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幼兒育兒知識
學齡前的兒童怎樣思考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兒童怎樣思考問題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對4~5歲的孩子做一個小實驗:把水倒入一個直徑較粗的玻璃杯裡,然後再找一個較細、較高的玻璃杯來,當著孩子的面把第一個杯子粗杯子裡的水倒入又細又高的杯子裡,然後問孩子:"哪個杯子裡的水多?"孩子會回答這個細杯子裡的水多。
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孩子只會憑一種因素來判斷事物--他只看到水面高了這一因素而忽視了水柱變細了這另一個因素,他不懂得物質的形狀雖然變了,可是它的數量未變,還是那麼多--即物質守恆。
孩子在6~7歲以前,還不具備區分事物的某些概念的能力比如水的"量"的概念,尤其是發生了變化的事物,所以對於複雜的、變化的事物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6~7歲以前的孩子的思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能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這叫做"自我中心"。許多孩子只知道"我要"、"我有",而不能脫離自己的立場,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問題。比如說,一個孩子告訴我:"我有個哥哥。"當我再問他:"你哥哥有弟弟嗎?"他就說:"沒有。"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犯錯誤後,雖然提醒了他多次,可他卻屢教不改,一犯再犯,於是非常生氣。其實,這往往是由於孩子看不到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後果之嚴重,所以,老會犯同樣的錯誤。孩子的這種不守恆和自我中心化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由於孩子的生活經驗太少,接觸的事物少,對事物之間的關係等沒有足夠的認識,抽象概括能力差。這種狀態在6~7歲後一般就會改變,進入守恆階段,但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的發展水平,那麼他進入守恆階段就會比較遲緩。
因此,提高小孩子的認知能力是很重要的。這包括對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理解力等諸多能力的培養。
:怎樣培養孩子獨自睡眠的習慣
大部分1歲後的小兒都已經斷奶了,而且夜間也不再需要餵食了,這為培養小兒夜間獨自睡眠提供了有利條件。其實讓小兒獨自睡眠不僅可培養小兒良好的睡眠習慣,而且對小兒的身體健康也大有好處。
這時,可為小兒準備一張合適的小木床,能很平穩地放在地面上,有的家長為了便於哄孩子睡覺,特設定一張似船底樣可以搖動的小床,當作搖籃來哄孩子睡覺,這種床不僅不利於小兒大腦的發育,也不利於良好的睡眠習慣的培養。小床上的被褥最好是棉織品,應當柔軟、吸水性好、耐洗、不褪色,並要經常洗晒,保持被褥清潔衛生。小床上的墊被不能太厚更不能太軟,這樣不利於小兒脊柱的發育,而且小兒入睡後全身肌肉不能完全放鬆,易產生疲勞的感覺,而影響小兒的睡眠。
如果沒有條件讓小兒單獨睡一張床的話,可與大人在一張床上,但要給小兒單獨的被子,睡在大人旁邊。但不可睡在大人之間,因為大家撥出的氣體交融在一起,使空氣汙染渾濁,增加小兒遭受感染的機會,另外,在這種睡眠的小環境中,充滿了大家撥出的二氧化碳,可使小兒整夜處於缺氧狀態,而出現睡眠不安、做惡夢、驚哭驚叫,影響睡眠質量。如果小兒與大人睡在一起,常常會因為翻身而互相影響睡眠,尤其是小兒睡熟後可能會橫七豎八地亂翻動,勢必影響大人的休息。因此,還是讓小兒單獨睡為好,如果怕小兒將被子踢掉,可以準備一條睡袋。為了照顧方便,可將小床安置在大床的旁邊,以隨時照顧小兒。開始可能小兒不能習慣單獨睡,有時也會又爬到大人床上來,這時不要訓斥他,可以諒解他一次,如果有一夜他單獨睡了,第二天要表揚他或給予鼓勵,增強他獨睡的信心
:學前是否該教孩子認字?
以前我覺得,在國內的話,上學前家長不必教孩子識字。最近一些剛上小學的媽媽的帖子,我有些糊塗了。好象上學前就過了閱讀關的孩子,上學比較輕鬆,老師也比較重視,這既促進了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更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進入了良性迴圈。這樣的話,如果一個班裡多幾個學前學過認字的孩子,沒學的孩子豈不一入學就跟人家有差距了?如果方法得當,是不是最好家長都在學前教孩子認認字?最好能過閱讀關?另外,如果孩子入學之初在認字閱讀這些小學低年級主要內容上已經超前,家長是否應該幫助孩子繼續往前學呢?那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如何結合起來呢?
嬰兒專家回答:
壯咪媽:為什麼要識字?為什麼要識字?識字是為了閱讀。為什麼要閱讀?因為閱讀是去學習文化、思想、技能、知識。六、七歲上學,到四年級十歲以後以後才能閱讀,才能藉助於文字更多、更主動的的學習知識,所有的孩子都這樣,這是誰規定的?孩子們為什麼不能在五、六歲時都具有藉助文字去閱讀,學習知識?學校教育本身就存在不合適的地方。識字、閱讀是接受教育的一種工具和方法。孩子能在母語的口語能力基本過關後,就應該逐步掌握書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