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故事演講稿

  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優秀民族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千里走單騎

  說的是關羽被逼降曹後,為了脫離曹營,連闖曹軍五道關口,斬殺六個守關將領的英勇壯舉。為招納關雲長,曹操傾心設下了五道特殊關隘。第一,金錢關。曹操特別在許昌為他安置了豪宅一幢,送了他大堆金銀珠寶,又賜錦袍送寶馬。

  第二,地位關。關羽初到曹營,曹操就封他為偏將軍,後又封為漢壽亭侯,恩寵有加。第三,美色關。曹操安排關羽同劉備兩位年輕貌美的夫人共居一室,誘其***,後又物色了十名美女送給他,以悅其心、蕩其志。

  第四道“生活關”。曹操以客禮對待關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想以物質上的享受亂其心志。第五道“人情關”。

  曹操本人如此用情外,還派遣張遼說情,想盡心機要以人情打動關羽,讓他留下。但是機關算盡,關羽到底還是封金掛印,決然而去。

  這個小故事,就是關羽“忠義”品行的集中體現之一,縱觀其一生,無愧於戎馬生涯,歷經百戰,也因此被後人尊稱“關二爺”而供奉,流芳百世。

  2:徐悲鴻贈車伕《奔馬》

  1943年秋,徐悲鴻在成都舉辦了畫展,畫展使成都的觀眾沸騰起來。畫展結束後,他和廖靜文抽了一天時間,去距成都幾十公里的新都縣遊覽桂湖。那裡有明朝著名文人楊升庵手植的180多株桂樹,當時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他們僱了一輛帶篷的馬車前往。

  徐悲鴻因經常畫馬,對馬有一種特殊感情,聽著馬蹄“得、得”,看著馬迎風賓士,他頓感心曠神怡。馬車伕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很愛惜自己的馬,馬賓士了一程,身冒熱汗後,他便勒緊韁繩吆喝著馬放慢步子緩緩而行,但不久馬又自動賓士起來了。於是,他搖動著滿頭白髮回過頭來說:“我這匹馬呀,雖然老了,但跟人一樣,還很好強吶。”

  徐悲鴻愉快地接腔說:“老大爺,你這匹馬養得真不錯呀!”老人說:“養馬,你必須愛它。不要看它是畜牲,其實它什麼都懂,有時候,比人還明白吶。比如說,今天我拉上了你們,有了生意,它比我還快活。我就靠這匹老馬過日子,它也靠我過日子,我們倆誰也離不開誰。唉,我什麼都賣了,就是沒賣這匹馬。有時候,我自己捱餓,也要餵飽它。

  我自己凍著,也不能讓它受凍。它要是歪著腦袋,我就知道它不高興,我就什麼也不讓它做,我自己用肩膀去扛活……”

  徐悲鴻被老人的肺腑之言深深感動了,動情地說:“老大爺,你說得對,說得好。我就喜歡你這樣待馬好的人,馬是既勤勞又忠實的。”

  老人受到稱讚,話更多了,他把萍水相逢的大師當成了可以傾訴心聲的知音,便敞開了心扉,說起了他的家口,說起了戰爭的災難,說起了物價的飛漲,說起了生活的艱難……

  幾十公里的路程很快結束了,徐悲鴻愉快地付了車錢,又伸手撫摸著馬的背脊像對一位親切的朋友似的說:“謝謝你。”

  臨別,他把一幅才畫好準備在歸途中送到裱畫店裝裱的《奔馬》送給了老人。

  老人開啟看了畫,那雙混濁的眼睛陡然亮起來,深深的皺紋裡堆滿了微笑。廖靜文擔心老人不識此畫的價值,便提醒和叮囑說:“老大爺,這張畫的價錢比你這趟車錢多得多啦,你可千萬不要隨便給人呀!知道嗎?”

  “曉得了,曉得了。我遇到好人了!……”老人一面說一面用袖口擦去了已經流到面頰的淚水。徐悲鴻緊握著老人那雙粗糙得像石頭一樣的雙手,動情地連聲說:“再見,再見。”

  3:埋兒奉母

  漢朝的時候,有個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舉,家裡窮苦得很。他有個兒子還很幼小,郭巨的母親常常把自己吃的東西分給孫兒吃。

  郭巨因為家裡窮得不能夠奉養母親,現在兒子又要分母親的食物,如何是好呢?於是總等著兒子走出的時候,再到母親裡去進食物。有一天,兒子跌在水裡死了,郭巨的妻子驚慌得了不得。

  哭著對郭巨說:“你不要驚動了母親,兒子可以再有的,母親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兒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違揹他丈夫的話,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忽然一個霹靂,把兒子震活了,並且地裡有一釜的黃金,上面有字寫著說是上天賜給孝子郭巨的。

  

看了的人還看了:

1.3篇

2.傳統美德小故事演講稿3篇

3.4篇

4.中學生傳統美德演講稿4篇

5.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