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民間故事

  桂林山水甲天下,那裡真是山青、水綠、洞奇、石美,就像仙境一般。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從前,陽朔羊角山後面有個大地主,姓劉名富,外號白眼狼。他是陽朔首屈一指的大財東,又是陽朔獨一無二的剝皮鬼。離羊角山不遠的地方,有座龍躍山。龍躍山下有座龍躍寺,寺裡住著許多和尚。和尚們見白眼狼對窮人心狠手辣,貪得無厭,都憤憤不平。他們知道自己的師父空了長老是個得道高僧,就一齊去央求長老顯顯手段,懲罰白眼狼。長老推說出家人不管凡間事,開始不同意。後來經不住徒弟們的苦苦哀求,終於應承下來。

  空了帶著眾和尚走進龍躍巖,看準一個地方,隨手將自己的僧缽和手杖丟了出去。缽子落在地上,變成個尺多高的石盆,手杖飛上巖頂,變成一條丈多長的飛龍。那飛龍盤繞在巖頂石壁上,頭朝下,尾朝上,不一會化成了一條石龍,對著石盆一個勁地噴水。和尚們都好奇的看著空了,不曉得他要搞點什麼名堂。空了將胸前的一顆念珠取下來放進飛龍的嘴巴里含著,然後問大家:“聞到了嗎?”

  “啊,好香的酒!”和尚們都驚叫起來。空了微笑著說道:“龍有珠吐酒,龍無珠吐水,哪個去把白眼狼引來,我要小耍他一頓。”

  和尚心裡立即開了竅,馬上選派空了的大徒弟前往羊角山,請白眼狼。

  第二天,大徒弟化裝成個乞丐僧人,來到白眼狼的門前。木魚剛嘚嘚地敲了兩下,就聽見白眼狼在屋裡罵道:“窮和尚,不要以為我錢多會咬手,沒那個便宜,趁早給我***!”

  大徒弟擋住門口,鼻子一聳說:“十年河東轉河西,莫要小看我們出家人。你說我們和尚窮,昨天我路過龍躍寺,見巖裡有個寶貝,恐怕你的萬貫家財都不如它哩!”

  “什麼,什麼?”白眼狼聽說有寶貝,馬上換上了一張臉,笑嘻嘻地問:“龍躍巖內當真有寶貝?”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信你可以去看嘛!”大徒弟說罷,頭也不回地走了。

  白眼狼急忙坐上暖轎,帶著一幫隨從,呼呼擁擁地趕到龍躍寺。

  一行人來到山門前,白眼狼下轎一看,只見山門上掛了一副對聯,左邊寫的是:“醉死世間喝酒人”,右邊寫的是“吃窮天下大財主”,橫額是“無價之寶”。

  白眼狼領著隨從走到寺門口,空了早已領著一幫徒弟恭候在那裡了。白眼狼朝著空了一拱手,皮笑肉不笑地說:“大師父,久違了。”空了雙手合十,也滿面春風地說:“想不到劉員外駕到,山門有幸,增輝不少啊!”白眼狼說:“我是專門來看寶貝的,快把你的寶貝拿出來瞅瞅呀!”空了連忙點頭答應,把白眼狼帶到石盆前說:“就是這個寶貝,名叫飛龍吐酒。”

  白眼龍走上前去,舀起一瓢酒嚐了嚐,味道濃烈芳香,馬上來了興頭,問空了道:“就這麼一盆酒,能稱得上無價之寶嗎?”空了說:“我這寶貝是東海龍王送的,東海水釀好,想要多少酒,就出多少酒。”白眼狼不信,空了就叫小和尚拿來十隻酒桶,把石盆裡的酒一瓢一瓢地往桶裡裝,不一會,十隻桶都裝滿了,盆裡的酒還是和沒舀一樣,一點不少。

  白眼狼看得眼睛都出綠火了。他圍著石盆轉了又轉,問空了道:“你這寶貝賣不賣?”空了很乾脆地說:“不賣!”白眼狼想了想,突然把臉一沉,嘿嘿冷笑道:“和尚釀酒是犯戒的,你硬是不賣,我就遞張狀紙進縣衙,要你躍龍寺香火斷絕。那時什麼寶貝都是假的了。”

  空了裝作害怕的樣子說:“請你千萬莫讓官府曉得,你實在要買,就賣給你算了。”

  “多少錢?”白眼狼馬上問價。空了伸出兩個巴掌說:“這個寶貝反正你也要搬走,乾脆整個龍躍寺都讓給你,不要金,不要銀,只要你那十里莊園就行了。”

  白眼狼開始還捨不得,後來左思右想,覺得有了無價之寶,子子孫孫都有酒賣,金山銀山都有了,還愁沒田沒地?於是就滿口應承了下來。

  空了怕白眼狼中途反悔,忙叫人去請了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做中人,與白眼狼當場立下字據,畫了花押。

  白眼狼得了龍躍巖,樂得嘴巴咧到了耳朵根。第二天,他到處下請貼,把三朋四友請來觀寶品酒。三朋四友到齊了,白眼狼得意洋洋地舉起酒杯,勸大家開懷痛飲。哪知道一杯還沒下肚,大家就大眼瞪小眼地亂囔囔:“哎喲,這分明是水,哪裡是酒嘛!”白眼狼受騙上當,氣得把酒杯摔得粉碎,罵罵咧咧地跑回家,拿上銀子到縣衙裡把空了給告了。

  俗話講:有錢能使鬼推磨。縣官得了白眼狼大宗銀子,不分青紅皁白,一根繩子將空了捆進了縣衙,拍著驚堂木問道:“大膽禿頭,你竟敢用假寶貝來騙取劉員外的十里莊園,該當何罪?”

  空了不慌不忙地說:“貧僧有天大的膽子,也絕不敢欺騙劉員外,我那寶貝實實在在是真寶貝呀!老爺不信可以親自去看。”

  縣官想想也有道理,不親自到現場看看就定人家罪,也實在太露骨了。於是叫人給空了鬆了綁,威嚇地說:“老爺現在就到龍躍巖驗證,若是真的,恕你無罪,若是假貨,小心你的腦袋!”

  縣官坐上八抬大轎,由空了和白眼狼在前引路,來到龍躍寺石巖檢驗。空了叫小和尚舀酒給縣官品嚐,一杯酒,香噴噴;二杯酒,噴噴香。縣官把嘴脣咂得巴巴響。他歪著腦袋一想,把臉一翻,將酒杯遞到白眼狼面前冷笑道:“是水還是酒,你也嚐嚐吧!”白眼狼接過杯子,一連舀了三次,飲了三杯,杯杯都是好酒,把他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縣官的啊怒道:“你竟敢當眾欺哄父母官,其罪不小,來人呀,給我將他痛大四十大棍。”縣官一聲令下,差役立即如狼似虎地撲上去,將白眼狼掀翻在地,一二三四五,一根不少,足足打了四十大棍。打罷,縣官當場宣佈釋放空了,龍躍巖寶貝充公,然後心滿意足地回縣衙去了。

  白眼狼連氣帶傷,回到家裡,沒過幾天就死了。白眼狼死後,縣官得了大宗的銀子,還一文不花的撈了個寶貝,快活得連著唱了三天大戲。到了第四天,他親自帶人進龍躍巖,準備清掃寺院,開店賣酒。不料好夢不長,那石盆裡的酒又全都變成水了。縣官急忙派人去問空了,哪裡還見得空了的影子。

  這是怎麼回事呀?原來,水變酒,酒變水,奧妙全在空了和尚那顆念珠。空了見整死了白眼狼,便把十里莊園分給了白眼狼的佃戶和長工耕種,然後偷偷地從龍嘴巴里取走了念珠。念珠不在了,酒又沒有了。這是仙家妙法,縣官哪裡曉得,只好捶胸頓足,甘人倒黴。

  從此,龍躍寺內就留下了一盆青幽幽的、長年不幹也不溢的清泉水。它後來成了陽朔城內有名的八景之一,人們把它叫做龍洞仙泉。

   篇【2】

  興坪蓮花巖裡的鐘乳石,有的像飛禽,有的像走獸,千奇百怪。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是洞裡的蓮花池。在寬敞平整的池裡,一盤盤大小不同的、圓圓的鐘乳石面闊底小,像朵朵蓮花、片片蓮葉、個個蓮蓬浮在水面。池底鋪滿厚厚一層小指頭大小的鐘乳石,像閃著碧玉般光彩的蓮米。這是哪裡來的呢?

  從前,蓮花巖附近山腳小,住著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叫趙水。他只有一間破草屋和一口清水塘。塘水是從一個泉眼流來的,可它又從塘底的一個洞流到暗河裡去了。所以這口塘養不得魚,種不得稻,趙水只好給鄰村的大地主張歪嘴看牛。

  趙水每天把牛趕上山,牛自己吃草,他就砍了一根金竹,做了一支小竹笛吹起來。趙水的笛聲十分動聽,引來了百鳥百獸,和它們交上了朋友。

  趙水在山上吹笛子的事給張歪嘴曉得了。他想:“趙水是我僱來的,不能讓他這麼快活自在。”就給趙水立下一條新規矩:每天看牛回來,要砍回一擔乾柴,割回一捆青草。

  這樣,趙水吹不成笛子了,百鳥感到無聊,百獸覺得沒趣。有一天,孔雀帶著飛鳥們幫趙水銜來很多青草,足有一大捆;獅子領著野獸們幫他弄來很多幹柴,足有一大擔。趙水又吹起動聽的笛子,百鳥百獸又伴著他的笛聲,盡情地唱歌,跳舞。

  玩樂了一陣,孔雀和獅子對趙水說:“莫看牛,砍柴賣,受人管束不自在。”趙水聽了覺得有道理,他就把牛退給張歪嘴,從此以砍柴為生。每天以百鳥百獸幫他撿柴,趙水吹笛子給它們聽,再也不受張歪嘴的管束,自在得很。

  一年一年過去了,趙水長成了大後生。一天,百鳥百獸幫趙水砍夠柴,趙水卻沒心吹笛子。孔雀問趙水:“你怎麼愁眉苦臉的?”獅子問趙水:“你怎麼不吹笛子呢?”

  趙水傷心地說:“白天和你們在一起蠻快活,回到家,我一個人就孤零零的了。”

  天鵝說:“趙水趙水你莫急,我來幫你想主意。”

  過了兩天,天鵝從天上瑤池來一顆碧玉一樣晶亮的蓮米,送給趙水說:“你把蓮米種在門前池塘裡,就有伴了。”

  趙水把蓮米種下池塘,很快就生出了蓮莖,幾天工夫,碧綠的蓮葉鋪滿水面,鮮豔的蓮花開滿池塘。接著,在蓮花蓮葉叢中,長出一個個碧玉碗一樣的蓮蓬。綠葉映著紅花,紅花襯著蓮蓬,美極了。趙水白天上山砍柴和鳥獸們一起很快樂,回到家,就在蓮塘邊觀賞蓮花,還天天晚上對著滿池的蓮花吹笛子。怪呢!趙水吹笛子時,蓮蓬裡的蓮米,就丁冬,丁冬,丁丁冬冬地掉小水,像有人在池塘裡彈著琴為他伴奏。他不吹,丁冬聲也沒有了。

  一天晚上,圓圓的月亮又大又明亮,趙水一邊吹笛子,一邊側耳細聽蓮塘裡丁冬丁冬的琴聲。吹完一曲,他就望著滿塘的蓮花呆想起來:“要是天天晚上有個人在身邊,彈著琴為我伴奏,那多好呀!”

  趙水剛這麼一想,就聽見丁東一聲響,蓮塘中間長出一朵又大又美的紅色蓮花。一會兒,蓮花變成一個年輕姑娘,手裡捧著琴,踏著一盤盤蓮葉,來到趙水身邊。

  趙水偷偷一看,見姑娘穿著蓮葉一樣碧綠的衣裳,披著蓮花一樣粉紅色的輕紗,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把趙水看呆了。

  姑娘笑迷迷地對趙水說:“趙水哥,我是蓮花姑娘,天鵝請我來和你做伴的。”

  趙水樂得拉著蓮花姑娘的手,回到屋裡結成了夫妻。

  從此,趙水上山砍柴,更加熱情地吹笛子給百鳥百獸聽。晚上,夫妻雙雙對著蓮花池吹笛子彈琴,日子過得甜甜蜜蜜的。

  有一年天大旱,九十九天不下一滴雨,田裡沒有一點收成,愁壞了窮苦鄉親們。可是,張歪嘴卻了壞了,他要趁機高價賣穀米,低價買田地。

  天旱得河水井水都幹了,只有趙水屋邊的泉水,照常汩汩地冒水出來流進蓮花池,池裡的蓮花、蓮葉和蓮蓬,還是那麼美。鄉親們靠只口泉水才沒渴死。可是,沒有吃的東西,真急人哪!趙水接連好幾天懶得吹笛子了。蓮花姑娘問道:“趙水哥,為什麼不吹笛子,光嘆氣?”趙水說:“眼看著鄉親們快餓死了,我哪有心思吹笛子!”蓮花姑娘安慰趙水說:“你莫愁,我有辦法救大夥。”蓮花姑娘叫趙水告訴鄉親們,都下蓮花池撈蓮米。果然,蓮花池底鋪著厚厚的一層蓮米,撈呀,撈呀,就是撈不完。鄉親們吃上香噴噴的蓮米飯,喝上甜甜的蓮米粥,一個個都感謝蓮花姑娘。趙水也更愛蓮花姑娘了。人們又聽到了蓮花池的笛聲和琴聲。

  張歪嘴見蓮米救了大家的命,害得他發不了橫財,氣得嘴巴更加歪。他帶著一幫狗腿子來到蓮花池,下水就砍蓮花。池塘裡的蓮花、蓮葉、蓮蓬全被大壞了,氣得趙水流著眼淚哇哇大哭。蓮花姑娘說:“趙水哥,你莫哭,我們蓮花池他們毀不了。”她對趙水哥悄悄地講了幾句話,趙水這才笑了。等狗腿子們樂顛顛地爬上來,蓮花姑娘和趙水,一個用琴丁丁冬冬彈,一個用笛子嗚咿嗚咿地吹,合奏起蓮花落來。怪得很,一曲蓮花落才吹罷,被大爛了的葉子又合得好好的;被大斷了的蓮莖,又一根根豎起來;被大落的蓮花、蓮蓬,又長到蓮莖上。蓮蓬裡的蓮米,又丁冬丁冬地掉下水。

  張歪嘴見了,氣得眼睛出綠火,帶著狗腿子,要抓蓮花姑娘和趙水。趙水夫妻不慌不忙,手拉著手雙雙跳進蓮花池,踩著一盤蓮葉,走到池中間,自顧吹笛彈琴呢!張歪嘴和狗腿子們跟著撲下蓮花池,蓮花姑娘伸出手指一翻,託著張歪嘴他們的蓮葉也跟著翻了一下,把張歪嘴他們一個個撲通撲通翻下水去。蓮花姑娘又向屋邊的泉眼一招手,從那兒湧出一股大水來,嘩嘩嘩地衝下蓮花池,把張歪嘴他們捲進暗洞,衝到地下暗河裡去了。

  第二天,不見蓮花姑娘和趙水,也不見蓮花池。原來,收拾了張歪嘴之後,趙水吹笛子喊來了百鳥百獸,請它們幫忙,把蓮花池搬到後山裡去了。

  後來,人們在仙境一般美的蓮花巖裡找到了這口蓮花池和許多飛禽走獸。春天和夏天,當蓮花池灌滿水時,還能聽到仙樂一般動聽的丁冬丁冬的琴聲和嗚咿嗚咿的笛聲,這是蓮花姑娘和趙水在合奏呢!

   篇【3】

  桂林在灕江邊上有一頭大象,它背上馱著一座室塔,鼻子伸進灕江裡吸著水。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桂林象鼻山。

  古時候,桂林這個地方,雖然山清水秀,可是人煙稀少,灕江兩岸長滿了竹子和芭蕉樹. 有一天,從遙遠的西南方向,忽然跑來一群大象。它們看見灕江兩岸有山有水有草有木,還有他們最喜歡的芭蕉樹,就在灕江邊上安了家。大象也和猴子一樣,把它馴服了,它會幫人做很多事情,沒把它馴眼,它是很凶狠的。

  有一天,來了幾個力氣很大的人,看到這群大象在灕江邊玩水,他們想要降服它們,馴養起來。為頭的名叫王勇。他身子長得挺高,力氣大得出奇,兩手能舉千斤重,本是天宮的把門,因為不服玉皇大帝管,捱打了一頓趕到世上來了。王勇朝兄弟們說:“誰上去?”他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大哥,看看小弟的本事卜這人像箭一樣朝著大象衝過去。那群大象見有人來,拔腿就要逃。那個人迎上去攔住了去路。他一跳,揪住跑在最前面那頭大象的耳朵,正要騎上象頭,大象一卷長鼻子就把人甩向半空,啪的一聲落了下來,被砸得粉身碎骨。

  王勇見了大怒,他不相信自己鬥不過大象。他攔住那領頭大象的去路,抓住它的尾巴,一躍身子跳上了象背。他輕拍了幾下象背,反手伸進大象耳朵裡搔癢。說也奇怪,那大象不但不發威,還快樂地甩甩尾巴,索性趴了下來。轉眼功夫,所有大象都跟著趴了下來,從此這群大象就被制服了。大力士們在灕江兩岸定居後,用大象耕田,靠大象運貨,日子過得火熱。

  這事傳到皇帝耳裡,他派欽差大臣來到桂林,要大力士們把大象進貢給皇上。大象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哪裡肯答應。皇帝聽說百姓違抗聖旨,馬上要府臺派兵捉拿。府臺點起兵馬向大力士們殺來。大力士們就以大象作戰馬,騎在大象背上揮舞刀槍與官兵廝殺起來,才三五回合把官兵殺得大敗。皇帝聽到訊息,連夜點了精兵良將,親自率領他們來到桂林征討。這個皇帝有一身好武藝,有精兵良將,把大力士們打敗了。王勇他們雖然力大無窮,人少難敵人多,都戰死了。

  那群大象見主人們都死了,紛紛向西南逃去。只有那為頭的大象依依不捨地守護著王勇的屍體,一步也不肯離開。皇帝騎著戰馬追了過來,看見這又高又大又漂亮的大象,就丟開戰馬跳上象背要降服大象。那大象哪肯聽他的,左一顛,右一跳,想把他摔下來。皇帝見大象不服,扯出室劍大罵一聲:“畜牲”,味的一聲寶劍從象背刺了進去。大象疼得一蹦三跳,啪的把皇帝拋了下來。大象又用它那水桶般粗大的腳,踏在皇帝身上,把他的五臟六腑擠了一地。皇帝就死了。

  大象背上刺進了寶劍,流了好多血,它連忙跑到灕江邊喝水,喝著喝著就再也不動了。這頭大象就成了後來的象鼻山、山上寶塔,就是皇帝那把寶劍的劍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