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整潔又好看的守法手抄報

  懂法更守法,平凡人生也會很美好,守法手抄報帶我們認識守法的知識。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整潔又好看的守法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整潔又好看的守法手抄報欣賞

  整潔又好看的守法手抄報內容:遵紀守法,做個合格的中學生

  各位同學,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國旗下的講話。我講話的題目是:遵紀守法,學會自律,做合格的中學生。

  什麼叫遵紀守法呢?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遵尋法律規範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

  著名的教育博士黃全愈先生有篇文章:《素質教育在美國——留美博士眼裡的中美教育》,他在書中談到美國校園內的自由。他說在美國的校園內允許五花八門的觀點存在,但是學生每天必須宣誓,而且人手一冊校規,這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沒商量的“天條”。在美國,學生吸菸初犯被罰星期六上學,再犯將三天不能上學,三次,將罰五天不能上學,四次,將罰十天不能上學,並建議開除。對一些違反紀律的孩子甚至可以罰禁吃午飯;在美國,任何學生不能購買飲用酒、煙等違禁品,違者開除。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外在的紀律規範是一種提醒,一種愛護,也是一種訓練,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學會自律。

  所謂自律,就是在沒有他人的影響下,主動控制情緒,約束自己,自覺遵守紀律的能力。

  怎樣培養自律的能力,做個合格的中學生呢?

  我認為自律可以落實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裡。如老師不在的午休裡,你能安靜的在自己位置上休息,就是自律;上課時同學找你聊天時,你能控制自己認真上課,就是自律。當你剋制自己愛玩的心,先認真完成當天作業,再享受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是自律。當你吃完食品,把包裝袋放入分類垃圾箱或隨身帶的環保袋,就是自律。

  自律意味著剋制自己隨心所欲的熱情和興趣,約束自己的一時衝動,這對於天性好動好玩、熱愛自由不受拘束的我們,確實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從長遠來講,不自律的人是缺乏自由的,“不自律的人其實是情緒、慾望和感情的奴隸”。沒有剋制與堅持,無法得到隨之而來的各種獨特技能和能力,也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有時候,每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更堅強;每一點小小的放縱,都會使人變得更軟弱!

  總而言之,自律並不是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同學們,當你認識到自律的必要性,逐漸將紀律變成一種自律的時候,學校就是你求知成人的真正樂園了。

  整潔又好看的守法手抄報資料:青少年普法知識作文

  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我讀了以後讓我有了很大的啟發,因為,在這本書中寫的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它裡面包含了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和保護他人健康的方法,這讓我感到了記得的興趣,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法律。

  在這本書中,我發現了許多事情都是有一些小事引起的,比如為了一個蘋果就能出一條人命的真實事件,其實,這些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發生的,比如他沒經過你的同意就吃你的東西,你可以先告訴老師啊,讓老師幫你評道理,不要自己和他評道理,因為那樣容易使矛盾變得更大或是會大大出手,弄一個兩敗俱傷的樣子,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知道的那麼多呢?是因為這些在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上就有這樣的案例發生,所以我才知道的那麼多啊,所以我才推薦這本書讓大家讀啊,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以後遇事要冷靜對待,不要魯莽行事,要想清楚了會發生的後果再去做。

  在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深受啟發,那就是一名十四歲的小女孩為了給她弟弟報仇的一個故事,故事裡因為小女孩的弟弟在外面讓別人欺負了,而且那個人還惡人先告狀,到小女孩的家裡又打又鬧的,小女孩看不下去了,所以她找的欺負他弟弟的那個人,拿著刀子要求那個人喝農藥,那個人拼命抵抗把農藥撒到小女孩的衣服上了,原本一件很小的事情現在就成了故意侵害他人健康了,如果雙方家長能夠理性處理好這件事情的話,那事情也不會到這種地步了,所以說以後做事情要冷靜處理,不要一遇到事情就忍不住動手,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看看事情到底對不對,再下結論也不遲啊!

  我還記得在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的,比如有一次我班的一名男生和一名比他小的男生打了起來,我班的那個男生沒打過人家,居然都拿出刀子來了,幸虧我們發現得早不然就後果不堪設想了,後來老師問他們倆為什麼打起來,你一定想不到他們為什麼打起來,他們居然是為了一個蘋果就打了起來,看!原本是件多小的事情啊!原本都可以化解的啊,那為什麼事情沒有被化解而是讓事情越來越大了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所以才導致後果鬧大的,所以以後我們做事一定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再處理!那不就好多了嗎?

  在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讀本中,我學會了許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以前我總是覺得法律離我們還很遠,可是現在我知道了法律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只要你善於觀察你總會發現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