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欣賞的優秀作文

  學會欣賞的作文1:

  一種心與心的極致,一種自然而然的相遇,一種不解的緣,鋪展成一抹溫情的暖。—題記

  靜靜地躺在床上。一群夜鳥從窗邊飛過,從夜空中飛過,從我的思緒中飛過,留下的,是夜的寧靜。

  想去賞夜的天,可夜的霧擋住了我的視線,視線是多餘的,於是我去嗅,去聽,去想,去感悟……

  聽,樂曲之獨鳴,夢在不安分的醒。獨鳴——彷彿就一隻青蛙,僅那麼一隻,僅那麼一聲,就像天縫不小心漏下,那麼突兀,但又那麼自然,彷彿一朵花,在冬天裡就做好開放的準備。此刻,時機成熟,她鳴響了。她也許是位出道已久的大師,其他蛙恭敬地聽著,只有靜默得份兒;也許他是位初出茅廬的後生,長輩期望他嶄露頭角。總之,這一聲,就像沙漠裡找到了甘泉,給跋涉者以希望,又像一根火柴,在清涼的黑夜中,把我情緒的溫度調到最高,我的夢後來就不安分的醒著……

  聽,樂曲之散鳴,“涓涓”搖籃曲。散鳴——這一班,那一簇,蛙聲在池塘裡蹦跳,也擊著我柔軟的心,我醉了。蛙兒們盡情地唱著。相隔相同的距離,都有一群蛙。這難道是天計算了如此精確的距離?我疑心蛙是下棋的高手,懂得怎樣擺佈棋子,既能收穫美,又能捕捉成功。那蛙鳴,似清泉涓涓,流淌過我的心,洗滌了我的心……

  學會欣賞的作文2:

  眼睛要常尋找別人的美,鏡子卻可以觀察自己的醜。——題記

  同一棵樹,有人看到的是滿樹的鬱鬱蔥蔥,有人看到的卻是樹梢上的毛毛蟲。為什麼同樣一件事物,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呢?原因就在於有的人懂得賞識、讚美,而有的人只會用挑剔、指責的眼光看待事物。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人因為和鄰居相處得不好想要搬家。搬家的車在一個十字路口停了下來,旁邊有位司機問:“你開得這麼急,想去哪裡啊?”這個人說:“我想搬家到一個地方。”司機說:“住得好好的,怎麼想搬家呀?”這個人抱怨說:“這裡的人,做人都很差,所以想搬到其他地方。”司機問:“你常搬家嗎?”這個人說:“今年搬七次了。”司機又問:“原因都一樣嗎?”這個人說:“對呀。”司機說:“你這樣搬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個人說:“難道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司機說:“有七個地方的人都不喜歡你,難道你沒有想過問題的所在嗎?如果你不解決自己的問題,就算每天搬家,每個地方的人還是不會喜歡你!”這個故事給我的感觸就是,人總是習慣於抱怨周邊的人或事物,而很少回過頭來想想,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對他們的美與醜的定義都在於我們本身,看我們怎麼想,站在哪個角度去思考。一棵仙人掌可以在沙漠中無憂無慮地生長,有的人會認為仙人掌很難看,因為它沒有玫瑰的豔麗,更沒有鬱金香的香氣四溢,而有人則相反,他喜歡仙人掌是因為它的頑強,它的精神。兩種態度兩種結果,批評者看到了無數缺點,欣賞者看到了很多優點。

  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學會讚美,努力挖掘周圍人的閃光點,讚美、賞識是希望,更是動力。有人曾對讚美、賞識做過這樣的評價:讚美、賞識就像是風對於帆,就像雨露對於種子;讚美、賞識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品。

  學會欣賞的作文3:

  因為懂得欣賞,我們才能領悟到美麗世界的種種奇觀;因為懂得欣賞,我們才能發現人生的諸多坎坷,其實也是美妙的樂章;因為懂得欣賞,我們才能在被玫瑰刺傷手指後依然高興而不心傷。

  陶潛欣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灑脫,不為五斗米折腰,生活悠閒自在;李白欣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放,放鹿青崖,享受到了大自然無限風光的美好。秦檜沉迷權欲,害死岳飛,落得被後人唾罵的下場;成克傑欣賞名利,貪汙受賄,結果枉送了卿卿性命。可見,同樣是欣賞,會欣賞,欣賞正確的就快樂健康,而不會欣賞或欣賞不正確的就沒有好下場。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缺憾多,不能像別人一樣擁有成功的喜悅。其實,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因此,我們不必在乎命運的安排,只要把握生命,就能扼住命運的喉嚨,主宰自己的命運。正如缺陷,只要我們學會欣賞,我們就不會沮喪,因為我們正是那上帝特別喜愛的蘋果。

  學會欣賞,就是在找不到輝煌的終點時,依然能欣賞到起點的期盼;學會欣賞,就是在達不到生命的頂峰時,仍然能感受到攀登的激情。學會欣賞,就是不沉淪於昨日的失敗和挫折,而是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一條成功之路;學會欣賞就是在錯過花季後,還能從繽紛落英里感受到果實的甘甜。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那就帶著你善於欣賞的眼睛走吧,你會發現蒼涼的在地下,有古蓮的胚芽;浩瀚的沙漠裡,有燎原的綠洲。

  學會欣賞的作文4:

  生活中其實並不缺少千里馬,缺少的,是欣賞千里馬的伯樂;生活中其實並不缺少伯樂,缺少的,是擁有欣賞的心靈;生活中其實並不缺少美麗,缺少的,是欣賞美麗的眼睛。所以,究其根因,是要學會欣賞,懂得欣賞!因為學會了欣賞,它可以使你學會欣賞千里馬,借他人之力成績自己的功績;它可以使你學會欣賞芬芳世界,修煉自己,陶冶情操,淨化心靈。

  回望三國,在風起雲湧,戰火連年的歷史裡,劉備為成就蜀國大業,於茅廬三請諸葛亮。起初,劉備被諸葛亮置之門外,第二次亦如此。終於在第三次時劉備清楚了諸葛亮。為什麼劉備最後成功請出了諸葛亮呢?這是因為劉備具有賞識人才的慧眼啊!要不是劉備懂得欣賞諸葛亮這個謀士,他早在第一次受拒時轉頭就走了。而且他的蜀國大業還無法實現呢!況且真是這樣,那損失的不止是功績,更是損失了諸葛亮這個人才,誰也不願看到滿腹經綸的人鬱郁寡死在深山。正是劉備懂得欣賞,他的蜀國大業在諸葛亮的謀計下才如魚得水啊!所以,欣賞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學會欣賞千里馬,進而成就自己的功績。

  世間事物五彩繽紛,美麗與醜陋給你帶來兩種不同的視覺,關鍵看你怎麼看待。美麗與醜陋就像一塊銅板的兩面,只有不懂得欣賞的人才會極端的把他們對立起來。梵高懂得欣賞在別人看來平淡無奇的向日葵,才能將其刻畫得如火一般妖豔奪目,歐陽修懂得欣賞林壑之美、宴酣之歡、山水之樂,所以才得“醉翁”之美稱。藝術家們懂得欣賞那微微一下的蒙娜麗莎,才使其成為無價之寶,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所以,欣賞很重要,它可以使你學會欣賞芬芳世界,修煉自己,陶冶心靈。

  若是學會了欣賞,便不會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嘆;若是學會了欣賞,便不會有屈原含淚頭汨羅江的悲劇;若是學會了欣賞,便不會有“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鳴。所以,學會欣賞很重要。因為學會了欣賞,所以落花皆有意;因為學會了欣賞,所以萬水千山總是情;因為學會了欣賞,所以天生他才必有用。

  學會欣賞的作文5:

  欣賞,可以是認為好;喜歡,也可以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被人欣賞,自然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但是,我們也要試著去欣賞別人。 一次,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雜誌,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便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並表示十分欣賞他。最終,他成為了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臺灣作家林清玄做記者時,曾報道說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並欣賞道:“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有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沒想到,就是這句話,讓當年的小偷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如今已經是臺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闆了!

  的確,在生活中,被欣賞者必然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可是,你可曾體驗過欣賞者的快樂?

  一次,我家樓下的小男孩又被作業難住了,到我們家來請教。雖然他的思維沒有那麼敏捷,可是字卻一筆一畫,寫得非常認真。他的媽媽站在一旁,剛想批評他不動腦筋,卻被媽媽攔住了,我乘機說:“他的字寫得那麼好,比我還認真呢!他如果學過書法,肯定字寫得特別漂亮!”他聽了這話,眼睛一亮,立刻埋頭寫了起來,就像是生鏽的機器被上了潤滑油一般,答題速度快了許多,尤其是字寫得認真。那作業本完全不像是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兒的,乾乾淨淨,上面的字就像是模子裡印出來似的。我想,這雖然對他的人生沒有什麼影響,但這起碼可以改變他對做作業的態度,不再對做作業反感,而是享受其中的樂趣。看著那一個個如同快樂的小精靈般的漢字,我的內心也增添了不少愉悅之感。

  欣賞,是力量的源泉,是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信賴與祝福。培根說過:“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潔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卡耐基說過:“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麼,請稱讚他們最小的進步,並稱贊每個進步。”拉羅什夫科說過:“讚揚是一種精明、隱祕和巧妙的奉承,它從不同的方面滿足給予讚揚和得到讚揚的人們。”羅丹說過:“美無處不在,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欣賞別人,更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所以,讓我們學會欣賞吧!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