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小科學家教學反思
《做一名小科學家》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家》中的第二課,有哪些關於課文做一名小科學家的教學反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本堂課我的設計是這樣的:第一,激趣匯入,我是從學生對真實鸚鵡的瞭解及興趣,引出他們說出鸚鵡喜歡站立在細的杆子上,從生活中來,順理成章。
第二,本堂課的重點是要把自己的探究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聯絡起來,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較,會比較亂或者沒有條理。因此我還設計了表格。探究步驟清晰可見,探究問題也逐步解決,有所依據,對學生來說也是對其探究過程起到了橋樑作用。
第三,為了證明“重物在支撐點下,可以使物體站立起來”這個猜測。僅靠紙鸚鵡這個證據是不足的,所以我課前還準備了“魚,小人,蝦,香蕉”等圖案,分給學生進行試驗。學生可以更加明白:需要更多證據充分驗證,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第四,通過實際教學和學生親自探究,課堂上達到了生成性教學目標。超出了教參上的答案,也不僅僅侷限於教材。學生還發現了當支撐點下方本身很重時,不用加重物也能使物體站立。所以關鍵是取決於物體的重心和使其平衡。從而再指導其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從生活中來回歸於生活。”這就是我理解的科學課的宗旨。
篇二
《做一名小科學家》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家》中的第二課。該課是繼《科學是……》之後的一節延伸課,因為第一課中讓學生領會到科學探究的全過程,但那只是看別人進行“科學探究”,自己並沒有真正參與進去,而這節課則不然,這節課是讓學生真正動手動腦搞科學探究。所以自我感覺這節課的一大成功之處在於上課之初老師巧妙的設計了一個情境:讓一隻紙鸚鵡站立在自己的手指尖上,一下子便把學生的好奇心給吸引住了,每一個學生都感到不可思議,也都想“一飽手福”,想親自試一試,接下來便順理成章,讓學生動手試試吧,因為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當然學生的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更激起了學生的不解,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點撥要恰到好處,教師寫意般的幾句話便讓學生注意手中的紙鸚鵡掉下來時的樣子,從而想到是頭重腳輕的緣故,緊接著丟擲第二個問題:怎麼解決紙鸚鵡頭重腳輕的問題?由於是三年級的小學生,受知識能力的影響,解決問題的辦法很是可笑,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這種前瞻性,預測到學生的種種辦法,本節課我就從愛護小動物的角度出發把學生引到了在紙鸚鵡尾部加重物的辦法,而把用剪刀減去頭部以減輕重量的辦法給否定了,辦法可行但不採用,所以大量的問題拋給學生,通過學生小組內的積極合作,終於每個小組成員實驗都成功了,學生那種溢於言表的高興是教師怎麼手把手教、怎麼講都無法代替的。本節課第二大亮點是學生有了理論基礎後,如何把這個知識點應用開來呢?讓學生把常見的幾種物體也能像紙鸚鵡一樣立在指尖上,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名學生居然用一根鐵絲把鉛筆立在了指尖上,根據我們常人的思維對稱物體最穩當,可這名同學居然打破常規險中求勝成功了。
這種做法給我給其他學生一個很好的啟示:要敢於創新,敢於打破框框的束縛。這是我在課前沒想到的,但學生居然做到了,我也真正體會到一句話“低估學生比高估學生更可怕”的真正含義了。仔細揣摩這節課有一處瑕疵有待解決:那就是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失敗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頭緒的時候,教師顯得有些急躁,還是有越俎代庖的傾向,如果下次再上這節課的時候,必須要沉著冷靜,靜待學生的佳音,不能操之過急,越俎代庖。真正做到讓思維的火花碰撞起來,在碰撞中、在矛盾中解決問題。
篇三
《做一名小科學家》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篇動手操作性強的課文,整堂課伴隨著學生的實踐與探索展開,學生在自我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快樂與興趣,增強學生對科學的喜愛。
在上課之前,我就提前告訴學生帶上小剪刀與硬紙板還有回形針,油畫棒。學生們高興的問老師,我們這節課上手工課呀?我說:“這是一個祕密,你們帶好工具,上課的時候,老師給你們一個驚喜。”孩子們都高興的積極準備著。
上課伊始,我採用了附屬回顧的形式匯入了新課,也領著學生回顧了上節課所學達到了知識鞏固的目的。接著我對孩子們說:“老師給你們五分的時間,你們畫一隻鸚鵡,並給它塗上你們喜歡的顏色。”孩子們興高采烈的開始作畫,大約五分後,好多學生和我開始展示他們的作品,我欣喜的表揚他們圖畫的美觀,並鼓勵他們用小剪刀認真的剪下他們的作品。大約又過了五分鐘,孩子們的紙鸚鵡成功的剪下來了,趁熱打鐵,我丟擲本節課我們所要探究的問題“回形針放在哪裡,紙鸚鵡可以站在指環或指尖上呢?”老師要通過這個問題在咱們班發現最具有科學家潛力的雪山,並送給他“小小科學家”的榮譽稱號。孩子們爭強好勝的心理又一次被挑起來了,積極的在只鸚鵡的各個部位探索者,如何才能讓它站起來。學生們通過實踐在10分鐘侯終於探索到了如何讓紙鸚鵡站起來的祕密,謎團被揭開。孩子們高興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