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語文試題被用來檢驗語文教學成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卷,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卷

  一、語言的積累及運用***29分***

  1、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3分***

  A.鳧水fú 潺潺 chán 桕樹 jiù 蘊藻yùn

  B.彌散 mí 怠慢dài 屹立 yì 皎潔jiǎo

  C.攛掇 duo 鬆懈 xiè 家眷 juàn 欺侮wǔ

  D.歌吹 chuī 大抵 dǐ 鬆懈 xiè 竭力jiē

  2、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模樣 糾葛 惋轉 船艙 B.踴躍 蚯蚓 船篷 疲乏

  C.氣惱 優揚 緣故 寬慰 D.聚攏 樓閣 痕跡 碧綠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 能否解決朝鮮無核化問題,是“六方會談”能取得實質性成果的保證。

  B 2008年夏季的北京,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是舉辦奧運會的最佳時期。

  C 臺灣問題是當前中國政治發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決它就不能保證中國政局的穩定。

  D 通過參拜靖國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亞洲人民的強烈譴責和反對。

  4.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辭方法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C.你們竟敢到獸穴裡來抓老獅子的毛。

  D.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社戲》選自《魯迅全集》,體裁是小說。作者是魯迅,他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

  B.《竹影》作者是原名豐潤的豐子愷,他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觀舞記》的作者是冰心,這篇課文副標題是“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C.《安塞腰鼓》作者是劉成章,體裁是散文,這種體裁的重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

  D.《口技》一文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張潮,《虞初新志》一書的編者是清朝的林嗣環。

  6.下列加點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他聲情並茂、歇斯底里的演講,感動了在場的所有聽眾。

  B.成功不在於永遠不摔倒,而在於每次都能從摔倒的地方站起來。

  C.由於雙方矜持不下,致使本次談判陷入僵局。

  D.得益於“家電下鄉”的優惠政策,各大商場的家電銷售絡繹不絕。

  7. 綜合性學習***3分***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電影、電視劇和影碟機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眾生活中佔據絕對主流地位,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受到極大衝擊,可以說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過去地方戲曲劇團非常普遍,現在紛紛關門或轉向;過去的戲迷到處都是,現在越來越少了。面對這種種困難,你認為我們的傳統戲曲如何擺脫困境,傳承下去?

  8. 按要求默寫***4分***

  ***1***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

  ***2***《江南逢李龜年》中與題目相應的一句是: ,

  9. 解釋加點的詞***4分***

  ① 施八尺屏障***    *** ②眾妙畢備***    ***

  ③會賓客大宴***    *** ④眾賓團坐*** ***

  二、 閱讀與鑑賞***31分***

  ***一***閱讀《口技》,回答9-12題。***10分***

  口 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0、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滿坐寂然,無敢譁者。

  。

  ***2***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

  。

  11.第一段寫什麼內容?文章最關鍵字眼是什麼?***3分***

  12、文章開頭和結尾一再強調道具的簡單,有什麼作用?***3分***

  ***二***閱讀以下文段,回答13-16題。***8分***

  社戲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②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③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13.第②段中畫線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3分***

  14.“但我卻還以為船慢”表現了我的什麼心理?***2分***

  15.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文字所寫的內容。***2分***

  16.給以上文字擬一個四字標題: ***1分***

  ***三***閱讀《鼓人》,回答17-20題。***13分***

  鼓 人

  ***1***鼓人,生在鼓村,長在鼓村,3歲看鼓,4歲玩鼓,5歲就磕磕達達地敲敲,總打不成個歌。到十五六歲架起鼓,就把喜怒哀樂全交給那面牛皮鼓了!

  ***2***鼓村,前面是黃土,後面是黃土,低處是黃土溝。溝溝裡面有條河,河裡流著黃土、黃泥、黃沙,名副其實的——黃河。鼓村風大,冬天裡西北風一來,叫得那個響呀,聾子也驚得睡不著覺!鼓村雨猛,不是淅淅瀝瀝,不是飄飄灑灑,而是盆潑,桶倒,有人大喊——不得了,天河決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穩穩的黃河要是鬧騰起來,真是山崩地裂,翻江倒海,去過的人都說,鼓村,鬼地方!

  ***3***鬼地方的鼓村人,卻倔倔地活著,生活了一輩又一輩。

  ***4***鼓村人,戀土,愛土,也想改土。做夢都想把那土種綠,把那山鋪青,把那水澄淨,更有痴兒竟想把那翻臉不認爹孃的西北風堵死!

  ***5***鼓村人不善說,不會道,卻最擅長擂鼓。逢年,擂鼓;過節,擂鼓;娶媳婦迎親,擂鼓;發喪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風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聲炸雷,一個霹靂,一排巨浪,一陣狂飆。風颳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擂了多少代。

  ***6***有人說,那鼓中有鼓村人對窮山惡水的怨恨。鼓村人不語,只管擂!

  ***7***有人說,那鼓中有鼓村人對改天換地的激情。鼓村人不語,只管擂!

  ***8***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轉,一下擂進了11屆亞運會。那世世代代守著土窩窩的鼓人露了臉,開了眼。鼓,被稱作威風鑼鼓!人,被喚著威風村人!

  ***9***威風鑼鼓成了熱門,威風村人成了紅人。小夥子、大姑娘背起鑼鼓傢伙趕汽車,坐火車,下廣東,去深圳。再回到鼓村一看,醜死了,我的祖爺爺!看村,村子破;看路,路坎坷;看屋,屋不淨;看坑,坑太硬,連屙屎蹲坑也覺得不美氣。兜裡擂鼓掙的那倆錢往外一甩,修路,蓋房,拆了舊炕換新床……鬧騰得爹們娘們打雞攆狗難順心。

  ***10***還有出奇的,擂完鼓,走東串西,招神惹鬼,引著長頭髮、短褲子進了村,又是挖礦,又是辦廠,機器響了,汽車來了。運出去的是山貨,拉回來的是銀錢。鼓村人包圓了,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潤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裡一個樣。打過雞攆過狗的爹們娘們鼻子不喜眼窩喜,活得心裡也順溜了!

  ***11***鼓村人,還那麼愛鼓。逢年,擂鼓;過節,擂鼓。擂,擂,據說還要擂進奧運會的開幕式。

  17.文中第***2***段主要寫了什麼?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18.第***6******7***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運用這一方法作者要表現鼓村人的什麼性格?***3分***

  19.第***9******10***各從什麼角度來表現鼓村人的變化的?我們可以從鼓村人的變化中悟到點什麼? ***3分***

  20.本文語言表達非常有特色。試舉一例進行賞析。 ***4分***

  三、寫作***40分***九、作文。

  題目:友誼

  以“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做文章的最後一句,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選取一兩件事或幾個片斷,寫一篇歌頌友誼的記敘文。

  要求:

  1. 內容具體,中心明確,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2. 結構合理,詳略得當,語言通順。

  3. 全文不少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