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輸液的危害

  據統計,在我國至少有一半的輸液是不必要的。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供大家參考。

  

  1、容易引起感染,輸液時如果注射器、針頭和注射部位的面板消毒不嚴,有可能使針眼紅腫、化膿,嚴重的還能引起全身感染。

  2、輸液更易引發不良反應,相比口服藥和肌肉注射,輸液時藥品不經過任何屏障直接進入血管,一旦過敏,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有可能因迴圈負荷過重造成肺水腫。

  3、耗時費錢,輸一次液,少則一小時,多則四、五小時,顯然比口服藥和肌注浪費時間。而相同劑量的同樣藥物,費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藥方法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4、盲目輸液更容易增加整個人群的耐藥性。因此,輸液不是“上上選”,而是“下下選”,只有在無法採用口服和肌注時,才應選擇輸液。

  打吊瓶病就好得快嗎

  兒科醫生有說,寶寶感冒發燒,並不會因為輸液就加快了病癒的時間,如發燒,即使用了退燒輸液也不會立即見效,還不見得就有退燒貼有效果。

  再者說,對於病毒性感染的小兒疾病,如感冒咳嗽,用激素掛水基本上對於加快恢復是無效的,吃藥5天能緩解的咳嗽,你輸液也需要4-5天。

  寶寶輸液注意事項

  不隨意調節輸液速度

  應注意液體滴入是否通暢,滴速是否恰當。輸液管扭曲、受壓,針頭固定不當,輸液瓶懸掛太低等都可引起滴入不暢。滴速是醫師根據患兒的病情和藥物效能而科學計算出來的,一定要認真執行,家長不要隨意調動輸液管上的調節器,輸液速度太快或太慢都對孩子不利。

  注意觀察針刺部位

  針刺部位腫脹隆起,表明針尖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液體已注入皮下組織,應儘快呼喚護士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

  注意觀察患兒表現

  應注意患兒有無不適或疼痛感。患兒往往因疼痛而煩躁、哭鬧或出現發冷、寒戰等症狀,這時應儘快請醫務人員處理。

  輸液的注意事項

  輸液時,護士會根據情況,定好輸液的速度,患者不可自行調節。第一這和液體性質有關。例如甘露醇需快速滴入,才能起到脫水作用;氯 化鉀則需緩慢滴入,以減少對血管的刺激,如過快,可引起心跳過慢,甚至心臟停搏。第二還受年齡影響。老年患者輸液速度過快易誘發心力 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輸液時最好不要空腹。因為藥物進入靜脈血管後,隨著血液迴圈進入胃腸毛細血管,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胃液分泌增多,若無食 物中和,會引起泛酸、噁心、嘔吐、疼痛等症狀。就餐後輸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症狀。

  輸完後,患者可用另一隻手的大魚際輕壓針眼處3—5分鐘,不要揉,以防針眼處皮下淤血。凝血功能較差或使用抗凝劑的患者,可適當延 長按壓時間至10分鐘。半個小時之內不要用熱水洗手,不在同側測血壓和手提重物。

  知道了輸液時最好不要空腹,如果區域性出現淤血,24小時之後可用熱毛巾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