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等待的初中作文素材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等待,等待是因為值得等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學會等待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對挫折,我們要沉著冷靜,學會等待!”——題記

  人生旅途中,難免遭遇挫折,因此,我們要學會等待。

  等待是一種可貴的執著。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三顧茅廬”這個故事。劉備帶著張飛、關羽等人親自去諸葛亮住的草房子請他出關。第一次去剛巧碰到他不在家,劉備只好回去了;第二次去又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無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便先回去了。直到第三次諸葛亮才在家,劉備終於請得這條“臥龍”出山,並在人他的輔佐下,大大增強了魏國的實力……試問,如果劉備第一次或第二次就作罷了,而不是繼續等待,結局會這麼好嗎?因此,這等待,是一份可貴的執著。等待也是一種能量的積累。前幾天看了一本書,書中介紹了非洲的一種草——毛尖草,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毛草之一。可是,在它最初生長的六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它卻只有幾寸高。與它旁邊的花花草草生長在一起,你甚至無法感受到它的存在。周邊的花草也許在嘲笑它、譏諷它,而它卻沒有氣餒,它在拼命的積累能量。在雨季來臨之際,它開始暴長,有的甚至可以一天長高一尺半。最後。它們都能長到三四米以上,可以想象,一大叢毛尖草在那兒,就像一堵高牆,神聖不容侵犯……毛尖草沒有因為起初的矮小而消極等待雨季到來,相反,它拼命的積累能量等待雨季。這等待,是一種能量的積累。等待又是一種隱忍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臥薪嚐膽”這一成語典故吧。裡面的主人公勾踐是越國國主,在一次戰爭中戰敗吳國。吳國國王夫差讓勾踐給他當差,勾踐小心謹慎、逆來順受。終於,三年後夫差同意讓勾踐回國。勾踐在越國與老百姓共同勞作,每天睡在草床上,飯前嘗一嘗膽的苦味。終於,十年後,越國越來越強盛,最終戰勝了吳國,勾踐也就完成了他的復國大業。

  勾踐在被俘的三年裡一直逆來順受,忍受各種屈辱,甚至他還替夫差嘗糞檢驗健康。這一切他都忍受著,等待著,終於,他復國了。這等待,就是隱忍的智慧。

  遇到挫折,不要硬出頭,讓我們一起學會等待吧!

  什麼是等待?

  是接受時間漫無止境的折磨嗎?是輕彈指間光陰消逝後的落寞嗎?還是細數時間齒輪痕跡的無趣?

  於是,時間周而復始地前進著,等待還是等待,漫長而黑暗,沒有勇氣相信這將會是黎明的先兆,而在白開水與龍井茶之間選擇了前者,一切皆因此而變得索然無味。

  縱然,等待是無奈,但其實,它是一份美好的無奈,正如淚光中的微笑,因有了淚光的滋潤才變得更加動人,又如我們沒有懷念過,又怎知相思之苦,重聚之樂?

  如此種種,我們又豈可將等待視作折磨,視作無趣?

  等待的過程是幸福的,那是因為:等待,給人以憧憬,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慰藉。懷著一顆朝陽般的心,在新的一天,開始新的等待,讓人亢奮,使人激進。等待如茶,經過耐心等候才能細細品嚐出個中香醇;等待如書,慢慢咀嚼方知其中奧妙;等待亦如種花,享受的永遠只是過程,然後在花開的瞬間詮釋著幸福。

  等待,有時候像岩石,是一種頑強;有時候像青竹,是一種堅定;有時候像古藤,是柔韌;但更像孕育了萬物的土地,是一種成熟……

  因此,等待變得妙不可言。

  我們等待,是為重逢後的喜悅,是為年輕的心醞釀的成熟,是為內心情感的昇華。誰不曾等待?但智者的等待,卻是精彩的,他們在等待中學會了堅持,學會了耐心,同時多一份包容,多一份領悟。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等待,在斜陽餘暉裡,捻一把細碎的思念,捎一縷清風,佇足靜候。

  身影,在拉長,拉長……

  也許,在這個時候,安靜地咀嚼,是那嘴邊的笑容。

  學會等待

  等待,一個似愚非愚的舉動。愚。在於它有點守株待兔的意圖。非愚。主要在於等待什麼,為何等待。

  守株待兔的人無意碰到了一隻兔子,他便苦苦等待下一隻兔子在哪裡?兔子只能在他飢餓的夢裡。

  阿牛的一首搞笑情歌《桃花朵朵開》裡,有句歌詞是:我在這裡等這你回來,等這裡回來,團圓樂開懷。這句歌詞表現了一個女子等待著丈夫的回家,這裡的她並不是傻等她。從阿牛的mtv中,這女子等待並不是一直在等,而是又做家務,又帶孩子,只是晚上和孩子一起去路邊等,不見丈夫又回去。這種等待愚蠢嗎?這種等待的含金量太大了。

  一位作家,他也是從一位學寫作的學者慢慢進化的,他瘋狂的寫作,瘋狂的投稿,然後回家等待訊息。當他接到退稿後,又繼續寫,投,等待……最終經過無數次的等待,終於進化成作家。

  等待,是對親情的思念,是對希望的寄予,在這兩者,我們都應該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