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普通話推廣週記

  現今越來越注重形象的社會,普通話也是一種外在形象的象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普通話推廣四年級週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普通話推廣四年級週記篇1

  201X年X月X日 X天

  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溝通的工具。我認為學好普通話很重要,尤其是對我們學生更為重要。那麼什麼是普通話呢?普通話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要學好普通話,我覺得有這麼幾條要領:第一,就是學好拼音字母,掌握髮音部位,對於區域性個別的方音要反覆練習直至完全到位為止。第二,多讀些拼音報上的文章等,鍛鍊說普通話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字後,就是暗暗地朗誦其標準音,並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係,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三,不懂就查。字典是我們很好的老師,若有不懂,要虛心請教,直至完全正確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與多義等。第四,讀辭典,翻開現代漢語辭典,一字一字、一詞一詞、一句一句、一頁一頁地朗讀,極為有效。

  另外,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日常會話。有人說:語言取決於環境。在一個大家都說普通話的環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濃重,逐漸逐漸你也會受感染的。總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普通話說好。

  通過普通話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上課用普通話,課下與同學交流也儘量使用普通話,自我感覺,我的普通話水平在不斷提高。我相信,只要同學們和我一樣,經常說普通話,你們的普通話肯定講得比我還好!

  普通話推廣四年級週記篇2

  201X年X月X日 X天

  普通話是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能夠做到“人人都講普通話”是我們的責任。因為,人人都講普通話,是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良好通道。

  幾年來,我校不斷開展各項話動,例如:踩街、出黑板報以及各項專以“推廣普及普通話”為內容的活動,讓同學明白,普通話的作用及好處。我校做為首屆“泉州市語言文字規範校”,極度重視優秀文化的重要,並以學校自編《人文修養》提供給在校學生。普通話為僅只是隨口說說,重要的是,它是民族團結的紐帶、的橋樑。在晉江這個繁榮昌盛的城市,外來工,當地住戶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狀況:你說你的語言,我說我的語言。“市民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如果大家都說普通話,那麼我們這個城市就會更美好。為此,我校師生倡議:“將普及普通話作為提升市民人文素養、提高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和諧內容和舉措,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學校為基礎,以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視窗,依法推進,加快普及。”因此,行動起來吧,每一位市民,為構建和諧社會獻出一份力量————人人都講普通話,處處盛開文明花。

  普通話推廣四年級週記篇3

  201X年X月X日 X天

  普通話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用各自地方言對話時,就會出現隔閡,造成雙方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甚至會誤了大事。所以我們更需要一個共同的語言—普通話。

  聽爸爸說1979年對越反擊戰時,一個東北兵在放哨時發現不遠處有一敵兵,他立即向連長彙報:“報告連長,發現一敵兵在活動”。但東北人把人發音為“營”,連長一聽嚇一跳,心想:一個營至少有百號人,這可不是小事。就這樣他立即向上逐級彙報,部隊首長立即派兵支援,但到那一看才一個敵兵....最後首長嚴厲批評了小戰士,那個小戰士也很委屈,就是因為他說的是地方土話誤了大事。

  其實這種事例還很多很多,有時還可能因土話讓人失去生命,所以我們不能小看它,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即便是同一個省不同市都有不同的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普通話了,否則在語言的溝通上就會“寸步難行”。

  如果說土話是個門,那麼普通話就是開啟這扇門的鑰匙;如果說土話是使兩岸隔開的江河,那麼普通話就是連線心靈兩岸的大橋,使人與人的心靈連線在一起......

  讓我們大家都來學普通話來說普通話,讓普通話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發芽,讓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會說普通話,讓普通話在各民族間架起友誼的橋樑,架起愛的語言,讓因語言不通而產生隔閡的歷史成為過去,讓每個中國人都會說普通話,會說普通話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