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餃子的趣事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隨筆,希望您喜歡!

  篇一

  寒假裡的一個星期六,媽媽開始準備包餃子了。她準備了一些餃子皮,還有香噴噴的肉餡。我見了,便來了勁,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要跟你一起包餃子。”“好啊!”媽媽笑著說。

  媽媽先拿了一張餃子皮,放在掌心,放入適量的肉餡,再將餃子皮對摺,封口成半圓形,右手拇指按捏住右頂角,然後將皮捏薄,把變薄的頂端往下按,最後連續向下按捏成美麗的花邊就ok了!媽媽包的餃子有的象月牙,還有的象錢包。而我包的餃子就變得奇形怪狀,有的我給它餡“喂”得太多,把“肚子”都撐破了,還有的餡又“喂”得太少了,看上去瘦不拉嘰的……終於,在我的努力和媽媽的指導下,我接二連三的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餃子。

  忽然,我的腦子裡蹦出了一個疑問:餃子有什麼含義呢?我急忙請教電腦“老師”。請教了學問淵博的“老師”後,我才知道:餃子原名叫“嬌耳”,是我國張仲景發明的。餃子是我國一大發明,從營養角度來講,葷素搭配,有利於各種營養的均衡吸收,還有利於消化。餃子的營養價值以及傳統文化和特殊象徵意義而言,將它視為“國食”。這時,一陣濃濃的餃子香撲鼻而來。瞭解了餃子的知識後,再聞聞這誘人的香味,我急忙跑進廚房,狼吞虎嚥、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自己包的餃子真好吃!

  篇二

  初夕夜晚,按往年習慣要包餃子。今年也不例外。

  爸爸取出麵粉,用水一和,然後使勁在盆子裡揉起來。我連忙跑過去,好讓爸爸揉快些。姐姐和媽媽準備餃子餡,她們先洗淨白菜,蔥,切好肉,然後把它們和在一起剁起來。不一會兒,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大家圍在一起包起來。爸爸擀麵皮,我,姐姐,媽媽包餃子。我拿起一張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些陷,小心地放在餃子皮上,對摺一下,兩手一捏。由於用力過猛,餃子批擠破了,陷一下子冒了出來。我趕緊又那了一塊餃子皮,堵住了破的地方,可是剛堵住這邊,陷又從另外一邊冒了出來。我趕緊又拿一塊餃子皮裹住,這才算把它給堵住了。這個有三張麵皮包的餃字真難看,他挺著個“將軍肚”,防在媽媽包的餃子中間,實在叫人不好意思。再看看姐姐包的,比我包的還難看。心想,畢竟是第一次包,多包幾個也許會好點。媽媽看見了說:“不要緊,慢慢包就好了。”媽媽一邊作示範,一邊耐心講包餃子的方法:包餃子時,封口處要捏緊,不然煮的時候餡就會漏出來。特別要注意捏封口時不要太用力。如果用力過猛,就會像剛才那樣把餃子捏破。聽著媽媽的話,我想,原來包餃子還有那麼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呀!接著 ,我們按媽媽的說法去做,果然包出一個個圓鼓鼓的餃子。 餃子包完,水也開了,媽媽把餃子放進鍋裡。不久,一股香味就在屋子裡飄蕩。我連忙接開鍋一看,喲!一個個飽滿的餃子浮在水面上。我給每人盛了一碗,然後夾起一個餃子咬了一口,感到舒服極了。

  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心裡有著說不出的快樂,真的感覺自己長大了,這個除夕夜,我過的好快樂啊!

  篇三

  包餃子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取“更歲交子”之意,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趁著放假,我也體驗了一把包餃子的樂趣。

  早上,我和媽媽來到小菜場,採購了餃子皮、香菇、胡蘿蔔、鴨蛋、豬肉這些原材料,回到家先加工餡料。我當媽媽的助手,先把豬肉打成肉糜,香菇切成小顆粒,胡蘿蔔弄成蒜泥狀,再把它們倒在一起,放上鹽、味精、薑末、醬油、水等調料,最後打上一個蛋。我心有疑惑,媽媽一看便知,笑言:“加上一個蛋可對下鍋後餃子皮起凝固作用喲!”哦,我恍然大悟,看來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啊!

  擺好盤子,上面放好紗布,我就迫不及待地包起來。照著媽媽說的先把中間的邊壓緊,再把兩邊往中間一捏。哎,餡不聽話地露出來,沒辦法,只好把這爛攤子交給媽媽補救。重新拿起一隻,我少取了些餡擺在皮子中央,對摺,小心翼翼地這裡一捏,那裡一壓,哈哈,總算裹好了,可放到盤子中間時,它又像一個醉翁到了過去。媽媽仍在一邊鼓勵我,我包得越發起勁,一個比一個站得穩。

  過了一會兒,我把餃子放進鍋裡,用沸騰的水煮著,不一會兒,餃子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孩童,漲溢著臉,我把它們撈出鍋,迫切的心情使我吃它的腳步加快了,啊,真是香在嘴裡,甜在心間!

  包餃子,練技藝,過大年,樂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