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美好隨筆

  每一個文字背後,都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文字有一種力量,可以使茫然者找到目標,自卑者擁有自信,失敗者重拾驕傲。文字可以記錄現在,可以緬懷過去,可以展望未來。

  從溫庭筠的小令中,我們彷彿看到了那滾滾江水所帶走的愁思,看到那倚欄而望的思婦,看到那雙眼中無絕期的思戀,看到那風帆承不起的哀愁,看到那份晨曦中的期待,那份黃昏後的失落。她是用怎樣的心情對鏡梳妝呢?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心情,重複著看到曙光的希望與夕陽西下的哀傷。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就是這寥寥二十七個字所帶給我們的遐想與悲傷。

  我們走近了李清照,卻又被她的一腔柔情與寂寞所震懾,那是怎樣的一種情感,使她“欲語淚先流”,那樣美好的春色卻依舊提不起她的興趣,那些隨波逐流、漂流而下的小舟,也載不動她的愁思。國家敗亡,家鄉淪陷,文物喪失,丈夫病死,這世上所有的苦難一齊降臨,卻只聽她嘆一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將隱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濃濃哀愁毫不保留的展露在我們眼前。

  那是意氣風發、老當益壯的蘇軾,他豪情萬丈,他整裝待發,“為報傾城隨太守”這是打獵出發時的場面,“左牽黃,右擎蒼”,他充分的準備著,勢在必得。雖人已老但心未老,仍有少年的狂放之氣。“鬢微霜,又何妨?”一腔報國熱情,未曾減去絲毫,面對國土的喪失,他卻無能為力,自然是感慨萬千的。這時的他,不再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不再是“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不再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只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而又直率的愛國情感。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心報國的蘇軾。

  那是辛棄疾眼中的邊塞生活。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集體生活,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緊張刺激,是辛棄疾的能文善武,是辛棄疾的深厚功底,那一幕“沙場秋點兵”,那一次“醉裡挑燈看劍”,那一聲“夢迴吹角連營”,是他邊塞生活的全部記憶,是他用一字一句構造成的雄渾畫面,是他對祖國的希冀、對未來的夢想。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文字有一種力量,讓我們能用心去讀懂一個人,瞭解他的情感,瞭解那些故事背後的歡喜與失落。一段文字,可以伴隨人的一生;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那麼,讓我們去汲取並接受這偉大的力量吧!然後把這力量,無限傳遞。

  篇二

  正如狄更斯所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裡,喧囂與煩躁充斥四周,繁榮與輝煌映帶左右,我們更應該靜下心來,通過文字來品讀那經典中的善意也美好。

  在那繁華的十九世紀的英國,社會一片繁榮,但在華麗的外殼下卻暗藏著飢餓與貧窮的悽楚,狄更斯便是在這最複雜的年代裡,用手中的筆寫下流傳歐亞的經典《雙城記》,用文字帶給讀者希望與美好。而同城的馬克思更是如此,那劃時代的《共產黨宣言》激勵了廣大無產階級奮起反抗,鼓勵他們爭取自己的權利。狄更斯與馬克思留下的經典讓人備受鼓舞,作者們雖然身處在不同的時代,卻都用樸實的文字寫下經典來傳播人間的善意與希望。

  在遙遠的東方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人。海子,傳奇般的詩人。在那***的年代依舊寫下如此經典的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那動盪不定的日子裡依舊讓人感受到希望與美好的從未離去。在同一個國度中,也存在讓人溫暖的名字,沈從文,他的經典名作《邊城》中對鳳凰古城的留戀,更是喚起了廣大讀者對家鄉的思念。他們留下的經典聲聲未絕,留在耳際,向著這個世界傳播他們對世界的熱愛與善意。

  當然文學經典中對現實的不滿與批判也從未停歇,如果細細品味也能感受到先賢名人們對美好的嚮往。

  正如太宰治所著的《人間失格》,帶著對世界的不滿與惡意就像惡之花凝成的花蕊,雖然嬌豔卻死氣沉沉,在這不滿下更流露出了作者對美好的追求和熱愛,輕輕合上這經典之作,用心感受作者深埋的善意,同樣能感受到經典帶給我們的美好。

  在那充滿荊棘的時代裡,依舊有人伏在案前為我們留下經典的作品,其中有巴金對傳統禮教的批判,有沈從文對江西風土人情的描寫,有雪萊對希望的那份嚮往,他們無不用充滿激情的文字來撥動讀者心中的那根弦,讓我們靜下心通過作者們筆下的文字來感受經典中的善意與美好吧。

  篇三

  有這麼一個說法:每一個文字背後,都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靈魂。它們表達著不同的情思,彰顯著不同的色彩。當這些有著靈魂的文字有機結合時,像隨風輕聲唱和出和諧而美妙的曲章,又像將花兒種子一顆、一顆地播落在你的心田,在那兒繁花盛開。沒有靈魂的文字,便失去了這份魔力,失去了這份如月光般澄澈、盈盈鋪滿心間的光芒。

  這些靈魂,是作者的靈魂。是作者將靈魂植於文字背後,才讓每一個文字都有了靈性,才讓每個文字都熠熠生輝。那些行雲流水、揮毫潑墨的文人騷客,將優雅的靈魂植於文字,於是文字變得優雅;將溫暖的靈魂植於文字,於是文字變得溫暖;將蒼涼的靈魂植於文字,於是文字變得蒼涼。古今中外詩人、詞人、歌者、小說家、劇作家等將其不同的靈魂植入文字背後,用帶有靈魂的文字或動情、或理性、或娓娓、或詩意地訴說那些凡塵美好、人生哲理、世間的悲歡離合、大自然的雄壯優美。文學大師們用他們的靈魂來洗滌我們的思想,給我們以純粹與安然。正是如此,文壇擁有了持久不斷的生命力。

  於是,我著了迷,著迷於通過文字走進作者的靈魂裡。面朝大海的溫暖,風住塵香花已盡的憂愁——千千萬萬個文字,千千萬萬個智慧的靈魂。“憂鬱而明亮,靈性而唯美,犀利而溫暖,沉靜而飛揚”,從指間的愛撫,到鼻翼的墨香,再到心靈的滋養,文字之魂,帶我飛上了彩雲之端。

  感受文字背後的靈魂,是品香茗之美;將自己的靈魂安放於文字,亦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無處釋放的情緒,可以訴諸筆端;片刻間的甜蜜欣喜,可以留於筆尖;令人振奮的美景,可以記錄下來,永遠珍藏。靈魂在文字裡有了寄託之所,文字因靈魂而舞動。

  遇見好的文字,即是遇見一份美好的靈魂,這是世間最美麗不過的事。我就是在這樣美麗的遇見中,不斷讓自己的靈魂清明、透徹,讓帶著靈魂的文字也愈發清麗典雅。

  讓靈魂在文字中歇息,用心體悟文字背後的靈魂,一路行進,會有更多美麗的遇見等待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