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什麼時候種植

  鬱金香是十分珍貴的春季花卉,無論盆栽,庭院種植,還是切花插瓶,均十分美麗動人。鬱金香很受花友們喜愛的花卉之一,有很多朋友問起鬱金香怎麼養,那麼下面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鬱金香的養殖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深秋好栽鬱金香

  當前正是栽種鬱金香的季節,方法是將次年能開花的大球上盆,覆土固定鱗莖即可。基肥可以與土混合填入,不必壓實,鱗莖頂部略微露出土面,灌足水後,連盆一起埋入土裡。上面覆土約20cm,至十二月上旬左右,將盆挖出,除去上面覆土,將盆置於室溫為5℃左右的陰面房間,室溫過高會發生營養不足。葉片噴水提高空氣溼度,待顯蕾時,中午時節置於陽光下,此時室溫逐步提高保持在15~20℃左右,這樣到春節開花,推遲到一月份將盆花由地裡挖出即可。

  鬱金香有哪些型別

  鬱金香的品種繁多,約有萬餘種。現介紹主要兩種分類方法:

  ①按其花型變化。主要可分為:杯型。花冠呈杯狀,有鄉村鬱金香、達爾文鬱金香和雜交 達爾文鬱金香;碗型。花冠淺盤狀呈鈴形,花多而小,有睡蓮鬱金香;百合型。花瓣先端漸尖,花冠似百合花,有百合花鬱金香;球型。花冠呈球狀,是鄉村鬱金香和雜交達爾文鬱金香中的重瓣種。

  ②按開花早遲。主要根據開花的早與遲,將鬱金香分為:早花種。開花早,在3~4月份開花,有早花單瓣系、早花重瓣系、孟德爾系、特瑞安福系;晚花種。開花晚,在4月下旬~5月上旬,有達爾文系、達爾文雜交系、布林達系、百合花系、卡德蘭系、瑞布巒特系、畢扎爾系、帕依布魯姆系、派羅特系、彼奧尼系原種及***。

  如何地栽鬱金香

  為了使地載鬱金香植株健壯,花色現洋,花梗長度適中,花朵大,在栽培中必須注意:

  ①種植地選擇與準備。種植地應選擇在避風、向陽處,地下水位在50~70釐米。土壤要求疏鬆、肥沃,故要深翻土地,如土質不好的,將種植層的原土換成培養土,並施上以腐熟的有機肥和加少許過磷酸鈣混和後的基肥。

  ②種球的選擇與處理。種植的新鱗莖必須選用生長充實、直徑3.5釐米以上,否則開花不良,並要無破損、無黑褐色病斑或黴狀物,無蟲害。種植前剝去種球外層淡黃至棕褐色膜質狀的假鱗片,用1500倍的20%三氯殺蟎醇和3000倍的25%多菌靈混合液,浸泡種球10分鐘,然後用水衝淨,晾乾待種。

  ③種植深度。栽植不能過深或過淺,一般覆土約是球莖高度的2被3。如過深,鱗莖易腐爛,同時形成新的鱗莖少;過淺,根系易受凍害與旱害。在冬季,北方需用草簾等物覆蓋防寒,以免芽受凍害,早春解凍後及時揭去。

  ④施肥和澆水。鱗莖種植後澆1次透水,之後保持土壤溼潤即可。翌春莖葉生長和花蕾出現時,需較多的水分,這對於作切花栽培的尤為重要。下雨時要防止積水。生長期間需施稀薄餅肥水和複合肥料數次,通常展葉後施1次氮肥為主的液肥;花蕾初現與花莖抽出後,每週施1次磷、鉀為主的液肥,並在開花前噴施0.1%磷酸二氫鉀液肥1次;花謝後再追施2~3次肥料,同時減少澆水次數,保持土壤不幹不溼,以促使新鱗莖生長充實。

  鬱金香盲枝、盲花原因

  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豔麗,觀賞價值較高。然而如果護理不當,鬱金香容易出現盲枝、盲花現象。

  盲花症狀表現為枝葉發育正常,長勢弱者花芽失水呈白色,葉尖狀,花莖萎縮;長勢強者,花莖短,花瓣保持綠色或白色,且與雄蕊、雌蕊捲曲在一起,不能完全開放。盲枝即植株地上部只生有一片肥大的葉片,無葉枝,更無花枝。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與品種、生物學特性及冷處理時間有關:鬱金香由於原產地嚴酷自然條件的長期錘鍊,不僅形成了耐寒不耐熱的品種特性,而且還使其具備了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莖、葉得到充分生長後才能開花的生物學特性。在我國北方地區,秋、冬露地種植可滿足低溫要求,第二年4至5月開花,利用這一特性對鬱金香鱗莖進行9℃或5℃低溫處理,可做促成栽培,終年供花。生產中的盲花現象則主要是因種球未經低溫春化或冷處理時間短,沒達到開花要求所致。

  二、與鱗莖的大小及中間溫度有關:生產中多用12釐米以上球莖做種球,這樣的球花芽充分發育,多無盲花出現;而鱗莖在10至11釐米以下的種球多做露地種植,一年後花芽充分發育後也可正常開花,若做促成栽培則盲花率較高。主要因為這樣規格的種球大部分花芽還未發育完全,在冷處理前必須比直徑為12釐米的種球在17℃-20℃的中間溫度處理時間延長1-3周。若種球大小不一,中間溫度處理不當,又做促成栽培,營養生長時肥分再供應不足易出現盲枝、盲花。因此提醒生產者在大批量生產中應根據不同的栽培方式嚴格選擇鱗莖規格。

  三、人為因素的影響:首先,栽種前去鱗莖皮時,應儘量勿將莖芽損失,減少盲枝的出現。其次,在貯藏和轉運中人為造成極度高溫,如:鱗莖本身或其它水果、蔬菜、花卉及發動機散熱過多,引起鱗莖內乙烯的產生。當乙烯濃度達到0.1dpm時會使芽壞死,栽培後則會出現大量盲枝現象。

  四、其它因素的影響:如栽培中不正確的澆水,溫室內溼度過大,種球帶病而引起根系窒息則更無產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