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_課前三分鐘有哲理的小故事

  在課前說哲理故事是因為這些妙處橫生的故事,內涵豐富,意蘊深刻,讀後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

  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1:你錯過了什麼

  一個獵人帶兒子去打獵,在林子裡活捉了一隻小山羊。

  兒子非常高興,要求飼養這隻小山羊,父親答應了,將獵物交給兒子,要他先帶回家去。

  兒子挎著槍,牽著羊,沿著小河回家。

  中途,羊在喝水的時候忽然掙脫繩子,小獵人緊追慢趕,最終沒抓住,到手的獵物就這麼飛走了。

  小獵人既惱火又傷心,坐在河邊一塊大石頭後哭泣,滿腔懊悔,不知道如何向父親交代。

  糊里糊塗等到傍晚,看見父親沿河流走來了,小獵人站起來,告訴父親失羊一事。

  父親非常驚訝,問:“那你就一直這麼坐在大石頭後面嗎?”

  小獵人趕忙為自己辯解:“我沒能追趕上它,也四處找了,沒有蹤影。”

  父親搖搖頭,指著河岸泥地上一些凌亂的新鮮腳印:“看,那是什麼?”

  小獵人仔細察看後,問:“剛剛來過幾只鹿嗎?”

  父親點點頭:“就是!為了那隻小山羊,你錯過了整整一群鹿啊!”

  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2:拋到河裡的石子

  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有一個英國姑娘叫鄧嘉思,她父親欠了某商人一筆鉅債,無力償還。根據當時法律,欠債到期不還就要坐牢。那商人一心想得到漂亮的鄧嘉思,就提出用摸彩的方法來解決債務問題:姑娘如果在口袋中摸到了黑石子,就嫁給他;摸到了白石子呢,債務則一筆勾銷。鄧嘉思發覺,狡猾的商人放進口袋的兩顆石子,竟都是黑色的。這就意味著,不管摸到哪一顆石子,她都得嫁給商人!而對於這個心懷不軌的商人,她只有滿腔的厭惡。如果戳穿他的把戲,債務問題就難以解決,父親還得去坐牢。

  怎麼辦呢?她呆望著眼前的河流,急中生智,伸手從口袋裡摸了一顆石子,一揚手就拋到了河裡。商人目瞪口呆,姑娘微微一笑:“尊敬的先生,我只是想搞一個有趣的遊戲。”因商人口袋裡剩下的是黑石子,結果只能判明姑娘扔掉的是白石子。商人有口難辯,只好認輸。鄧嘉思大獲全勝,同父親欣欣然回家了。

  面對棘手的難題,鄧嘉思沒有隻思考“怎麼辦”;而是積極應對,轉入“如何辦才好”的思考。她把所思問題從“要取什麼石子”,巧妙轉換成了“可留下什麼石子”。這一轉換,奸商的小聰明反而使鄧嘉思抓住了反敗為勝的良機,最終獲贏。

  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3:救命的口才

  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人叫武靈,大家都傳言他有一塊無與倫比的美玉,國君知道後,就派人到他那裡去取。

  武靈哭笑不得地說:“這都是謠言,我根本就沒有美玉。”

  事實上他確實沒有。

  國君求玉心切,根本不相信,讓士兵去抓武靈,想通過嚴刑拷打讓他說出美玉在哪裡。

  武靈提前知道訊息,趕緊逃跑了,國君就在全國張貼武靈的畫像,命令地方官員抓捕武靈。

  武靈知道趙國不能待了,想逃往秦國,不料在邊境被守將抓住。

  守將非常高興,認為邀功的機會到了,就把武靈捆綁起來,要交給國君。

  這時,武靈不慌不忙地說:“將軍,如果你把我送給國君,你的死期就到了。”

  守將根本不信,說:“是你的死期到了吧,我抓到你會有很多賞賜,怎麼會死呢?”

  武靈笑道:“將軍如果把我送給國君,我就說美玉交給你了,你拿不出美玉,國君會放過你嗎?”

  守將氣呼呼地說:“你敢誣陷我?我什麼時候拿你美玉了,我現在就殺了你,把你的腦袋獻給國君。”

  武靈平靜地說:“你要是真那麼做,會死得更慘,因為你是最後接觸我的人,國君一定會懷疑是你私吞了美玉,你的後果可想而知。”

  守將聞言大驚失色,只好偷偷把武靈送到了秦國,好像武靈從沒有來過一樣。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課前三分鐘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