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和《華夏考古》編輯部舉辦的“”評選活動結果揭曉,舉辦單位召開新聞釋出會,向大眾及媒體公佈了評選結果。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河南省五大考古發現,希望對大家有用。
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
“”評選活動於每年第一季度公開舉辦,這已經是開展評選活動以來的第九屆。
經過2017年3月11日參評專案領隊公開報告,評選專家組的認真評審,評選出“ 2016年度”為:
1、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新鄭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3、洛陽西朱村曹魏墓***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4、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宮院西南角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5、滎陽明代周懿王壁畫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
辛店遺址位於安陽市中華路北段辛店集西南地,東蘇度村北地。2016年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總計發掘面積1360平方米。
經發掘發現有商代晚期的商代灰坑63處,商代房址5處,商代窯址2處,商代道路2條,功能鑄銅相關遺蹟多處。遺址內出土數量豐富的陶範、磨石、窯壁、爐壁等與鑄銅有關的遺物。僅各陶範就達500以上,其中以鼎、觚、爵、斝等禮器範為主。從出土的陶範殘塊來看,辛店遺址是當時青銅禮器重要的生產基地。
清理商代墓葬40座,總計出土器物200餘件,是近期商代晚期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在本次墓葬出土的一些青銅器上,發現有“天”、“戈”字銘文,這兩個商代氏族在殷墟及其以外的地區都有發現,是商代重要的與鑄銅有關的氏族。
安陽辛店H33
安陽辛店T5陶範
安陽辛店T7 H25陶範
新鄭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
2016年初,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工作站對位於鄭韓故城東城北城牆與隔城牆交接處的一處缺口進行發掘。目前發掘面積4000餘平方米。
通過對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的考古鑽探和發掘,首次發現戰國時期鄭韓故城的甕城,為研究中國早期城市防禦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基本廓清了鄭韓故城北城門的結構,從目前情況看城門由兩部分構成,下穿的門洞及壕溝。壕溝因地制宜而設,結合文獻中對鄭韓故城城門的相關記載,或可推定其為“渠門”所在。發現的道路從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為研究新鄭城市的沿革和變遷提供了實物資料。
新鄭鄭韓故城北門發掘全景
新鄭鄭韓故城戰國時期道路
--洛陽西朱村曹魏墓
墓葬區位於洛陽市寇店鎮西朱村南約650米,墓葬地處萬安山北麓的緩坡上。經勘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現大型兩座墓葬***編號M1、M2***,對遭到破壞的M1進行了考古發掘。
M1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鐵器、銅器、漆木器、骨器和玉石器等,共計約400餘件。墓葬還出土刻銘石牌共計200餘件,石牌的尺寸及書寫內容、格式和“曹操墓”所出刻銘石牌相似。
此次考古發現,為曹魏時期的陵墓制度研究,以及曹魏時期高等級墓葬的葬制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也為理解曹魏時期都城、陵墓和祭祀遺址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認識。西朱村M1墓葬出土的200餘件刻銘石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為復原墓葬的隨葬品組合和喪葬禮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洛陽曹魏墓M1出土刻銘石牌
洛陽曹魏墓M1出土琥珀雕件
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宮院西南角遺址
2014~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魏洛陽城考古隊在太極殿宮院西南角進行發掘,發掘區位於三號宮門西約120米處,毗鄰宮城西牆,編號為宮城八號建築遺址。發掘面積總共2100平方米。獲得漢代、魏晉、北魏至北朝晚期等不同時期的各類遺蹟。
通過這項發掘工作,一方面,確定了太極殿宮院西南角的位置和建築形式與特徵;另一方面,結合以往勘察發現的三號宮門、太極殿主殿及東西堂遺址,將太極殿所處宮院的空間架構和基本平面佈局初步呈現出來,顯示了太極殿居中、居高、居前的重要地位,彰顯了太極殿“建中立極”的建築理念。
--滎陽明代周懿王壁畫墓
明代周懿王壁畫墓位於滎陽市賈峪鎮魯莊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16年7月至12月對已探明的古文化遺蹟進行考古發掘。
截至目前,共清理西晉、唐、宋、金、明、清等各時期墓葬114座,明代寢園建築1處,陶窯1座,灰坑10座。較為重要的是,此次考古發掘發現了明代周藩第三代第五任周王——周懿王墓,墓室內壁有大面積儲存較好的彩色壁畫,是目前國內首次通過正式考古發掘的明代親王級壁畫墓,具有重要意義。
周懿王墓及其祔葬墓的排序方法系國內首見,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其位置的確定,解決了明代周藩親王墓位的排序問題,推翻了歷代文獻的記載,推動了明代周藩王陵的研究工作。
滎陽明代周懿王墓墓道
滎陽明代周懿王墓內封門
滎陽明代周懿王墓誌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