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故事手抄報內容

  數學手抄報不知道該怎麼做?沒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數學小故事手抄報圖片及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小故事手抄報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數學小故事手抄報資料1: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訊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為這個結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學尤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它像一個美麗的光環,在我們不遠的前方閃耀著眩目的光輝。……”陳景潤瞪著眼睛,聽得入神。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飢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數學小故事手抄報資料2:數學童話故事

  大衛:“菲爾你看,那邊有個大轉盤,一定是玩遊戲的,我們過去看看吧!”他倆來到轉盤前一看,原來是個鐘面,調皮的大衛伸手想轉動鐘面,被一個大鬍子的叔叔一把抓住,“別動,這可是個魔鍾!”大衛不屑的說道:“魔鍾?你唬誰?這不就是一個鐘面嗎?”大鬍子:“你小看這面魔鍾了,在它上面有12個數字,你隨便記住哪個,它都能知道!”大衛:“真有這麼神奇?讓我來試試。”大鬍子:“你記住一個數,我用小棒在鐘面上點一下,你就把你記住的數加上1,當你加到20時,舉一下手,那我小棒一定指在你所想的數字上面。”大衛好似一位挑戰者,默默記住11這個數,大鬍子則顯得很有信心,在鐘面上敲敲打打,當大衛跟著敲打聲數到20時,只見那小棒正好指著11,不服輸的大衛又選了一個數字4,跟著節奏,恰好加到20時,小棒不偏不差地又指著4上。這下大衛認輸了,但他對魔鐘不感興趣,很想知道讓鐘面具有魔力的原理是什麼。

  魔術大揭密:

  表面上看,表演者用小杆隨意敲點的,實際他是按照一定規律指點的。鐘面上只有12個數字,要加到20為止,則表演者便用20-12-1=7。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點數是從對方默記的數開始的,20便是對方默記的數+12+自身重複1次的和。表演者在開始點數時是隨意的,當點完了7次後,便必須從12點開始,按逆時針方向點下去,當對方默數到20時,表演者的小杆必然落在默記的數上。如對方默記“4”。表演者隨意點7次,4+7=11,到此,表演者必須從12開始,按逆時針順序往下點。當小杆指到4時,自然便是對方所默記的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