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周邊自駕游出行攻略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洛陽周邊自駕游出行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洛陽自駕游出行景點

  1.新安函谷關景區

  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於西漢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專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關樓坐西向東,北接隴海線,南連青龍山,西通新安縣縣城,東臨澗水。關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稱八特阪或八將山,是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史稱"漢函谷關",又稱為漢關。

  春秋時期秦孝公從晉國手中奪得崤函之地,椐險設關,以抵禦東方諸侯的進攻。那裡由秦嶺、黃河、衡山嶺構成的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一道貫通東西,故此關就被稱為函谷關。先秦和西漢初年的函谷關位於今三門峽靈寶市。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燕合縱攻秦,至此關而敗還;公元前207年,劉邦西入咸陽,遣兵守此關以拒諸侯軍。

  公元前114年,函谷關遷往新安。函谷關遷後仍然用原名,這不是徒慕原來關隘的遺風,而是因為新關所處的環境確實可以使此關被名符其實的稱為函谷關。它西有奎樓山,東有八徒山,南有青龍山,北有鳳凰山,四山環抱;更有澗河、皁河之水,繞其奔流。

  2.伊川鶴鳴峽風景區

  “鶴鳴九皋,聲聞於天,鶴鳴九皋,聲聞於野”出自於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詩經》裡所說的九皋山就在伊川縣酒後鄉東南,而“鶴鳴九皋”的鶴鳴峽風景區位於伊川縣酒後鄉南莊村東2公里處,是九皋山腹地自然形成的一條峽谷。該峽谷縱深3公里左右,由兩側峭拔的懸崖陡壁、瀑布流泉、奇石靈溪、林木花草、水庫碧潭等組合而成,集險、奇、幽、美為一體。

  伊川鶴鳴峽風景區內冰掛的獨特魅力,成了洛陽網友們爭相前往、備受推崇的冬季旅遊景點。水在冬日低溫的作用下,從山頂溢位下洩,形成了一二十米高的冰掛在落日前的陽光下泛著銀光。那銀堆玉砌、晶瑩剔透、依勢垂掛的條條冰凌,形成了一道道細細的幔簾,好像是遮擋著山巒羞答答的面孔,唯恐遊人撩紗觀帹一般。

  洛陽美食小吃

  1.不翻湯

  本以為隨著小吃街消失了,終於也讓我挖地三尺找到一家。老城居業園的“不翻湯”,讓洛陽那股酸、甜的味道更加難忘。

  製作工藝:隨其名,將事先做好的薄餅***最好為綠豆餅***至於高湯上,待鍋中水翻滾時,餅子卻不翻個兒!

  特色傳說:據說有120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

  2.漿麵條

  漿麵條,可謂洛陽的特產,只有這個地方才能吃到正宗的。每每提及正宗這個詞,我都覺得是自家裡做的最正宗。

  製作工藝:只要有漿,一切皆在掌握之中。但是煮漿時候切記不可讓漿汁溢位鍋!而且,這道飯千萬別放醬油,破壞顏色。還要入調製好鹹花生豆和芹菜段。

  特色傳說:據說清朝末年洛陽一窮戶人家,將撿來的綠豆磨成豆漿,隔了數日,發現豆漿發餿變酸,倒了捨不得,連磨豆的工夫都沒賺回來,遂胡亂丟了些菜葉,熬成糊狀,吃起來味道鮮美,後來家家效仿。花上個三、五分錢兒,上街舀兩瓢酸漿,回家做漿飯,切少許蘿蔔絲或白菜葉下鍋,待漿起沫後勾點麵粉,稠稠的,謂之“挑漿飯”,一鍋飯養活一大家人,實在!

  洛陽民族

  洛陽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3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5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超過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0%以上。在洛陽的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位居第一,滿族、蒙古族人口分別次之。其他還有藏族、維吾爾族、苗族等42個少數民族。除回族與洛陽有著較早的淵源、滿族和清王朝的入關統治有關、蒙古族為避世亂而隱姓洛陽之外,其他兄弟民族多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為支援洛陽的經濟建設調動而來的。

  在洛陽,除漢族世居並遍及全市之外,各少數民族,尤其是以回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多是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與漢族雜居,因而民族特性較為鮮明。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新興重工業基地的形成,職工工作調動、軍官轉業安排、大學生畢業分配、婚姻關係等因素的加入,人口遷徙和流動更為頻繁。使洛陽少數民族的分佈面積逐漸擴大,人口也有較大增長。2007年末洛陽市總人口650.45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