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生物學複習提綱

  當天學的生物知識,要當天複習清,決不能拖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人體的呼吸

  一、呼吸系統

  1、 食物的熱價是指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能量,脂肪的熱價最高。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其次為脂肪,脂肪還是儲備的能源物質。

  2、呼吸作用:生物體細胞內葡萄糖等有機物氧化分解並釋放能量的過程。它的意義在於: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

  3、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肺兩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器官。肺的作用是:氣

  體交換的場所。

  4、肺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由細支氣管的樹狀分支和肺泡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點:①肺泡數量多,總面積大 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 ③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僅由單層細胞構成等,所以很適合進行氣體交換。

  5、呼吸道的起點是鼻。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氣進入體內的共同通道。

  6、外界和肺泡之間的氣體交換叫做:肺通氣。 呼吸運動是胸廓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所以,通過呼吸運動實現了肺的通氣。

  7.氣體擴散:氣體從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轉移的運動。

  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心臟:

  1、心臟的結構:略

  2、 動脈血:含氧量豐富,顏色鮮紅 。 動脈: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 靜脈血:含氧量較少,顏色暗紅。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

  3、心臟可分為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臟四腔與連線的血管:左心室——主動脈 右心室——肺動脈 左心房——肺靜脈 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4、每分輸出量=每搏輸出量χ心率

  每分輸出量也叫心輸出量,它是衡量心臟工作能量的一項指標。 心動週期=60秒***一分鐘***÷心率***0.8s*** 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為一個心動週期。

  血液迴圈途徑:

  1、體迴圈:左心室--主動脈--

  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肺迴圈: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小結:***1***、兩種迴圈都是心室---動脈----毛細血管網----靜脈----心房。***2***、體迴圈流出的是

  動脈血,流回的是靜脈血;肺迴圈流出的是靜脈血,流回的是動脈血 。***3***、在全身組織細胞毛細血管處: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4***、心臟左側流動脈血,右側流靜脈血 2、

  8、人體的氣體交換過程主要包括肺通氣、肺部的氣體交換和組織氣體交換。肺通氣通過呼吸運動實現,肺部的氣體交換和組織氣體交換由氣體擴散實現 二、呼吸運動的原理

  ***二***

  人體的自我調節

  55. 人的自我調節方式主要有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兩大型別。其中神經調節具有主導作用。 神經系

  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它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腦神經12對、脊神經31對***

  56.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由胞體***代謝中心***和突起組成 。突起包括樹突和

  軸突。樹突:短,是樹狀分支;軸突:長,分支少。神經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產生衝動、傳導衝動的功能。

  57. 反射是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做出的規律性反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過程的結

  構是反射弧。

  58. 反射弧的結構:①感應器:感受刺激,產生衝動 ②傳入神經元:傳導衝動到神經中樞 ③神經中

  樞:接受傳來的衝動產生新的神經衝動 ④傳出神經元:把新的神經衝動由神經中樞傳致效應器 ⑤效應器:接受衝動,引起相應的肌肉和腺體活動。

  59. 在反射弧上傳導的方向:感應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元→效應器 60. 神經中樞:位於灰質內,由功能相同的神經元胞體匯聚形成

  61. 反射的型別: 非條件反射:是生來就已經建立的先天性反射。條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後個體生

  活中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條件反射比較高階,是建立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上的***。

  能夠對語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條件反射是人類條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徵,人類特有,動物沒有。

  62. 樞是人類特有的,軀體運動和軀體感覺中樞是對側控制的。 63. 眼球的結構 角膜:無色,透明,可以透過光線。

  外膜 鞏膜:白色,堅固,保護眼球的內部結構。

  虹膜:有色素,中央形成瞳孔。

  睫狀體:調節晶狀體。

  脈絡膜:營養眼球。

  內膜: 視網膜:含有許多視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房水:透明。透過光線。

  晶狀體:透明,有彈性,像凸透鏡,能折射光線。

  玻璃體:透明膠狀物質。

  64. 視覺的形成: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成像→視神經→大腦皮層

  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

  65. 我們能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的原因:睫狀體舒縮,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從而使遠近不同的物象都

  能清晰地成像在視網膜上。

  66. 近視是因為眼球前後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使得物體在視網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鏡

  矯正。

  遠視是因為眼球前後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使得物體在視網膜後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凸透鏡矯正。

  67. 聽覺的形成:聲波→外耳道→鼓膜***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錘、鑽、鐙***→耳蝸***耳蝸內感

  受器受到振動的刺激,產生衝動***→位聽視經→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68. 視覺感受器:視網膜; 聽覺感受器:耳蝸; 頭部位置感受器:前庭和半規管; 嗅覺感受器:

  嗅黏膜; 味覺感受器:味蕾

  69. 四種味覺及其最敏感的部位: 酸:舌的外側 甜:舌尖 苦:舌根 鹹:舌尖 70. 人體觸覺最敏感的部位:脣、舌尖、鼻尖。肢體的腹側面比相對應的背側面觸覺要敏感。

  ***三***

  物質的運輸

  血液:

  一、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血漿:***1***顔色: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2***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和代謝廢物等;***3***功能:運載血細胞,運送營養物質和廢物 澱粉麥芽糖葡萄糖澱粉***口腔、小腸***

  口腔小腸

  腸液胰液氨基酸胃蛋白酶***胃液***多肽

  蛋白質***胃、小腸*** 蛋白質

  胃小腸

  脂肪膽汁***肝臟***脂肪微粒腸液胰液甘油+脂肪酸脂肪***小腸***:

  唾液澱粉酶***唾液***腸液胰液

  3、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蛋白質,呈紅色,決定了血液的顏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

  4、貧血是指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前者的原因是營養不良,後者的原因是缺鐵,應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二、 血量、輸血和血型

  1、血量:約為人體體重7% ~8%。

  2、輸血和血型:***1***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四種血型。

  ***2***輸血一般以輸同型血為原則,緊急情況,O型為貢獻者***萬能獻血者***,AB型為得益者***萬能受血者***。***少量慢速輸血***

  三、 大力提倡無償獻血:一次獻血200—300mL***5%***是不影響健康。***注意:獻血一般不超過血量的10%***約400毫升***,一次失血超過30%、就有生命危險。***

  血流的流動的管道-------血管:

  3、出血的初步護理:

  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然止血,應消毒;

  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猛急,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壓迫止血; 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緩和,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壓迫止血. 4、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血壓是體迴圈的動脈血壓。它的表示方式:收縮壓/舒張壓。 ***正常:90-130/60-90 mmHg***

  脈搏:主動脈壁一張一縮的搏動,像波浪一樣沿著動脈壁向離心方向傳播,叫脈搏.***正常75次,變動範圍60-90次,正常與心臟跳動次數一樣。***

  5、血液迴圈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