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球理事會介紹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縮寫IFAB***是討論和決定修改足球規則的國際團體。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希望大家喜歡!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組成

  國際足球理事會共有八名成員,其中四名是國際足球聯合會的成員,出於傳統上的原因另外四名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代表。他們每年聚會一次。 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是1886年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當時愛爾蘭共和國尚未獨立***的國家足球協會聯合到一起時成立的。1904年國際足球聯合會成立時承認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對於足球規則問題的權威。從1913年開始國際足球聯合會也向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派駐代表。

  要更改一個規則必須有六名以上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成員投票贊同才可以,而且國際足球聯合會的四票必須同樣投出***即全部同意或者全部不同意***。

  國際足球聯合理事會第119次會議是於2005年2月26日在威爾士格拉摩根舉行的。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修改規則

  國際足球理事會2006年例會於2006年3月4日在瑞士盧塞恩召開。下面是會上對足球競賽規則進行的修改以及其它一些相關說明:

  對足球競賽規則的一些修改及理事會決定

  第四章 隊員裝備

  基本裝備

  原條款

  隊員必需的基本裝備是:運動上衣;短褲——如穿緊身內褲,必須與短褲的主色同一顏色;護襪;護腿板;足球鞋。

  新條款

  隊員必需的基本裝備必須包含以下幾個相互分離的部分:運動上衣; 短褲——如穿緊身內褲,必須與短褲的主色同一顏色;護襪;護腿板; 足球鞋。

  原因:加入“以下幾個相互分離的部分”以保證基本裝備各部分相互分離,以禁止運動上衣和短褲以任何形式相連。

  第十章 計勝方法

  競賽規則

  原條款

  當競賽規程要求比賽成平局需要決出勝者時,只能遵循下列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准的程式:

  客場進球規則;決勝期;踢罰球點球。

  新條款

  當競賽規程要求一場比賽或主客場兩回合比賽總比分成平局需要決出勝者時,只能遵循下列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准的程式:

  客場進球規則;決勝期;踢罰球點球。

  第十二章 犯規與不正當行為

  可警告的犯規

  原條款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行為;

  2. 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持續違反規則;

  4.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 當以角球或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時,不退出規定的距離;

  6.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新條款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行為;

  2. 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持續違反規則;

  4.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5. 當以角球、任意球或擲界外球重新開始比賽時,不退出規定的距離;

  6.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進入或重新進入比賽場地;

  7. 未得到裁判員許可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如果替補隊員或者被換下場的隊員違反下列三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警告並被出示黃牌:

  1. 犯有非體育行為;

  2. 以語言或行動表示異議;

  3.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罰令出場的犯規

  原條款

  如果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罰令出場並被出示紅牌:

  1. 嚴重犯規;

  2. 暴力行為;

  3. 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4. 用故意手球破壞對方的進球或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不包括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

  5. 用可能被判為任意球或球點球的犯規,破壞對方向本方球門移動著的明顯的進球得分機會;

  6. 使用無禮的、侮辱的或辱罵性的語言及動作;

  7. 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黃牌警告。

  被罰令出場的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及技術區域。

  新條款

  如果場上隊員、替補隊員或者被換下場的隊員違反下列七種犯規中的任何一種,將被罰令出場並被出示紅牌:

  1. 嚴重犯規;

  2. 暴力行為;

  3. 向對方或其他任何人吐唾沫;

  6. 使用無禮的、侮辱的或辱罵性的語言及動作;

  7. 在同一場比賽中得到第二次警告。

  被出示紅牌,罰令出場的場上隊員、替補隊員或者被換下場的隊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附近及技術區域。

  第十四章 罰球點球

  違規/判罰

  原條款

  主罰隊員在踢球點球時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應重踢;

  國際足球理事會2006年足球競賽規則的修改

  新條款

  主罰隊員在踢球點球時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應重踢;

  原因:與其它違規行為判罰保持一致

  原條款

  主罰隊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應重踢;

  如果球未進門,裁判員應停止比賽,由守方踢間接任意球重新恢復比賽。

  如果該隊員觸及了從守門員、橫樑或門柱彈回的球,裁判員將停止比賽,由防守方以間接任意球重新開始比賽。

  新條款

  主罰隊員的同隊隊員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應重踢;

  如果球未進門,裁判員應停止比賽,由守方在違規地點踢間接任意球重新恢復比賽。

  原因:與其它違規行為判罰保持一致,第四點內容已包含在第三點中。

  原條款

  守門員的同隊隊員進入罰球區,或在罰球點前,或距罰球點少於9.15米***10碼***: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得分有效;

  如果球未進入球門,應重踢。

  新條款

  守門員的同隊隊員違反競賽規則:

  裁判員允許踢出該球點球;

  如果球進入球門,得分有效;

  如果球未進入球門,應重踢。

  原因:與其它違規行為判罰保持一致。

  第十七章 角球

  程式

  第三點

  原條款

  對方應在距球至少9.15米***10碼***以外,直至比賽進行

  新條款

  對方應在距角球弧至少9.15米***10碼***以外,直至角球開出

  原因:與第一章保持一致。

  1. 有關裁判員,助理裁判員和第四官員的附加說明

  延誤比賽重新開始

  新增第六點

  原條款

  看著像要擲界外球,但突然又將球留給了同隊隊員去擲該球。

  裁判員暫停比賽時,將球踢走或用手將球拿走。

  過分地延誤擲界外球或踢任意球的時間。

  被替換下場時拖延時間。

  新條款

  裁判員對採用戰術行為延誤比賽重新開始的隊員必須予以警告。例如:

  在錯誤的地點踢任意球,其惟一目的是想迫使裁判員判罰重踢任意球。

  看著像要擲界外球,但突然又將球留給了同隊隊員去擲該球。

  裁判員暫停比賽時,將球踢走或用手將球拿走。

  過分地延誤擲界外球或踢任意球的時間。

  被替換下場時拖延時間。

  在裁判員停止比賽後故意碰球,引起衝突的

  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准,對足球競賽規則進行的修改將在世界盃前的2006年6月1日而非7月1日生效。其它說明立即生效。

  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拒絕小罰出場和延長休息

  國際足球的規則制訂者們28日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開會討論足球規則修改,否定了在足球比賽中使用黃牌小罰出場和延長中場休息時間的提議。

  小罰出場***將犯規球員暫時罰下場***是冰球、橄欖球等比賽採取的一種判罰規則,有人認為可在足球比賽中也採取這種方法,將領到黃牌的球員暫時罰下場數分鐘,但負責制訂和修改足球規則的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IFAB***拒絕了這一提議。另外一項提議是將上、下半場間15分鐘的中場休息延長到20分鐘,同樣被否定。

  在足球比賽中使用“小罰”的觀點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但曾在2002年和2003年兩度被IFAB駁回。

  至於延長中場休息的提議,則遭到了IFAB中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足協代表的一致反對。由於他們擁有的4票佔了IFAB總票數的一半***國際足聯的代表擁有剩餘4票***,而IFAB規定6票才能通過一項規則修改的提議。

  青睞門線技術 底裁暫未被革除

  有時候,人能拋棄門戶之見,常識為先;有時候,當權派能將自身利益放在一邊,共襄義舉。上週,國際足球理事會***IFAB***掌管、捍衛足球規則的8位“長老”一致通過決議:批准以門線技術決定比賽中最基本的事件之一:皮球是否整體越過了門線。

  冤案多,變法有理

  想想吧,好多年了,我們一直有現成的技術避免烏龍,比如球是判進還是不進,烏龍的尷尬卻總是揮之不去。這次修法,至少是在判斷進球與否上,能防止冤案於未然了。過去6個月裡,不同賽事中發生的3次重大誤判:AC米蘭***微博 資料*** 對尤文圖斯***微博 資料*** 的進球不算***進了可能導致意甲***微博 *** 終局改道***;足總盃半決賽,切爾西***微博 資料*** 對熱刺的第2個球其實沒進,但給了,導致熱刺慘敗出局;歐洲盃D組末輪,烏克蘭前鋒德維奇的射門越過門線,但被英格蘭中衛特里凌空踢走,東道主最終負於英軍。一連串的誤判,最終促成門線技術通過審批。

  另一則好訊息是,有關當局批准,“底線裁判***歐足聯偏要叫‘附加助理裁判’***”的試驗繼續。有些人批評:底裁毫無意義,我們其實看不到他們參與判罰。但事實上,底裁一直和主裁判保持溝通,是另一種形式的積極參與。歐足聯的統計顯示,底裁在本屆歐洲盃作出了“逾20次關鍵的決定”。在遏制禁區內――尤其是定位球時――拉拽球衣以及其它犯規上,底裁作為輔助工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導致頭槌得分激增。

  IFAB批准門線技術,本來意味著底裁的試驗可能夭折。何解?因為這個想法是普拉蒂尼孕育的。歐足聯主席是門線技術的頭號反對派,認為底裁製度是幫助主裁判的“人性變招”,有它足矣。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曾是普拉蒂尼盟友,可在烏克蘭的“進球”被漏判後,發推強調:“門線技術已非選擇,而是必須。”

  布拉特這麼一推,事情立刻變成他和普拉蒂尼、門線技術和底裁之間的較量,兩人的關係也在觀察家們的眼裡,化為敵我之爭。普拉蒂尼可不能輸,特別是考慮到布拉特掌握著IFAB表決8票中的4票。還有,普拉蒂尼的試驗如果夭折,這面子可就丟大了,反過來布拉特在足壇的地位會進一步加強。眼看一場對峙將導致兩敗俱傷,理智最終佔了上風。

  人機協作,杜絕誤判

  普拉蒂尼明白,搞成非此即彼的對抗,肯定有一方要輸,自己輸的可能更大;布拉特也不是渾人,知道即使贏了,也沒必要將對手羞辱得抬不起頭來。布拉特得到了自己的戰利品,門線技術進入足壇;普拉蒂尼呢,也可以繼續玩他的底裁試驗,還得感激布拉特高抬貴手。

  結果?皆大歡喜咯。無論採用哪一種技術――以高倍鏡頭監控皮球是否過線的“鷹眼”,或者將晶片植入皮球的“進球裁判”,門線技術都無法百分之百正確。但有技術幫忙,比現行的模式好了很多。主裁判如果位置不佳,邊旗視角不到,誤判都無從消弭。門線技術還可被視為普拉蒂尼底裁試驗的加強版,底裁不能杜絕誤判,這一點已經在烏英之戰得到了驗證。

  當然,機器無法判斷禁區內手球是有意還是無意,也不能甄別禁區內球員身體接觸是犯規還是假摔,或者純粹就是一次偶然的碰撞。很明顯,底裁的出現,讓足球比賽的公正性大大加強,如果因為布、普兩人間意氣用事,導致底裁被革除,那就太可惜了。

  歐足聯的裁判總管、前義大利名哨科利納有意將底裁的試驗做得更徹底,擬讓底裁發揮與主裁判同樣的作用,前面的路還很長。理想的狀態是,建立專職的底裁隊伍。讓現有裁判李代桃僵去幹底裁的活是不夠的。底裁是技術活,得由專業人士來幹,而不是權且找一批接受其它專項培訓的人頂班,這樣也可防止底裁在比賽中和主裁判爭權搶鏡。

  這一天終究會來。邊旗現不也是專業人士嘛,這些年來,一大批專職邊旗成長起來走上了崗位。安排高效的底裁,並不像按下門線技術的按鈕那麼容易,但進步難以阻止。回顧引進越位到限制蓄意回傳的70年曆史,足球沒什麼變化,上週的裁決說明,修法是多麼有影響力,無論對錯,只要是為了足球的健康發展,這些決策就讓人萬分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