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浸潤型肺結核_預防方法

  浸潤型肺結核是肺結核中最常見的一種型別,其症狀、體徵及X線表現可因病變的性質、範圍、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那麼你對浸潤型肺結核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浸潤型肺結核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浸潤型肺結核的介紹

  浸潤型肺結核:多見外源性繼髮型肺結核,即反覆結核菌感染後所引起。少數是體內潛伏的結核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進行繁殖,而發為內源性結核,也有由原發病灶形成者。此型多見於成年人,病灶多在鎖骨上下,呈片狀或絮狀,邊界模糊,病灶可呈乾酪樣壞死灶,引發較重的毒性症狀,而成乾酪性***結核性***肺炎,壞死灶被纖維包裹後形成結核球。經過適當治療的病灶,炎症吸收消散,遺留小乾酪灶,鈣化後殘留小結節病灶,呈現纖維硬結病灶或臨床痊癒。有空洞者,也可經治療吸收縮小或閉合,有不閉合者,也無存活的病菌,稱為“空洞開放癒合”。

  浸潤型肺結核的病理生理

  原發感染經血行播散***隱蔽形成菌血症***而潛伏在肺內的結核菌多數逐漸死亡,僅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潛伏在病灶內的結合開始有機會繁殖,形成以滲出與細胞浸潤為主、伴有程度不同的乾酪樣病灶,稱為浸潤型肺結核*** 內源性感染***。原發病灶亦可能直接進展成浸潤型肺結核。

  此外,與排菌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反覆經呼吸道感染,亦可因再感染而法身浸潤型肺結核***外源性感染***,但較少見,也不致發生菌血症。浸潤型和多未成年患者,起病緩慢,早期及病灶較小者,往往無明顯症狀及體徵,常由健康檢查或因其他原因作胸部X線檢查而發現。臨床症狀視其病灶範圍及人體反應性而定。病灶部位多在鎖骨上下,X線顯示為片狀、絮狀陰影,邊緣模糊。當人體處於過敏狀態,且有大量結合菌進入肺部時,病灶乾酪樣壞死、液化,進而形成空洞及病灶的支氣管播散。浸潤型肺結核伴大片乾酪樣壞死灶時,常呈急性進展,出現嚴重毒性症狀,臨床上稱為乾酪樣***或結核性***肺炎。乾酪樣壞死灶部分消散後,周圍形成纖維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氣管阻塞,空洞內乾酪物難以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稱“結核球”。

  當病變處於炎症滲出、細胞浸潤,甚至乾酪樣壞死階段,經恰當的抗結核化學治療,炎症吸收消散,遺留細小的乾酪樣病灶經纖維包圍,逐漸時水乾燥,甚至鈣化,成為殘留的結節狀病灶,稱纖維硬結病灶或臨床痊癒。有效的化學治療能使空洞逐漸縮、閉合,或空洞的組織缺損雖仍存在,而其中的結核菌已接近全部消滅,稱“空洞開放癒合”。

  浸潤型肺結核的診斷

  痰結核菌檢查不僅是診斷肺結核的主要依據,亦是考核療效、隨訪病情的重要指標。肺結核病患者痰液可呈間歇排菌,故應連續多次查產。X線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必要手段,對早期診斷、確定病變部位、範圍、性質、瞭解其演變及選擇治療等均具有重要價值。

  分類法

  在臨床診斷中,我國先用的分類法包括四部分,即肺結核型別、病變範圍及空洞部位、痰菌檢查、活動性及轉歸。

  肺結核分為五型

  I型:原發性肺結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Ⅲ型:浸潤型肺結核;Ⅳ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Ⅴ型:結核性胸膜炎***見本篇第十三章***。

  病變範圍及空洞部位

  按右、左側,分上、中、下肺野記述。右側病變記在橫線以上,左側病變記錄再生橫線以下。一側無病變者,以“***一***”表示。以第2和第4前肋下緣內端將兩肺分為上、中、下肺葉。有空洞者,在相應肺葉部位加“0”號。

  痰結核菌檢查

  痰菌陽性或陰性,分別以***+***或***-***表示,以“塗”、“集”或“培”分別代表塗片、集菌或培養法。患者無痰或未查痰者,註明“無痰”或未查。

  浸潤型肺結核的疾病預防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及增強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則。卡介苗可保護未受感染者,使受感染後不易發病,即使發病也易癒合。有效化學藥物治療***化療***對已患病者,能使痰菌較快陰轉之前,尚須嚴格消毒隔離,避免傳染。為此,抓好發現患者、正確治療與接種卡介苗等均至關重要,各級防治網可為落實上述各項措施提供保證。

  一、防治系統 建立與健全各級防癆組織是防治工作的關鍵。

  二、發現患者 結核病的傳染源是非排菌患者。一個塗片陽性排菌者,每年可傳染5-10人。

  三、管理患者 對肺結核患者進行登記,加強管理。

  四、治療場所 合理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不僅可治癒結核病,且使痰菌陰轉,消除傳染源。

  五、卡介苗接種

  卡介苗***BCG***是活的無毒力牛型結核菌疫苗,接種後可使人體產生對結核菌的獲得性免疫力。其接種物件是未受感染的新生兒、兒童及青少年。已受結合軍感染者***結素試驗陽性***已無必要接種。

  接種方法:液體菌苗的有效期為4-6周,凍幹菌苗有效期1年。菌苗應在低溫***2-10℃***及避光條件下運輸、儲存***“冷鏈”***;不可用過期失效菌苗。接種部位一律取左上臂三角肌外緣下端。常用皮內注射法,接種後結素反應陽轉率高達90%以上。接種卡介苗後2-3周,一般區域性出現紅腫、破潰,數週內自行結痂痊癒。

浸潤型肺結核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