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咳嗽是怎麼回事

  秋冬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風寒咳嗽:咳嗽,咽癢,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

  風熱咳嗽:咳嗽,痰黃黏稠,鼻流濁涕,咽紅口乾等,且舌苔是黃、紅。

  氣虛咳嗽:咳嗽日久不愈,咳聲無力,痰液清稀,面白多汗等。

  陰虛咳嗽:乾咳少痰,咳久不愈,常伴形體消瘦、口乾咽燥、手足心熱等症。

  痰溼咳嗽: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慾不振、口水較多等症。

  痰熱咳嗽:咳嗽,吐黃痰,伴口渴、脣紅、尿黃、便乾等症。

  新生兒咳嗽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咳嗽

  症狀:多為一聲聲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癢,無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寶寶嗜睡,流鼻涕,有時可伴隨發熱,體溫不超過38℃;精神差,食慾不振,出汗退熱後,症狀消失,咳嗽仍持續3-5日。

  止咳:上呼吸道感染時小兒的鼻腔黏膜已發炎,如再吸入乾燥空氣將會使鼻腔更為不適,並還會加重咳嗽。

  因此,要保持房間空氣溼潤,可以使用加溼器、掛溼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間裡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氣溼度。

  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狀持續一週仍未見好轉,應該儘快帶孩子看醫生。

  支氣管炎引發的咳嗽

  症狀:支氣管炎通常在感冒後接著發生,由細菌感染導致。咳嗽有痰、有時劇烈咳嗽,一般在夜間咳嗽次數較多併發出咳喘聲。咳嗽最厲害的時間是孩子入睡後的兩個小時,或凌晨6點左右。

  止咳:應去醫院治療,服用醫生開具的小兒止咳類藥物,孩子不能吃太甜或太鹹的食物,否則會加劇夜間咳嗽。

  新生兒咳嗽怎麼辦

  祛痰藥物:

  慢性咳嗽如伴有痰,應以祛痰為原則,不能單純止咳,以免加重或導致氣道阻塞,可以選用N-乙酚半胱氨酸、鹽酸氨澳索、愈創木酚甘油醚和中藥祛痰劑等。

  抗組胺藥物:

  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嗦等。

  抗菌藥物:

  明確為細菌或肺炎支原體、衣原體病原感染的慢性咳嗽者可考慮使用抗菌藥物。

  肺炎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者可選擇大環內醋類抗生素,包括紅黴素、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

  其他病原菌感染在初始經驗治療後,如需調整抗生素,應按藥敏試驗結果選用。

  平喘抗炎藥物:

  包括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M受體阻斷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茶鹼等藥物。主要用於CVA、EB、過敏性鼻炎等的針對性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2~4周後要再評估。

  感染後咳嗽一般可自行緩解,對症狀嚴重者可考慮短期使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或M受體阻斷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