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執行力培訓心得體會

  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闢的解釋。但是正是這麼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說是不完備的。今天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執行力”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彙。員工辦事不力,我們可以批評他沒有執行力或執行力不足,這時為了提高大家的執行力,通常就喜歡執行懲罰制度,這樣執行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大促進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這是外來壓力的作用,就像軍隊在進攻時後邊還有督戰隊用槍頂著士兵的屁股,誰都不許後退,士兵只能往前衝,執行力超強!可是如果這隻軍隊打的不是正義之戰,我想再多的督戰隊也無法讓他們的士兵發揮出最高的執行力!那員工的執行力的內在動力在哪呢!團隊的執行力不能單方面考慮員工的問題!一個員工有問題,兩個、三個員工有問題你都可以換掉,但很多個員工有問題,那就要考慮換一下主管了!員工的內在動力需要公司領導及中層管理者去激發,特別是中層管理者***如我們的部門經理***,因為他們最接近員工。

  在我們公司,有著良好執行力的內在動力的因素,那就是公司偉大的方向--全球最優秀的植物營養專家及供應商;激動人心的報酬分配機制;業務員有著清晰的成長髮展路線;財務人員有著明確的努力目標;超前的用人制度!這些都讓有鬥志的員工能全心的投入工作,沒有放鬆的理由,所以我們公司一直都有著超強活力和執行力的底子!

  但容易做得不足的地方是底下的各部門。我們公司各分公司遍佈全國九個省份,員工最能容易接觸到的是部門的負責人,而最能直接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也是部門的負責人,所以團隊的執行力的發揮,部門領導起很關建性的作用。在部門,員工除了對公司有希望外,對部門也要有希望。這時部門領導要讓下屬相信在這裡自己很有希望。試想,如果員工覺得在本部門沒有發展的希望,那他們何來的工作幹勁呢?更談不上執行力了。我覺得部門領導者應當給下屬一定程度上的認可,這種認可是價值的認可,可以從平常的幾句表楊的話中就可以給予***當然能有各種形式的誇獎更好***,這樣員工才感到自己還是有用的!對自己信心十足,幹勁也就十足。所以不要吝舍對員工表楊!還有一點是要尊重員工想表達自己意見的意願,不要動不動就打斷員工的發言,這樣原本很有激情的員工也會變得不主動。做為部門領導者,對普通員工而言代表的是公司,那就更加要起到帶頭的作用,試想如果管理者沒有起好頭,相信下屬也好不到那裡去,如果領導者都在拼命幹,相信下屬也會跟著不要命。部門領導者還要有強大的溝通能力,保持與下屬有順暢的溝通,保證隨時能做思想動員工作!這樣團隊的執行力在獎懲分明的制度下才能更好的發揮!

  當然影響團隊執行力的原因很多,不僅僅是管理者或領導者。員工自己更是一個關鍵份子,因為執行力的“大廈”是由一粒粒沙子組成的,每一粒沙子都要緊密團結在一起,這個“大廈”才能建得更高。我們做為員工要端正態度,理解好公司的各項制度政策,把自己的目標與公司的目標結合起來,積極主動努力完成任務,只要公司好了,我們才好!

  篇二

  在金融危機情況下,最近公司對管理人員進行了關於“執行力”的系統企業員工培訓,培訓裡面的很多新思想、新理念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認為公司舉辦類似的員工管理培訓,最主要的意義在於能改造人的思想,使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學習得到提升,並且提高整個公司的管理水平。舉個比較遠的例子吧:摩洛哥和加利福尼亞是地球上緯度極其相似的兩

  個地方,都在各大陸的西海岸,氣候相似,自然資源也可能相似,但是這兩個地方目前的發展程度完全不一樣。這倒不是因為人民不同,而是由於居民頭腦中思想不同,這就是我要強調的觀點。

  同樣對於管理的重要性,早在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就曾說過:“我們只知道有形的浪費,而不知道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浪費更為巨大!”

  這次培訓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的新理念,例如“結果先行,自我退後”、“任務不等於結果,企業是靠結果生存的”等,這一切實質是強調執行力建設。企業發展短期靠執行力,但長期則需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實際上根據波特關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描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差異化、成本領先、聚焦***focus***。聚焦其實是在一個細分市場上進行的差異化。所以在大的戰略目標制定了以後,最主要的任務是加強執行力建設,強調“結果導向”、“贏在執行”,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對於管理培訓,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海爾的張瑞敏針對管理書籍太多、太濫的情況時說:“管理書籍看得太多了,就會像吃減肥藥一樣,沒有效果了。我只相信一點:顧客永遠是對的。”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時代的改變,管理的某些內涵也隨之改變。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工業時代得特點是控制,而資訊時代是釋放。釋放意味著幫助別人找到自己,以便他們做自己想做和擅長做的事。二十一世紀的管理將更加人性化、柔性化。

  “企”無“人”則“止”。管理最終是圍繞著人展開的,首先應該要知人善任;其次是當企業發展壯大了,一定要讓員工有歸屬感。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一個企業真正的財富其實就是它的員工。

  篇三

  本次執行力的學習,是我們公司推進管理改革的一次鋪墊,表明了我們公司正在推行現代管理模式轉變的開始。前幾年我們公司培訓也不少但是關於執行力的學習還是首次,我們公司一直以來一些理念、制度方向等都不錯就是執行的不是太好,。相信我們公司藉助這次 “執行力”的學習應用推廣,也將引發一場管理制度的變革。

  通過學習我瞭解一些道理為什麼執行難,從商業人格學習聯想到以前的工作,聯絡到結果行為培訓48字原則的體會:

  1、為什麼不行動?因為要看別人怎麼做;如果我們都看別人怎麼做而自己不去積極主動,自身就存在了很大的問題,坐在那裡不行動什麼結果都沒有就能表明這種說法。在以後的工作中首要的就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2、為什麼心情煩躁?是自己一直在和別人比較,別人做的比自己好吧,就認為他有能力就叫他去做,別人做的不如自己,就開始抱怨,這說明心態的問題,自己沒有認真的考慮,做事認真第一、理由第二。3、為什麼不做結果?關鍵是心中沒有原則,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成敗的想法太多又沒有決心去做怎麼會有結果,要決心第一、成敗第二。4、為什麼不負責任?說明就是責任心的問題和人生價值觀的問題,最好是按照商業人格修煉的四要四不要:對客戶:要結果、不要理由;對上級:要價值、不要討好;對同事:要對事不對人;對自己:要原則、不要人情。要使我們達到好的結果據要,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再談談5i的學習體會,它是一種執行的機制,i1是說任何事先講在前面,目標量化,結果明確有利於檢查人對過程的檢查;方向找對,選擇比努力更重要。I2是說明確方法,根據結果確定出過程具體實施方案。I3講的重點是過程進行的程度。I4是執行管理的有效的獎懲,做對了獎勵,錯了處罰。I5是總結的過程,有經驗有教訓,經驗我們補充新的流程制度,形成標準在整個團隊推行,不講個性只講共性。

  通過學習和體會希望公司:

  我相信對於執行力的學習最終不要流於形式,而且這樣的改革將繼續深化下去,讓整個公司的員工拭目以待。將使我們的公司迅速壯大,快速成長。

  1、 首先,要設立清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進度標準,例如我們施行YAYC的流程。目標一定要可衡量、可檢查,。再者,目標一旦確定,一定要層層分解落實。目標執行持之以恆

  2、要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執行技能水平 ,一方面在招聘過程中要挑選具備較強執行技能的員工,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進行執行力的檢查督導機構。

  3、要營造執行文化: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建立執行文化:其一,講求速度:崇尚行動,雷厲風行,允許小的失誤; 其二,團隊協作:溝通直接,拒絕繁瑣,各盡其職,分工合作;其三,責任導向:提倡出了問題要找出其原因並分清主要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樹立起責任心;其四,績效導向:拒絕無作為,關注結果,賞罰分明;其五,繼承文化:對企業中優秀的傳統、規章及成果要注意繼承,繼承基礎上的革新才會事半功倍;其六,用人文化:文化始於招聘。人才引進要嚴把關,力爭將不認同企業文化的人擋在門外;最後,要營造愛心文化:相互尊重、相互鼓勵、樂於分享、共同成長。

  相信隨著公司推進執行力的程序,管理制度的改革將會更加深入完善,我們有理由相信德寶群興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篇四

  感謝公司給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通過參加此次課程,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特別是讓我明白了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員工個人職業化的成長的重要性。一句話概括即為:個人執行力決定個人的成敗,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

  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闢的解釋。但是正是這麼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說是不完備的。下面我就從提升個人執行力方面談一談幾點看法。

  一、個人執行力是指每一單個的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沒有任何藉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能力。團隊執行力是指一個團隊把戰略決策持續轉化成結果的滿意度、精確度、速度,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表現出來的就是整個團隊的戰鬥力、競爭力和凝聚力。 一個優秀的員工從不在遇到困難時尋找任何藉口,而是努力尋求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出色完成任務。要提升執行力,就必須學會在遇到阻礙時不找藉口而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摒棄囫圇吞棗式的盲目執行。有些員工把簡單重複上級團組織的檔案和講話精神看著是貫徹執行,好像是上級組織的檔案和講話精神的忠實執行者,其實不然。把上級精神與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教條式地執行,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精神,而是對上級精神的消極敷衍。

  三、避免老套陳舊的之行方式。不少員工還是習慣於用開會、發文、寫總結的辦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開會,發文就是工作,寫總結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用會議、發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顯得規範、正統,具有權威性。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自覺不自覺地把開會、發文、寫總結當成推動工作的“萬能鑰匙”,這導致個別基層團組織工作不踏實,只會做表面文章。

  四、執行需要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摒棄惰性。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在工作中常有的狀況就是:面對某項工作,反正也不著急要,我先拖著再說,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領導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習慣成了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拖拉辦事的工作風格,這其實是一種執行力差的表現。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心態,形成習慣,把等待被動的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心態,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發自覺的行動。

  五、執行需要加強過程控制,要跟進、跟進、再跟進。有時一個任務的完成會出現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情況,這主要是工作過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項工作都制定進度安排,明確到哪天需要完成什麼工作,在什麼時間會有階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時要自己檢查計劃實施的進度,久而久之,執行力也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執行更需要團隊精神。大家都聽過三個和尚喝水的故事:當廟裡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當廟裡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當廟裡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願意幹,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這則寓言使我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項任務時,缺乏團隊協作的結果是導致失敗。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做工作時,需要相互協作,相互幫助,相互提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

  因此作為公司的一份子,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執行力,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的讀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