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讀後感

  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真是美不勝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草原》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在這寒冷無比的寒假裡,我讀了一篇草原的故事。

  有一天,老舍爺爺去了無邊無際的大草原,那裡有清澈見底的湖水,有碧綠無比的大草原,有晴朗的天氣和碧藍的天空。  老舍爺爺看見了熱情好客的蒙古人把老舍爺爺帶去有牛羊的地方,強壯的牛和潔白的羊變成了兩條迂迴的帶子。蒙古人把老舍爺爺帶進了蒙古包,一便讓老舍爺爺品嚐美味無比美食,一邊讓老舍爺爺欣賞美麗的舞姿。

  火熱的太陽快落山了,誰也不想回去,因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我何時才能觀賞蒙古啊!

  

  第一次接觸老舍先生的文章是在初中的時候,他的一篇《駱駝祥子》令我深受感動,舊社會的困難真的是令人絕望,不過老舍先生在絕望中還是給我們希望了,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之後忙於中考,一直沒有接觸老舍的文集。

  我上大學後,我慢慢開始欣賞老舍先生的書。讀了老舍先生的《草原》後,讓我覺得草原不僅有美若仙境的自然環境,也對蒙古人民濃厚的民族風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好客的蒙古人大方、誠實待人,這些感染了訪客們,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點兒都不拘束。人們都那麼親切,如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不知不覺就進了蒙古包。蒙古的特產都擺上了,大家邊吃邊聊,好似一家人。老舍先生用可愛來描寫天空很恰當,彷彿躺在天底下,天空格外高,藍地讓人舒服。一團團的大白雲掛在天空,白地讓你忍不住摸一摸再舔一舔。有了它,天空不再那麼空虛。老舍寫到:“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的確,在這種環境下,誰都會不由自主地忘掉一切煩惱,只剩下天空一樣純潔而又明淨的心,只有粗獷和豪放的歌聲才能表達出迴歸自然的愉悅。

  這篇文章放到現在也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因為牧人無限擴張動物的數量和不停地開墾草原,藍天碧草的景色已經不多了。我們一定不能讓環境再惡化下去,必須保護這美麗的大草原!

  老舍先生的優秀作品還有很多,只是我還沒有讀完,相信早晚會讀完的,也許我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我只能夠慢慢的拓寬我的知識面,將我的欣賞作品的能力提高几個檔次,才值得也配寫老舍先生的作品賞析!

  

  今天,我和姐姐來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草原。

  藍藍的天空飄著白雲。悠揚的笛聲伴隨著我們的來到這裡。彷彿進入了一個神祕的境界,讓人如痴如醉。“叮鐺叮鐺”的聲音是誰傳來的呢?駝鈴聲,原來是駱駝來了,它們好像是來迎接我們似的。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花園,五顏六色的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氣勃勃。過了一會兒,我和姐姐跑到馬場,我們騎上馬,馬蹄“噠噠”的聲音,讓我想起岳飛抗金兵的情景。

  突然,我們又看見了一隻丹頂鶴孤零零的站在一塊石頭上,好像正在思念它的父母。我們又來到了“呼侖湖”藍藍的湖面上映著一棵含情脈脈的垂柳。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是在告訴這裡的一切有客人來了。過了一會兒,一群海鷗飛來,它們“啊啊”的叫著,好像在說歡迎你們來做客。

  夕陽日落,悠揚的笛聲停止了。這時我才醒過來。哦!原來我是在電視上游覽內蒙古啊!內蒙古的大草原太美了,將來我一要親自去看看。

  

  天,我們學了《草原》這篇課文,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真是美不勝收。“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句話把小丘柔美翠綠的特點寫了出來,把小丘比作成一幅幅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難怪老舍先生寫道:“在這樣的境界裡,連老牛和駿馬也靜立不動”。是啊,連老牛和駿馬都被這草原美景深深的陶醉了,又怎能不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假如我是歌唱家,我要讓最美的歌聲迴盪在遼闊的草原;假如我是攝影師,我要用最高超的技術來拍攝這如詩如畫的草原;假如……

  草原上風景美,草原上人們的熱情更感人。“不知怎麼得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還端來了最出名的手抓羊肉。鄂溫克姑娘們唱的唱,跳得跳,表達著他們對漢族人民的友好和歡迎。“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讀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一首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怪不得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後感嘆: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這次,我看到老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天空是那麼明朗,空氣是那麼新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來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山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裡都象給無邊的地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多麼優美的語言,多麼流暢的旋律,這就是語言大師的風格,這就是文學巨匠的筆墨。

  在《草原》一文中,老舍先生用他的親身經歷,向我們介紹了遼闊美麗的草原美景和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文章筆意流暢,韻律感強烈。老舍先生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所見、所聞、所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景物的美、人物的美和語言文學的美有機地融為一體,讓我們充分領略了草原的美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深刻了解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美,深深感受到祖國大家庭中各民族間的深情厚誼。

  讀老舍先生的《草原》,如同置身於美麗的巨幅畫卷,呼吸著濃濃的自然氣息。由老舍先生的《草原》,我想到了長江、長城的雄偉,黃河、黃河的壯麗,想到了泰山、華山的壯觀,想到了廬山、峨嵋的秀麗。是啊,我們的祖國處處風光處處美。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祖國各民族人民正意氣風發、團結一心,為了祖國的更加繁榮,更加輝煌而努力奮鬥著。

  我相信:老舍先生如果活著的話,一定會寫出更新更美的散文,來謳歌我們的祖國,謳歌我們的人民。

  夕陽、草原、氈包、羊群……一切顯得那麼靜謐。倏然,一曲古老的蒙古長調,悠悠響起。歌聲中,一行人從一座最大的蒙古包中走出。他們先是互相擁抱,繼而又是握手。走不幾步,卻又再次擁抱,顯得很是不捨。這些人中大都是身著民族服飾的蒙古人,另一些則明顯是漢人。他們互相說著道別,又說著來年再見的話語。蒙古族的老人顫顫巍巍,卻堅持拄著柺杖,來送遠行的客人。小孩們圍在那些漢人叔叔和阿姨的腳邊,一個勁問道他們何時再來?

  這些漢人明顯來自大都市。他們衣著時髦,舉止得體,處處顯得大方而又自信。但在此分離時刻,也忍不住紅了眼睛。在這盪漾著古老風情的草原上,面對著這一群豪爽誠樸的蒙古主人。作為客人的那一段記憶將濃濃的,深深的鐫刻在他們的腦海裡,回味一生。

  最終漢人們走上他們的座駕。那是一輛線條流暢的“陸虎”越野車。車子鳴著汽笛,在可愛的羊群之間緩緩穿行。面對這一龐然怪物,羊兒們絲毫不覺詫異。依舊閒適地吃著草,安詳地望著怪物的遠去。顯然,在它們心中,已視怪物為同伴。

  便在這時,有幾個年輕的蒙古漢子忽然躍上馬背,追向遠去的車子。他們一邊馳騁,一邊扯著脖子大聲歌唱。與此同時,老人們、女人們拿起馬頭琴,拉奏起來。這會兒,雖然天地不再靜謐,但他們原先難過的心情,卻隨著歌聲和琴聲漸漸明朗起來。與此同時,天涯、碧草、斜陽,三者間似乎也漸漸渾然一體,融為一幅永鐫的畫面。

  是啊!暫時的離別,只是為了更為歡喜的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