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面對孩子演講稿

  對孩子來說,親切問好和真誠微笑是一種愛的語言,這種愛的語言將積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正能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表情,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雖然是看似簡單的表情,但在生活中它的作用卻不小。微笑在親子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分量,當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中,多對您的孩子笑一笑吧。

  微笑可以使人放鬆,緩解不良情緒。不管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承受多大的壓力,回到家裡面對寶寶的時候,記得讓自己微笑。孩子往往很在意父母的表情,如果父母總是面無表情,或是板著臉,也許孩子本來有很多話想跟父母說,結果只能一直保持沉默,不敢和父母進行溝通,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密度也會因此受到不好的影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你對孩子微笑,他也會學著回報給你一個微笑。孩子從小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鼓勵,而微笑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孩子每天起床的時候,接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孩子跟你溝通的時候,都給他一個微笑吧,孩子會覺得溫馨,幸福和安全。父母常對孩子微笑,也在孩子面前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形成開朗樂觀的性格,對堅強,自信的個性特徵培養也有很大幫助。

  當孩子犯了小錯誤的時候,家長不能對孩子怒火沖天,一味地講大道理說教,給孩子強加自己的想法。此時對孩子微笑,會使孩子自覺地感到羞愧,更好地記住父母的教誨,所達到的教育效果要比嚴厲的訓斥會更好。多對孩子笑一笑,建立起的平等溝通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益。同時,也教孩子學會微笑,讓微笑成為孩子的習慣,這對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和樹立樂觀的人生態度是起到積極作用的,愛笑的孩子人人喜歡,步步順利。

  為了保持心態的年輕和健康,為了孩子的幸福成長,多對孩子展現您的笑容吧!

  用微笑面對孩子

  帶給孩子積極的情緒體驗

  開心問好和真誠微笑是老師和孩子在相遇第一時間進行的互動,當孩子看到老師微笑時,自己也會感到特別開心,他們會放鬆心情,也會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

  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6歲以前是孩子形成健康情感和人格的關鍵時期,老師的行為舉止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熱情微笑是老師良好情緒的表現,如果老師能每天跟孩子親切地打招呼,對他們真誠地微笑,不僅能縮短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還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人一生的發展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年齡越小受環境影響就越深刻。除了為孩子提供專業的教學裝置、明亮寬敞的環境等硬體設施,為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精神環境也尤為重要。安全、融洽、友愛的環境,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愛孩子,讓我們一起做得更好。

  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

  一位10歲男孩的母親給我寫信,講了自己的諸多困惑。她說:

  我一直覺得,我還不算一個無知的母親。我的父母很愛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這種缺憾再也無法彌補,所以,我很早就下決心,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這麼多年過去,我發現自己其實很失敗,孩子並沒有朝著我希望的方向發展,甚至是背道而馳,希望他養成的好習慣,他一樣也沒有養成。在家的表現且不說,每次聽老師講他在學校的表現,總是讓人心寒,甚至絕望。

  他的性格很開朗奔放,世間好像沒有他愁的事,這點很好,經歷多年的嚴格管教,他依然保持這樣的性格和心態,我常常暗自僥倖。

  他的問題:

  一、散漫。成天衣服領子窩在裡面,褲子穿反,感覺十分不舒服;總是把吃過的果皮、糖紙、酸奶瓶隨處放,就是記不住把它隨手扔到垃圾筐裡;手永遠洗不乾淨,讓他去洗手,他就只洗手,而不知道順便洗洗臉;書桌總是亂的,書包裡亂七八糟,書不是掉皮就是窩角;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到哪兒都是趴著、蹲著、;洗碗總是洗不乾淨;連刷牙這樣的事都經常忘記;

  二、做事不用心。他的身體素質、協調性本來很好,可是去學游泳,一直到班裡的大多數同學都會了,他還不會,最後兩天才被老師逼會,因為他怕冷,不願在水裡呆;學乒乓球,我們風裡來雨裡去兩年,卻看不出來什麼進步,不如別人學三個月的,因為他老是喊累,胳膊疼;錯別字,“以經,因該”,“的、地、得”的用法,一錯就是好幾年;寫作文寫日記,不是丟字落字,就是一個字詞連著寫好幾遍;

  三、課堂紀律很差,不舉手就發言;作業凌亂,字跡不工整,錯題不改;每天晚上想方設法不睡覺,早晨不主動起床;

  四、他的寫作是我目前最頭疼的問題。為了培養他愛讀書的習慣,我給他買了很多書,他也很喜歡讀書,可他現在的寫作水平,只不過是小學二年級的水平,語言貧乏,邏輯性差,更不用提什麼創意和修辭了。每每看到他寫的東西,我就不禁感到心寒和絕望,學了那麼多都學到哪兒去了呢?

  柯老師,看了以上的問題,也許您會覺得這是個一無是處的孩子,實事求是地說,他也有不少優點,比如善良,有同情心,有愛心,有禮貌,能吃苦,很自立,主動分擔家務,熱愛勞動等,但這諸多問題也都是很突出的。這些問題,我們都是天天說,月月說,年年說,仍然不見效,就是養不成習慣,我永遠都不能明白這是為什麼。

  …………

  這位母親還將她給兒子的信一併寄給我。

  兒子:

  坦白地說,這兩天我非常傷心,迷茫,甚至絕望。我不明白,為什麼讓你明白一個道理這麼難?為什麼大多數孩子都能做到的事你卻做不到?為什麼別的家長不費心力就能辦到的我卻費盡心血也做不到?

  我從沒覺得你是一個壞孩子,你善良,有愛心,我總是記得兩三歲時我給你講《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你奪眶而出的淚水,見了院子裡的孩子,你總會去抱一抱,摸一摸;你堅強,四五歲時就和媽媽一起走幾公里路,卻不喊一聲累,一次我們外出野營,只有三歲的你從不喊著讓我抱;你儉樸,從不挑吃揀穿;你獨立,主動要求一個人去城裡上課,早早就一個人被放在家裡自己照顧自己。

  可是,你的弱點也是致命的。你太過懶散,這種懶散由內至外,決定和影響著你的言行舉止。因為它,你站無站相,坐無坐相,吃飯的姿勢也讓人一說再說;因為它,我們倆起早貪黑幾年練的乒乓球毫無長進,因為它,協調性不算差的你在學習班的最後兩天才學會游泳;因為它,你的字永遠寫不好,寫不對,一錯就是幾年,你的數學題總是算錯,而且一錯再錯。

  你太懵懂無知,不愛思考,因此,雖然看了很多好書,並沒有吸收多少有益的東西,比如,語文書中那麼多好的作文,你看了之後,難道不想把那些好的思路、好詞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嗎?《小愛迪生》中那麼多的發明發現,有沒有引發你熱愛自然、觀察自然、進而探索自然的熱情和好奇呢?你的興趣為什麼永遠侷限於那幾個搞笑的故事呢?《名人成長故事》讀了這麼久,他們的勤奮好學、頑強的毅力為什麼對你沒有一點影響呢?

  兒子,爸爸媽媽並不奢望什麼,只是希望你能快快成長,作一個有知識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些,需要你從現在做起,一點一滴,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懶散,振作起來。

  信我反覆看了幾遍,儘管她使用了那麼多“絕望”的語言,我卻透過這些敘述真心認為她的孩子非常可愛。就是這個男孩,兩三歲時就能被《賣火柴的小女孩》所感動,再大一點,會對小一點的孩子施以愛心;四五歲時和大人一起走幾公里路,卻不喊一聲累;身為獨生子女,從不挑吃揀穿;小小年紀就主動要求一個人去城裡上輔導課。

  這樣的孩子還不是好孩子嗎,這樣的孩子還不值得母親自豪嗎?

  可是這位母親是怎樣形容自己的感受呢?

  她用了“傷心,迷茫,甚至絕望”的字眼。

  那麼,孩子的哪些“致命弱點”導致母親如此的“傷心,迷茫,甚至絕望”呢?

  是“太過懶散,不愛思考,”,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是“寫字潦草”,作文“語言貧乏、邏輯性差”,“興趣永遠侷限於那幾個搞笑的故事”,是“玩心太重,完全忽視了學習”。

  說實在話,我從這些敘述中根本感覺不到問題有多嚴重。一個10歲的男孩,愛玩本是天性。至於喜歡搞笑的故事,玩耍時喜歡“趴著”,“跪著”,都很正常,算不得什麼毛病。再說作文,現在的語文教育,除了基本的表達功能外,那種呆板的八股式範文,不要說孩子不喜歡,大人又有幾個真有興趣?一些所謂作文指導,不過是教孩子怎樣通過一定的程式拿到高分,既不鼓勵孩子表達生動的感受,也談不到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有時候甚至破壞了孩子們對文學的理解與熱愛。風蘼校園的搞笑故事之所以吸引孩子,正因為它們的生動與時尚。

  公平地說,這位母親字裡行間確可看出對兒子的殷殷之愛,十年來,對孩子的成長也下了很大功夫。她提到兵乓球和游泳,不可否認,這些都是有益的身體訓練,但這種技能與孩子日後的成長和成功並沒有必然聯絡,與孩子的品德也沒有必然聯絡。乒乓球打得好、游泳遊得好固然不錯,但兵乓球打得不夠好、游泳遊得差一點也算不了什麼,並不妨礙孩子日後的全面發展。我曾問這位母親,在長達兩年起早貪黑的辛苦中,可曾瞭解過孩子對乒乓球的感受?他喜歡這項運動嗎?一個很能吃苦的孩子為什麼總喊胳膊疼,這樣大運動量的訓練他能夠承受嗎?再說游泳,孩子怕水或者怕冷很正常,算不得缺點。況且以他小小的年紀,最終克服畏懼心理學會了,兒子理應得到媽媽的表揚才對呀!

  再說這位母親給兒子的信,我不知一個10歲男孩讀了會是怎樣的感受。我們都有過童年,童年是敏感而脆弱的。但我們成年後,往往會忘記童年的許多感受和體驗。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就麻木不仁。在未成年孩子的眼中,母親通常是最重要的權威,母親的一個微笑、一個嘆息都會極大的影響孩子。母親的評判往往是最重要的評判。

  我曾經在許多場合講過,每個孩子都是一棵小小的幼苗,這個幼苗的成長是需要理解和小心呵護的。我的母親文化不高,但她懂得教育孩子。從小到大,她從未管過我的學習,甚至不大過問我的成績,但她給了我最重要的三樣東西,那就是學習的興趣、向上的積極性和一個男孩子的自信心。有了這三樣東西,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就會進步。

  一個10歲的男孩,即使母親很絕望的時候,仍然認為他“善良,有愛心,能吃苦,主動分擔家務,熱愛勞動”,這些優點可不是隨便哪個孩子都會有的。我問那位母親,你對孩子的這些優點足夠珍惜嗎,孩子得到了應當得到的鼓勵嗎?對於孩子的這些長處,你是否也如對待那些所謂問題或缺點,“天天說,月月說,年年說”呢?

  作為成年人,一定要善於和孩子換位思考。如果單位領導對你的工作努力和成績視而不見,而是抓住某一點過錯或不足就“天天說,月月說,年年說”,你受得了嗎?不精神崩潰才怪。

  我常常想,在我們成長的年代,獨生子女很少,加上物質生活匱乏,父母很少像現在的家長這樣對孩子傾注如此大的心力,因此,我們得到的溫暖與照料也少一些,但同時,我們承載的東西也少得多。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賦予了太多使命和期望,從胎教開始,到幼兒園,到學前班,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外加各種補習班、奧校、託福一類。孩子被學業壓得抬不起頭來。

  作為家長的個體是無力改變教育現狀的。怎麼辦呢?至少讓孩子回到家裡,享受到一點放鬆的氣氛。面對許多家長的困惑,我常常只提出一個要求——從今天開始,學會微笑,以微笑的表情面對孩子。

  我要求他們每天發現孩子的一個優點或進步,並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有信心,有努力向上的積極性。比如孩子今天主動做了家務,要表揚。孩子準時起床,也要表揚。孩子作業比前一天整潔,還要表揚。即使孩子有缺點有不足,也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要求,不能是命令式,不能是嘮叨式,不能是愁眉苦臉式,更不能“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

  要欣賞孩子的每一個優點,誇獎孩子的每一點成功,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同時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孩子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