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肩水金關遺址在哪裡

  肩水金關遺址發掘於一九七三年,幾十年過去,並非彈指一揮間。時代變革,人事滄桑,有很多的人和事,都與此發生了聯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肩水金關遺址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金關遺址位置

  金關位於地灣城約2公里處居黑河東岸,為漢代邊塞關城,含有固若金湯之意,故名金關。為漢代烽塞關城,是進出河西、南北通往的咽喉,關門為6.5 米×5米的兩座長方形樓櫓殘壁,最高1.12米,厚1.2米,樓櫓中間門道寬5米。 兩側壁腳各殘存四根半嵌於牆內的排叉柱。樓櫓外築土坯關牆。塢在關門西南側,塢牆系夯土築成,厚70一80釐米,殘存處最高為70釐米。 塢西南角殘存烽臺和方堡,堡門內有迂迴夾道,兩側有住室、灶房、倉庫、中有院落。

  遺址考古情況

  1930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此出土漢簡 850枚。

  1973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又掘漢簡11577枚,其它文物1311件。金關出土的實物很多,有貨幣、殘刀劍、箭、鏃、 表、轉射、積薪、鐵工具、鐵農具、竹木器械、各類陶器、木器、竹器、漆器、絲麻、毛、衣服、鞋、帽、漁網、網梭以及小麥、大麥、糜、谷、青稞、麻籽等,還有啟信、印章、封泥、筆、硯、尺、木板畫和麻紙等。

  肩水金關漢簡1

  肩水金關漢簡的整理出版,由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等單位通力合作,不僅在釋文方面吸收了大量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在圖版方面也比同類圖書有了較大進步。

  相關史料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至太初三年***前102年***,為防匈奴族進犯,西漢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同時,為進一步鞏固邊防,經營西域,在邊地大規模修築關城、烽、堡等設施,並駐守戍兵,置官開渠,移民屯墾。金關故址就建於這一時期。金關屯戍的衰落約在王莽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