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聽課隨筆

  小學數學老師相互聽課,可以提高各自的教育教學質量。聽完課的小學數學老師,他們的隨筆都有哪些內容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放錄影***介紹第一小學的校園***,然後讓學生觀察主

  題圖***課本的圖***

  教師提問①:“在圖中你能看到什麼?”***讓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圖形了嗎?”

  學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藍色地板磚

  學生2:我看到了長方形的藍色地磚­­­….***接著請好幾個學生回答***

  2、點明主題

  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有許多的圖形。其中像正方形、長方形、藍色地磚的形狀和推拉門的形狀,都叫四邊形。

  ***引出主題:四邊形***

  二、探究交流,學習新知識

  ***1***、塗一塗***教師向每位學生髮一張畫有許多圖形卡片***

  教師的問題:在卡片上找出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並把它塗上顏色。

  學生都很認真地找和塗

  最後老師展示兩張學生的結果,在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2***、四邊形的特點

  教師投影出塗好的四邊形,並問;“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讓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小組討論彙報結果:四邊形的特點是有四條邊、四個角

  師生共同探究,進一步讓學生髮現和認識到四邊形都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 舉例進一步深化

  請兩個學生到電視前提出長方體的面是四邊形

  ***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六個面是四邊形***

  教師還讓學生聯絡周圍的東西有哪些是四邊形

  ***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三、動手實踐,取得新知識

  1、 課前教師給每個小組一個信封***裡有很多圖形卡***

  教師要求每個小組按不同的分法把圖形卡分組。

  討論後小組彙報分類結果:***1***、按圖形的相似來分

  ***2***、按圖形的顏色來分…

  2、遊戲***準備工具:橡皮根、釘子板***

  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圍一個四邊形

  教師提問:①“你圍成什麼四邊形”

  學生答: ①“長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師提問:②“為什麼圍成的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為什麼認為它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先讓學生討論,然後請多個學生回答

  再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小組討論,每組項基本原則找一至兩個發言***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最

  後教師在螢幕上顯示總結:

  ①長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正方形的四邊相等

  2、 聯絡實際問題引入另一遊戲:

  “我們鎮是毛織重鎮,用毛線編織出美麗的衣服”***迴歸生活***引出遊戲,教師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編織多種四邊形,這時學生自己動手編織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

  四、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師解答,並總結整節課。

  五、板書:

  四 邊 形

  四 條 直 的 邊

  四 個 角

  篇二

  2012年5月10日我們特崗教師在官埠橋鎮中心學校的統一安排領導下開展了以“學習精品課”的聽評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是在安慶市最好的小學高琦小學舉辦的,校領導高度重視這次教研活動,年輕女教師的精彩上課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三位年輕女老師的課 ,被她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三位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絡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三節精品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三位年輕女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著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老師在教學《比一比 》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著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絡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篇三

  科目:數學

  年級:五年級

  授課者:張尊敬

  課題:方程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老師:我們去菜市場買東西用什麼稱呢?

  學生:秤、電子秤

  老師:那你見過這樣的秤嗎?出示天平

  二、 介紹天平

  它有兩個托盤,中間有刻度,兩天刻度相等,中間刻度為0.這就是天平。

  三、 探究新知,觀看課件

  ***一***等式

  1、 在天平的兩邊放入砝碼,左盤:20克和30克,右盤:50克,中間刻度指向0,那麼說明天平平衡了。

  提問:你能根據此列出一個式子嗎?

  學生:20+30=50

  2、 觀看課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為等式?學生一起說: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舉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總結:我們剛剛說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關係,等式是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

  5、 舉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嗎?

  學生:不是。

  6、 齊說兩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這樣的式子又叫什麼呢?

  學生:方程

  老師:看來這位學生已經預習了本節內容,值得表揚。

  2、 對,就是方程,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反覆讀。舉方程的例子。

  3、 等式和方程的關係。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書

  20+30=50

  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四、 練習

  1、 判斷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為什麼?

  2、 看圖列方程,並說一說表達的意思。

  五、 總結:何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聽課意見:

  1、從生活中事物匯入,來吸引學生們的眼球。

  2、在課堂安排上具有邏輯性:等量關係——→等式——→方程

  3、在板書上,注重用彩筆區分,清晰的描繪出了概念。

  4、在課堂中照顧到了大部分學生,能做到一視同仁。

  5、在強調重點時,採用多讀、多唸的方法,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數學聽課記錄:從生活中事物匯入,來吸引學生們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