已經關注到這個課題,發表了一些相關論文,但是在《2002博物館公眾研究——以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為例》出版以前,中國學術界還沒有一本關於這個專題的著作。該書不僅填補了我國博物館公眾研究領域的空白,也是我國第一部結合一個具體博物館展開博物館公眾實證性研究的專著。
《2002博物館公眾研究——以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為例》是一部內容豐富的調查報告,是極具研究價值的科研成果。該書從公眾關係學的高度,對博物館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角度作了系統深入的分析研究。全書共二十一章,從觀眾人口學入手,首先對旅遊團觀眾和零散觀眾的參觀行為及其特徵等方面進行多角度的統計與分析;隨後針對導遊、旅遊業、社群、傳媒、網民、科研組織、高等院校、其他博物館、志願者、講解員等相關外部因素...
***展開全部***
作者簡介
史吉祥,男,漢族,1956年10月20日生於吉林市。吉林大學博物館學專業系主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博物館學,對博物館觀眾研究、中國收藏史以及博物館評估較為著力。科研成果主要有《蛟河縣文物志》***總纂之一***、《東遼縣文物志》***總纂***、《吉林外紀》點校***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出版***、《2002:博物館公眾研究》***第一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論文20餘篇,其中《試論私人收藏與公共博物館的關係》、《最省力法則對博物館的啟示》、《博物館立法原則簡論》、《博物館觀眾調查的幾個問題》、《博物館在當代社會的功能》較有影響。承擔過“吉林省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省級專案、教育部“高等學校校內外教學基地建設”部級專案、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公眾服務研究”局級專案等,目前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邊疆考古中心的《中國邊疆地區考古文獻資料庫***東北地區***重大研究專案。
主要社會兼職: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入庫專家,吉林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考古學學會理事,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
三
博物館展覽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博物館陳列工作的幾個觀念問題、倡導先進文化抵制垃圾展覽、運用市場化手段做好博物館的展示宣傳、淺談博物館“送展下鄉”等內容。
本書是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博物館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開展了一個旨在加強博物館戰士宣傳和社會服務工作的調研活動後,所取得的一系列調研成果之一。本書主要闡述了展覽工作室的理念、策劃與運作,展覽設計、工廠與管理,並對一些個案進行了分析。
四
當代保護理論
內容簡介
在保護行業中,經典保護理論的內容可謂眾所周知。但在近20 年間,保護思想卻在發生轉變,經典保護理論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這本《當代保護理論》首次將當下保護領域的新思想進行了彙總,並以條理清晰、連貫一致的方式呈現出來。
書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保護的基本概念,對保護的專業特徵及經典保護理論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第二部分則對經典保護理論進行了反思,特別是對一些經典原則如可逆性進行了批判性思考,並引出了第三部分—“保護倫理”所涉及的可持續性等“新正規化”。作者首次將熱點紛呈的保護思想條理清晰地集於一冊,讓讀者能夠了解當代保護理論的演進過程,語言組織清晰易懂。
作者簡介
薩爾瓦多∙ 穆尼奧斯∙ 比尼亞斯***Salvador Muñoz Viñas***,
1963 年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現為瓦倫西亞理工大學教授、保護研究中心紙張保護部主任,曾任瓦倫西亞理工大學保護系祕書***1991—1997 年***、主任***2010—2012 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保護理論和紙張保護技術。他早年曾先後獲得藝術史和藝術學位,1991 年以“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小型畫的技法和材料”獲得藝術博士學位。他出版了許多保護技術和理論方面的著作,如《文藝復興時期小型畫的技術分析》***1995,與歐赫內∙F. 法雷利合著***、《紙張的修復》***2010***等。這本《當代保護理論》最早是在2003年出版西班牙語版,英文版在2004 年問世。
張鵬,博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2005 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並獲博士學位。2005 年至今在同濟大學任教,從事建築遺產保護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負責“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保護技術課程。
張怡欣、吳霄婧,同濟大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的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