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還是窮人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的提案曝光,引發熱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不少人認為,中國中小學英語教育比重過高,應該減負,甚至有極端的聲音主張“英語無用論”。果真如此嗎?

  學習自然科學能讓人學會道理,學習外語能讓人學會看世界”。中國雖然歷史文化悠久,但就當代自然、社會科學而言卻是“後發”,學習外界先進知識、經驗,意義不容小覷。

  儘管近年來中國各方面發展迅速,但在許多領域仍處於追趕者的地位。在一些領域,專業資料也多為外文,缺乏外語基本功,等於自縛手腳,放棄學習。

  印度的科技,尤其是資訊科技領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就和英語是其第二語言有關。

  何況,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人在“走出去”,和外國人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無論是出於國家戰略,還是個人發展,都離不開必要的外語知識基礎。

  或許有人會說“中小學英語所教有限,學不到太多東西”。

  但中小學正是語言學習最容易、最關鍵的當口,一旦錯過,後面再補學便事倍功半;中小學英語所學的,也是英語的基礎,基礎打不牢,後面會吃更多苦頭。“減負”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前提是巨集觀、總體地減。

  英語是全球範圍當代最流行的“世界語言”,掌握這樣一門語言,在當今社會已成為“剛需”。相比某些國家,英語既非中國第一語言,和漢語也無密切“血緣關係”,前面“減”了,後面恐怕要花成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回去”。

  或許有人會說,大多數人以後不一定會用得著英語。但世界越來越開放,接觸外界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即便普通人,也該有一雙看世界的眼睛。走向世界,語言是敲門磚,而英語,無疑是最有力的一塊。

  若果真取消了英語,可以想見,學校裡教得越少,學生、家長尋求校外“進補”的需求就越多,願意支付的代價也越大。對於中國社會、未來,都不是好事,對普通家庭更是災難***越有錢就越有條件校外“進補”,貧困家庭孩子可能學不起***。

  我本人就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老畢業生”,從小學四年級到大學四年級,學的都是法語。通過法語,我瞭解到了世界的另一面。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我實在不願看到中國中小學生因為不恰當的“減法”,而被捂住那雙看世界的眼睛。

  俞敏洪:全面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倉促且魯莽

  另據中國青年網3月5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也談到了目前中國教育體系中引發公眾爭議的“英語考試”問題。不過,他談的問題主要是針對“全面取消英語考試”這一點。

  “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俞敏洪表示,學習英語已經不再純粹由國家決定了,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俞敏洪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即使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孩子們都有第二外語的考試。“這標誌著現在的世界不再是孤立的世界,所以學習英語對孩子來說仍然是一件有好處的事情。”

  雖然俞敏洪並不贊成取消英語考試,但他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如果有的家庭希望孩子未來出國深造,自然會給孩子增加英語學習的量,但英語對於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邊遠地區的孩子來說,學習起來依然有一定的困難。”

  俞敏洪舉例說,北京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山西、四川山區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但是高考卻使用同樣的英語試題,“這就會導致對孩子的不公平競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是主張英語難度下降,但我不主張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