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對初一語文的教學進行一次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語文的教學反思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篇一

  光陰似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顧自己一學期以來自己的教學實踐,靜下心來做以反思,以期在今後教學中改進。

  一、 結合學生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初中學習生活還不能瞭解,所以我在開學後開展系列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加強硬筆書法練習,把臨摹分為兩步:先摹,讓每名學生選擇優秀字帖進行摹寫;後臨,在期中考試後讓摹寫好的同學進行臨寫。

  2、加強閱讀訓練。根據課標要求,結合七年級年齡特點,我安排學生閱讀故事性較強的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強化課前五分鐘。從新生入學開始,我就注重學生課堂環節,包括課前,內容有:古詩朗讀和背誦,經典散文朗讀,文言文語感培養等。雖然內容不是很豐富,但有助於新生從課前向課上延伸。

  二、不斷實踐、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實施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交給學生知識,培養良好習慣的主陣地,所以從學生入學開始,我就狠抓課堂教學,不斷實踐,優化課堂:

  1、抓好備課關。雖然本學期班主任工作非常繁雜、無序,偶爾會出現上課了,還沒有備好課現象。但我竭盡全力備好課,有時會把工作帶回家。備課中,我不僅考慮教學內容,怎樣在課堂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同時更多考慮起始年級學生的學情,他們接受知識的過程,接受知識的方法等。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個單元至少兩節課使用大螢幕,以此衝擊學生視覺和聽覺。

  2、上好每節課。語文教學的改革必須從課堂入手,因為它是教師主導的體現,學生主體的實施,所以我盡力做到:我的課堂你做主,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地位。

  開學伊始,我就告訴學生,課堂中只要圍繞問題展開討論,無論你說什麼都不為過,所以在一學期我和他們的磨合、交流、溝通,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課堂上我努力做到班主任角色向課任教師角色的轉變。由於班主任工作繁忙,上傳下達的工作需要佈置,班裡出現狀況需要解決,但我都盡力迴避我的語文課變成班主任工作會議課。原因之一是:教學任務的不允許。根據教學計劃和進度,每一節課有每一節課教學內容,不能因其他工作,而導致教學內容的缺失。原因之二是:學生的不允許。班主任教師,同時也是課任教師,你必須學會角色的轉變,因為這是對學生的尊重,對自己教學的尊重。

  三、 走進學生,讓他們愛上語文。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為了實現師生之間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我努力走進學生,讓他們愛上語文:

  首先,不斷學習。要想讓學生喜歡你,必須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學習,無論是教學內容方面,還是和他們之間的代溝,情感交流方面,我都傾心學習教育教學相關書籍和文字。

  其次,拉近距離。為了使學生喜歡我,我不僅在課堂上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努力貼近他們的心靈,做到心靈溝通,而且我還和他們逐步通過課下,通過各種方式方法的交流建立起師生情。

  四、 挑戰自我,反思中成長。

  一學期教學工作讓我真正感覺自己和學生一起成長。對於我的課堂模式,學生基本適應,偶爾會出現課堂疲憊感,怎樣去進一步調到他們的積極性和興趣是今後我要思考的主要問題。

  再有,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已有的知識、經驗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怎樣去面對、解決好?

  最重要的是語文教學中難題最大的是作文教學,有時自己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能講講要求、說說方法、品品美文、作作評價,沒有自己一套從理論到實踐的體系,或稱之為作業系統。

  面對諸多問題,我在及時充電的同時,也和其他同行教師進行探討,多聽取他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都在自己教學中實踐、摸索,以期完善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教學水平,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名家長滿意的教師。

  篇二

  一學期很快就結束了。但是這一學年我卻教得一點不輕鬆。七年級是小學和初中的過度階段,小學裡的學習依賴性很強,自覺性比較差,習慣老師時時刻刻的看著。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適應。我所教的班級學生的各方面都不好。首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習慣差,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講話、做小動作,經常要停下來整頓紀律。沒有養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作業完成情況很不理想,經常有五六個人不做作業,如果是雙休日的話,那作業情況就更差了,有十多個學生不做作業。大多數學生字寫的較差。一句話就是學習態度較差。其次,是行為習慣沒有養成,到處亂扔垃圾,不尊重老師等。針對這些情況,我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利用中午自習的時間,每天練二十分鐘的字。一開學,我就要求每人準備一本鋼筆字帖。學生練字,我也隨堂指導。有部分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寫的字有較大的進步。

  二、狠抓作業完成。每天加強檢查的力度,從小組長到課代表,仔細檢查,詳細記載。一旦發現有不完成的現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另外我還協同家長一起監督檢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有極少數頑固分子。

  三、加強雙基訓練。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是語文素養的奠基石、是根本。本班的學生的雙基較差。一方面我通過早晚讀和課堂上的時間,加強誦讀訓練。要求背誦的課文、詩詞、理解的字詞等。一課一課的過關。每次默寫我都一一批改,督促他們訂正,把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再次強調。另一方面,我發現學生的答題很不規範。為此,我詳細的講了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規範,有的還要求學生們熟讀熟記。再通過大量的練習,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轉化成解題能力。

  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後的考試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存在問題在基礎知識上。積累與運用,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言的一般運用能力。如看拼音寫漢字,四個字都是平時默寫過的,強調過的,全對的僅僅十多人。課文名句默寫,都是平時強調的名句,仍有不少學生扣分。這些都是平時基礎掌握不紮實。專題與綜合實踐,題目是我們做過的,但是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聽課效率差。

  詩歌賞析一項是難點。這次也不例外。學生不理解詩歌的大意和要抒發的感情。同時組織語言能力也有待於加強。

  古詩文閱讀。從答題情況來看,能拿滿分的學生不多。集中考查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和翻譯的能力,以及對文章內容的把握。不少同學不理解內容,所以不會翻譯句子,更不能結合文章答題。因此以後在上課時應該儘量具體講解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學生在複習時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的認讀與理解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和.鑑賞與評價能力。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較差,不能規範答題。仿句也是難點。

  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考試中發現很多學生審題不清,偏題、扣題不緊的很多。不能抓住題目中的題眼。文章要求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學生不明確記敘與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區別,文章體裁上不能淪為“三不像”,文筆再優美也得不了高分。

  在今後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繼續抓基礎知識。在學習中要強調多讀多背,多接觸文字、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爭做到熟讀成誦,切實加強語言的積累和感悟。

  2.重視方法的指導與能力的培養。現代文閱讀,重在研讀材料,審清題意,按點答題。應培養學生準確抓住問題要害,並能用簡要的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因此,應強調學生解題方法的學習和解題規範的訓練,同時通過大量的練習,培養語感和歸納總結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3.作文一方面要加強審題訓練。另一方面加強平時的練筆,如日記、週記等,一定要養成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良好寫作習慣。重視作文指導、作文評改、作後評析等幾個重要環節,要讓學生參與到這幾個重要環節中,可採用個人自改、小組互改、全班評改、重寫一次的流程,讓他們發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變“別人要我寫”為“我要寫”。只有這樣,才能為提高作文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篇三

  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準四條基本理念中的第三條,它作為一種精神貫穿於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準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根據這個要求,我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 自主性。

  現代學習方式多種多樣,我認為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如果有了自主性,學生就會有求知、探究的慾望,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創新意識.面對豐富的人生,學生會把握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自主性學習對於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接受學習,二者在學生的學習中表現為:我要學習和要我學習。我要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內在需要,一種興趣;而要我學習是外在誘因和強制性。學生如果有了學習需要,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會自然產生求知、思考和探索的慾望,會把學習當作樂事,學生越學越有興趣,最終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地,學生的負擔也由此大減。相反,如果學生沒有自主性,在逼迫的狀態下被動地接受學習,學習的效果會事倍功半。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教育家用“一條船上有86只羊和34頭牛,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的問題來考中國的學生,有90%的學生用84減34得出了52歲的結論;而被調查的外國學生中有90%的學生認為“老師出這樣的題,不能算,沒有一點道理,簡直是荒謬”,甚至嘲笑老師的糊塗。一則風馬牛不相及的題目,竟被如此多的中國學生“合理”而機械地運算。看後這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嗎?而對如浩瀚大海的知識,不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自主發展,學生又怎樣能成為國家的棟樑,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那麼如何促進自主性學習呢?

  1、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情感是搞好學習的無形動力,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更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有關研究證明:人的感情具有遷移性,特別是小學生表現更為突出.記得我還在上學的時候,一位師大的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學生只相信自己的老師,中學生最相信的是自己的書本,大學生相信的只是自己……”因而在小學教學中更要向學生傾注一片愛心,關注他們,多說激勵性的語言,比如:有進步,繼續努力等,有錯就改是一個好學生!少說諷刺挖苦的語言如:木頭、笨蛋等,更不可呵斥變相體罰學生,使其喪失學習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去營造一個民主、平等、輕鬆的課堂氣氛,時時處處關心、尊重、愛護、幫助學生,“師以嚴為貴”現在可以說“師以親更為可貴”,只有對學生傾注滿腔的愛,學生才會微笑地回報你,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構建真實的問題情景引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如在學分數時,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1/3,比較哪份大呢?如果拿出真實的物體擺在學生眼前,比在投影上畫出的影象更真實清晰,更容易理解。

  3、創設教學氛圍,動手操作自己獲知

  “兒童思維是從動手開始“,是一個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才能在感知基礎上,發現問題,對所學知識,熟記於心,並且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如在學圓的周長的時候,提示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那麼圓的周長怎麼求呢?是不是也是倍數的關係呢?回答是肯定的,在計算機上用圓的直徑和周長比較,結果是3倍多一點,再拿出一個小圓也是3倍多一點……,,但教師講的是不如學生親自去嘗試更真實。

  4、培養學生的習慣和意志

  對於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能解決,教師不要代替,要把成功的喜悅留給學生自己,久而久之,才能激勵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就談不上自主的學習,因此,要根據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教學方法鍛鍊學生的意志。

  我很想把自主性學習的播種在我的學生的心裡,使他們獲得種子的力量,從而在自由的空間健康、快樂的成功。

  第二、合作性。

  1 、加強預習指導,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性學習的習慣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課前預習是關鍵。在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使學生的 課堂學習有的放矢,教師在課前應多指導學生預習所學知識,使學生養成通過自學獲得知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為此,我根據平時對學生情況的瞭解,把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均勻搭配,分成幾個小組,指導他們課前預習。為了調動他們合作學習的熱情,課堂中請幾個小組的學生對預習情況進行彙報,主要要求學生彙報“我學到了什麼”,“我還想學什麼”,“我還有什麼設想”。這樣,發揮了集體智慧的優勢,促進他們既團結合作又相互競爭。由於每個學生的優勢不同,所以他們在各自的小組相互切磋、學習,優勢互補。這樣教師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最佳的合作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2、利用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

  皮亞傑指出:“教師的工作不是教給學生什麼,而是努力構造學生的知識結構,並用這種方法來刺激學生的慾望。這樣,資訊對於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實行民主的開放式教學,採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思維,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條件。

  在課堂教學中,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主動探索知識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依照教學目標,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或教材中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並且以積極的態度相互評價、相互反饋、相互激勵,充分發揮集體智慧。

  如物理學習中有些規律和公式是利用已學過的知識通過具體的計算和推論而得出來的,對這些知識的教學,教師的任務是擬題並啟發學生找出解題方法,把具體的計算結論可教給學生討論完成。有的物理知識可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討論,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並提出討論的問題,由學生自己閱讀、討論和思考。

  3、巧設課後練習,促進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

  一節課的教學效果任何,是教師最為關心的,如學生對本節可知識理解得任何,還有哪些不懂等。因此,教師走出課堂並不意味著師生間合作學習的結束。為了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教師可利用課餘時間,採取座談式、個別交談式及時聽取學生對一節課所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共同討論,幫助學生“解惑釋疑”。同時,課後練習的批閱更是教師掌握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方法。好的課後練習,不但能使教師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能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物理知識。

  4、開放實驗教學,激發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熱情 .

  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正像波利亞所說的: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做實驗,有條件可以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以學生為主體的邊學邊實驗,指導學生對實驗目的、原理、器材的選取、實驗過程的操作步驟等進行討論,並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如在學習“浮力的應用”時,有位教師先做演示實驗,把牙膏皮團放入水中,讓學生觀察現象,牙膏皮下沉。然後讓學生想辦法讓牙膏皮浮在水面上,學生將牙膏皮處理成空心狀,使其浮在水面上,並主動到講臺上演示。然後教師要求學生利用桌上的器材***水槽、小藥瓶、注射器、鐵絲、水、鹽***做實驗解決以下問題:如何讓浮在水面的空藥瓶沉在水底?有的學生在瓶上纏鐵絲,有的往瓶內注射水,都使藥瓶下沉了。教師又問:怎樣使沉在水底的藥瓶再浮起來?有的學生取下纏在瓶上的鐵絲,有的往水裡撒鹽,有的把瓶內的水抽出,藥瓶又浮起來了,這位教師接著問:能不能讓小藥瓶連續地上浮下沉呢?學生議論紛紛,又動起手來。不一會,就有學生利用藥瓶、注射器和橡皮管制成了能隨時上浮下沉的“簡易潛水艇”。整節課,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了教學相長。

  5、構建有利於學生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對學生合作性學習的評價,具有激勵、導向和制約的作用。因此,構建有利於學生合作性學習的評價機制,顯得尤為重要。***1***多鼓勵。教師必須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及時表揚學生的合作性學習的精神。教師還應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評價,善於發現學生合作中的閃光點,並及時給於肯定、鼓勵,少用甚至不用指責的方法,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合作興趣。***2***評價標準不求統一。如果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全班幾十名學生,既違背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原則,也影響學生的合作性學習,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做硬性統一要求,標準要因人而已。***3***形式活。如進行測驗評價時可採取小組互批互改、同桌互批互改、教師批學生改等多種形式批改試卷,這樣做,不僅激發了合作學習的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批改試卷的能力。

  第三、探究性

  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的過程,要求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強調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應消極地接受知識,要像數學家那樣去思考數學,像歷史學家那樣去思考歷史,親自去發現問題的結論和規律,成為一個發現者。語文的探究性學習,是把課文以及自然、社會、自我都作為探究的物件。國慶假期的作業就是通過各種方法,比如社會調查、現場觀察、走訪專家、體驗學習、課堂討論、查閱資料等等方式,收集各種語文現象,如果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去做,我想對學習語文確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個人認為,在讓學生學好講讀和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應提倡真正搞好綜合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