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歷史故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1]字履善,後又改字宋瑞,自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寧死不屈的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

  文天祥栽樹的故事

  文天祥少年時候,有一次跟父親到侯城書院去。一進大門,只見對面牆上掛著幾幅人物畫像。“這是誰呀?”文天祥指著一幅畫像問。“歐陽修。”父親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讀過他的文章!”文天祥興致勃勃地說,“那篇《醉翁亭記》,寫得妙極了!”

  “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楊邦義,”父親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畫像,“他被金兵俘虜後,堅貞不屈,寧死不降。金國大將張真怒無可奈何,只得把他殺了,還挖出了他的心……”“太慘了!”文天祥眼睛裡噴射出怒光。

  “這邊兩幅畫像,分別畫的是周必大和胡銓。他們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親深情地介紹著,每一言每一語都強烈地撞擊著文天祥純真的心靈。

  文天祥決心學習歐陽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氣度學識,楊邦義、胡銓的氣節忠勇,長大了報效國家。為表達這種雄心壯志,他當即從附近的山坡上找來五棵柏樹苗,栽在書院門前。前四棵柏樹,象徵歐陽修、周必大、楊邦義、胡銓,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後來,這五棵柏樹不僅全成活了,而且長得格外蒼翠。

  清代著名詩人胡友梅還寫過一首《吊侯城書院古柏》的五言古詩呢!可惜,由於戰亂,先後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為灰燼。倖存的兩棵,現已列為重點保護文物,接受人們的憑弔。

  我要面向祖國而死

  公元1275年,元軍侵略南宋。元軍在元朝統帥伯顏的率領下,離南宋的都城臨安只有30里路。大兵壓境,南宋朝廷無計可施,決定求降。伯顏宣告,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資格與他談判。這時,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聞訊逃跑了,朝廷只好讓文天祥為右丞相,去和伯顏談判。文天祥見了伯顏後,義正詞嚴地問:“貴國是要與我國交好呢,還是要滅掉我國?”

  “我們不想滅掉宋國!”“既然如此,請你們後撤百里,以表誠意,否則我們將以死相拼! 伯顏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戰書的,就扣留了他,並讓其隨行人員回去傳話說,如果南宋不投降,元軍馬上就發起進攻。南宋朝廷在伯顏的威脅下,向元軍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後,痛哭流涕,仰天長嘆。四年後,文天祥帶兵到廣東潮陽抗元,全軍覆沒,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欽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軟禁在大都的“會同館”裡,每天派人去輪番勸降,但都被文天祥罵走了。元世祖見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囚禁起來。在獄中艱苦的環境下,文天祥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了幾年,元世祖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文天祥見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顏悅色地勸說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變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舊讓你當丞相,怎麼樣?”文天祥慷慨地說:“我是宋朝的宰相,怎麼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這樣,我死了以後,哪還有臉去見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說:“你不願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樣?”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斬釘截鐵地說:“我別無他求,只求一死!”元世祖知道勸降已沒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刑場上,文天祥面色從容。他對監斬官說:“我的祖國在南方,我要面對南方而死!”說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幾拜,仰天長嘆道,“我事已畢,心無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