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辨對方的話是真是假
一位朋友告訴你,他給你的信封裡夾著一件禮物,可你開啟信封時卻發現沒有;一位鄰居說她喜歡你家的新柵欄,可她實際上覺得它很難看;一位售貨員說店裡正在進行全面大促銷,可你發現他的店裡只有幾件東西降了價。小小的謊言雖然無傷大雅,但也會打亂我們的生活步伐,而且尋找事情真實情況的過程可能會費時、費力甚至很煩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謊言會發生在朋友之間、師生之間、醫患之間、夫妻之間、商客之間等等。”舊金山大學的心理學名譽教授鮑爾·艾克曼說。艾克曼研究人的欺騙行為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撒謊這個問題很普遍,”他說,“從人們日常經歷的很多事情中都可以觀察到它的存在。”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發現自己聽到了或大或小的謊言呢?專家們告訴了我們幾個識別謊言的技巧,比如注意對方和你說話時的聲調是否有了變化?聽聽對方說話時是否在不需要換氣時換氣?如果是這樣,對方可能就是在撒謊。“還有就是撒謊者說話的語速可能會突然加快或減慢。”蘇利文教授說。除上述這幾個技巧,二位教授還告訴了我們以下幾個識破謊言的方法。
:從措辭中觀察
第一,謊言中會比較少地帶有第一人稱,也就是“我”。而出現更多的是別人。似乎說謊者是要把自己與他們所敘述的故事之間拉開心理距離,即所敘述之事與“我”無關。“報告昨天送過去了”這句話就是一個例子,與之相反,直接而明確的說法是“我昨天把報告送過去了。”第二,謊言中比較少地使用轉折性詞語,比如“但是”“除外”“也沒有”“然而”等。說謊者不願意進行復雜的思考,這也是他們說話的一個特點,潘尼貝克說。
很多人覺得,一雙直愣愣或者躲躲閃閃的眼睛是說謊的一個典型特徵,那麼他們這種眼神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一個人如果在思考難題時轉移目光,這是正常的。”蘇利文教授說,“可如果他是在回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時也這樣做,那你就要想想其中的原因了。”
一個人的眼神和他所說的內容有關係嗎?談話的主題很關鍵。“如果人們說出的是一個讓他們丟人的謊言,他們就很難做到直視對方。”蘇利文教授說,“可如果他們說出的是一個善意的謊言或者是不會讓他們丟人,他們在說話時也許就會更緊地盯著你。”
:從肢體語言中觀察
一個人在撒謊時,他的面孔或身體上的單一部分,比如眼睛、鼻子、耳朵或手是不會告訴我們全部真相的。沒有這麼簡單。“你不會看到匹諾曹式的鼻子,”艾克曼教授肯定地說,“相反,你要把對方的臉色、身體、聲音和言辭綜合起來考慮,才能瞭解到更真實的情況。”
這就意味著你應該儘可能多地觀察“整個人”。“一個人的普通舉止中通常會流露出一些線索,”蘇利文教授解釋說。“比如手部動作的小變化、打手勢頻率的變化、在所說的話不應配以聳肩時聳肩。”——這些都是可疑之處,她說。談話時在特殊的地方改變身體姿勢也是這樣。
觀察一個人在說話時的“微妙變化。”蘇利文說,“比如,一個安靜的人突然話多了起來,或者一個正滔滔不絕說著話的人突然安靜下來。這不是說對方一定是在撒謊,只是說值得懷疑。”
:從情緒的變化中觀察
從一個人臉上掠過的微小表情往往會暴露出他的真實感受或想法,這可能與他所要表達的相反,艾克曼教授說。但這樣的表情稍縱即逝,也許只會持續四分之一到一秒,所以很難發現。即使是專門研究過謊言的人士——警察、法官、律師——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發覺到它們。而且,撒謊老手可能會在臉上疊加出其他的表情,比如微笑,以此來掩蓋一個謊言。
即便如此,謊言也不會是無懈可擊。“一個人的微笑頻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微笑的型別。”艾克曼說,“如果是發自內心的喜悅,一個微笑不僅會嘴角上揚,而且眼睛四周的肌肉都會跟著動起來。而虛假的微笑,比如用以掩蓋恐懼、憤怒、悲傷或厭惡而堆出來的微笑就不是這樣。如果你是一個認真的觀察者,就能夠從一個人表情中發現流露出來的蛛絲馬跡。”
希望下次再有人以謊言來擾亂我們的視聽,我們能知道怎樣捕捉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