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學習時間怎麼安排

  學習數學,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建議制定好學數學的計劃,以便更好的應對中考。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中考數學學習時間安排,希望可以幫到你!

  中考數學學習時間安排

  50-30天

  一模試卷分析

  一模成績出來之後,老師為學生做一份試卷分析,讓學生為每一個錯題標註錯誤的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將失分原因進行分類,主要分為會與不會。會的內容讓學生單獨再做一遍,觀察學生是否能做對,確定出錯的點,進行及時糾正;不會的內容為學生進行方法講解,針對此類題目日後集中訓練,強化方法的運用。

  對於學生做對的題目,給學生講解變形題目,做到舉一反三,提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一模查漏補缺

  在學生上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如果學生因為步驟書寫而丟分,後期強化標準步驟的寫法,並要求家長進行監督;如果學生只是這道題不會做,針對此類題目充分準備備課資料,以各區一模真題為題庫,歸納總結相關練習題。

  30-10天

  二模試卷分析

  此時,二模考試基本結束了,對二模試卷進行分析,此時要與一模試卷作對比,針對同樣型別題目看學生做的情況,發現學生的進步與否,老師針對具體情況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

  壓軸題突破

  對於成績較好學生,在保證其它題目得分的情況之下,重點攻破壓軸題,拉開與普通學生之間的差距,提升競爭力;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可以考慮是否要放棄壓軸題目的最後一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能得分題目上,在能力範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分數。此階段以北京各區二模真題為學習資料,這樣比較有針對性,也能夠與公立學校的授課內容相互補充。

  最後決戰

  錯題重做+模擬考試

  最後一段時間,主要做兩件事兒,一是錯題重做,讓學生將自己做過的所有卷子重新翻看一遍,對自己還沒記熟的知識點以及解題方法進行記憶、總結和歸納,加強印象,提高解題獨立性;二是模擬中考考場,為學生出一些測試卷,讓學生考試,提前感受考場的範圍,鍛鍊學生的時間分配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調節學生的心態,讓學生在中考時發揮到最好。

  中考數學答題時間分配技巧

  充分利用考前5分鐘

  很多學生或家長不知道,按照大型的考試的要求,考前五分鐘是髮捲時間,考生填寫准考證。這五分鐘是不準做題的,但是可以看題。發現很多考生拿到試卷之後,就從第一個題開始看,給大家的建議是,拿過這套卷子來,這五分鐘是用來制定整個戰略的關鍵時刻。之前沒看到題目,你只是空想,當你看到題目以後,你得利用這五分鐘迅速制定出整個考試的戰略來。

  學生拿著數學卷子,先看後邊的六個大題。這六個大題的難度分佈一般是從易到難。我們為了應付這樣的一次考試,提前做了大量的習題,試卷上有些題目可能已經做過了,或者你一目瞭然,感覺很輕鬆,建議先把這樣的大題拿下來。大題一般12分左右,這12分如囊中取物,對信心的建立十分重要。特別是要看看最後那個大題,一看那個題目壓根兒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著後邊只有五個題,這樣在做題的時候,就能夠控制速度和質量。如果倒數第二題也沒有什麼感覺,請心理暗示自己:今年這個題出得比較難,現在最好的做法應該是把前邊會做的題目踏踏實實做好,不要急於去做後邊的題目。

  進入考試先審題

  考試開始後,很多學生喜歡奮筆疾書;但切記:審題一定要仔細,一定要慢。數學題經常在一個字、一個數據裡邊暗藏著解題的關鍵,這個字、這個資料沒讀懂,要麼找不著解題的關鍵,要麼你誤讀了這個題目。你在誤讀的基礎上來做的話,你可能感覺做得很輕鬆,但這個題一分不得。所以審題一定要仔細,你只有把題意弄明白了,這個題目才有可能做對。會做的題目是不耽誤時間的,真正耽誤時間的是在審題的過程中,在找思路的過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單純地寫那些步驟並不佔用時間。

  節約時間的關鍵是一次做對

  有些學生,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簡單的題目,就一味地求快,爭取時間去做不會做的題目。殊不知,前面的選擇題和後邊的大題,難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樣的,有些學生看不上前邊小題的分數,覺得後邊大題的分數才“值錢”,這是嚴重的誤區。希望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培養一次就做對的習慣,不要指望通過最後的檢查力挽狂瀾。越是重要的考試,往往越沒有時間回來檢查,因為題目越往後越難,可能你陷在裡面出不來,抬起頭來的時候已經開始收捲了。

  做題順序:由易到難

  一般大型考試是有一個鋪墊的,如前邊的題目,往往入手比較簡單,越往後越難,這樣有利於學生正常的發揮。1979年的高考,數學就嚇倒了很多人。它第一個題就是一個大題,很多學生就被嚇蒙了,整個考試考得一塌糊塗。後期為了避免同樣的情況再出現,國家在命題的時候一般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先讓學生進入狀態,再去加大難度。

  有些學生自以為水平很高,對那些簡單的題目不屑一顧,乾脆從最後一個題開始做,這種做法風險太大。因為最後一個題一般來講,難度都很大,你一旦在這個地方卡殼,不僅耽誤大量時間,而且會讓心情受到很大影響,影響整場考試的發揮。

  當然由易到難並不是說從第一題一直做到最後一個,以數學高考題為例,一般數學高考題有三個小高峰:第一個小高峰出現在選擇題的最後一題,它的難度屬於難題的層次;第二個小高峰是填空題的最後一題,也是比較難的;第三個小高峰出現在大題的最後一題。所謂由易到難,是要把握住這三個小高峰。

  控制速度,穩步推進

  平常學生愛問老師:“我在做題的時候多長時間做一個選擇題,多長時間做一個填空題,才是比較合理的呢?”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最好的節奏就是平常的節奏:你平常用什麼樣的速度做題,考試的時候就用什麼樣的速度。不要強迫自己在考試的時候加快速度!很可能速度一加快,反而導致了答題質量的下降。一場大型的考試,你會做的題目本身就那麼多,如果你在簡單題加快速度,導致會做的題目出錯;而你騰出的時間去做後邊的難題,又長時間地解不出來,那麼很可能造成難題簡單題都拿不到分。

  不要擔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點:一場考試,如果考生始終在自己會做的題目上全神貫注的話,這場考試一定是正常發揮甚至是超水平發揮。

  所以,在考場上,請按照平常訓練的速度踏踏實實地往前推進!即使你發現時間到了,後邊還有題目可能會做但來不及了,這也不是一個值得後悔的結果。你會發現,你最後得到的分數往往會比你的實際水平要高。所以考試的時候要控制速度,這是考試技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中考數學複習時間分配的建議

  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不要整個晚上都複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複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1.中考數學複習計劃

2.中考數學備考計劃

3.初三數學中考備考計劃

4.中考數學答題的順序與基本技巧

5.中考數學考前100天覆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