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積累

  當下很多中學生寫出的作文既沒有個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沒有真實情感的表達,素材也盡是些老掉牙的 陳芝麻、亂穀子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禪理故事的高中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一

  修剪慾望

  曼谷西郊有一座寺院,因地處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老住持圓寂後,索提法師來到這裡接替住持一職。初來乍到,他繞寺巡視,發現周圍山坡上到處長滿雜亂無章的灌木。法師找了把剪刀,時不時地就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成一個漂亮的圓球。人們看了不解,便問住持,住持卻笑而不答。

  一天,寺裡來了一位衣衫光鮮、氣宇不凡的客人。寒暄讓座後,對方說自己無意中路過,隨便進來看看。住持便客氣地陪客人四處看看。行走間客人請教住持:“人要如何清除自己的慾望?”住持微微一笑,返身拿了一把剪刀出來,對客人說:“施主,請跟我來。”

  他把客人帶到灌木叢林,客人看到了住持修剪的那棵成型的灌木。住持把剪刀遞給客人說:“您只要經常像我這樣去修剪一棵灌木,您的慾望就會消除。”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刀,走向一棵灌木,“咔嚓咔嚓”地剪起來。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住持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了笑說:“感覺身體舒展多了,可是心中那些慾望好像沒放下。”

  住持點頭說:“剛剛開始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會好了!”

  客人走的時候,和住持約定,他十天之後還會再來。住持不知道,這個人就是泰國享有盛名的珠寶大亨,近來遇到了從未經歷過的生意上的難題。

  十天後,大亨來了。二十天後,大亨又來了。三個月後,大亨已經把那棵灌木修成了一隻初具規模的“鳥”。住持問他:“現在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慾望了?”大亨面有愧色地回答:“可能我太愚鈍,每次修剪的時候,倒是能氣定神閒,心無雜念。可是一離開這裡,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中,所有慾望就又像往常那樣冒出來。”住持笑而不答。當大亨的“鳥”完全成型後,住持又問他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依舊。

  這次,住持對大亨說:“您知道當初為什麼我讓您修剪灌木?我只是希望您每次修剪前,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又重新長出來了。就像人類的慾望,您別指望能完全消除它。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美觀。放任慾望,它就會像滿坡生長的灌木,醜陋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就能夠使其成為一道亮麗悅目的風景。對於名利也是這樣,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該被看作是心靈的‘枷鎖’。”

  大亨恍然大悟。此後,隨著越來越多香客的到來,寺院周圍的灌木也一棵一棵被修剪成各種形狀。廟裡的香火漸漸旺盛起來,日益聞名。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二

  種一株希望的玉蘭於我心

  前幾天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唐朝的慧宗禪師因講經弘法而云遊四海,一次臨行前,他特別囑咐他的弟子要好好照顧那幾盆未開的蘭花。弟子知道師父酷愛蘭花,所以每天都特別殷勤地照顧。但在一個狂風大作、暴雨如注的晚上,弟子們因大意未把花搬進屋,第二天看著棵棵蘭花憔悴不堪,狼藉滿地,弟子後悔不迭。師父回來後,他們忐忑不安地迎接師父。師父知道這件事後,只說了句“我不是為絕望而種蘭花”。弟子們肅然起敬之餘,更是如醍醐灌頂。

  “我不是為絕望而種蘭花”,因為禪師眼裡沒有絕望,他更不希望弟子們絕望。

  回想我的人生,失敗總是多於成功。我每天在為成績在班級的排名而奮鬥,在為那個六月不再是黑色而努力,然而失敗總如影隨形,月測考試後那可憐的成績單,回家後父母臉上寫滿的失望,老師的目光不再關注,同學們嘲笑的眼神……那一刻,欲哭無淚,失望如潮水一般湧上心頭。

  “我不是為絕望而種蘭花”,如一道閃電劃過心頭,劃開失望厚厚的包圍,點燃心中的希望之火,並且開始蔓延。我不禁開始低吟桑德堡的詩句:

  我告訴你昨日是已停止的風

  是落下西天的夕陽

  我告訴你這世上沒有別的東西

  只有一個充滿明天的海洋

  一個充滿明天的天空

  ……

  是啊!讀書難道僅僅為了考學?偶爾的失敗又算得了什麼。自己一直追求的生命的色彩是要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用一生呵護的,不能讓悲觀、絕望窒息我們的心智,用淚水沖刷掉絕望,不思失敗的八九,常想希望的一二,從此,把那株希望的玉蘭栽種於心田。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三

  喝茶與禪悟

  許多人都喝過茶,但每個人對茶味的體會是不同的。

  比如花茶。有人說,花茶主要是花味。有人說,花茶有茉莉花的香味。有人說,茶水有一股苦味。還有一種最聰明的說法,花茶就是花茶的味。

  關於茶是什麼味,還可以有許多種說法。首先,放在鼻子底下聞一聞,有人說是清香味。那麼,品第一口時又是什麼味?以後又有什麼味?喝第一杯茶是什麼味?第二杯、第三杯又是什麼味?南方人喝是什麼味?北方人喝是什麼味?高興時喝什麼味?憂鬱時喝什麼味?小孩喝什麼味?老人喝什麼味?用雪水泡什麼味?用雨水泡什麼味?休閒時喝什麼味?乾渴時喝什麼味……僅對茶的味道就可以寫厚厚的一本書,可以有上千種回答。可是,對於一個從未喝過茶的人,即使有上萬種回答,有再具體的說明,他的體驗還是抽象的,他還是不知道茶的味道。

  這就是說,對於你原本不知道的事物,你是無法領會的。對大境界的體驗,真正的動因來自對痛苦的感受,來自由此而生的超脫世俗的力量。

  所謂禪,所謂悟性,通常用語言是很難講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講禪的道理呢?

  就好像喝茶,一個人在許多年前喝過茶,由於生活的瑣碎和操勞,由於許許多多的煩惱,日月的塵土將他對茶水的記憶沖淡了。他已經忘記茶的味道了,然而,你知道他喝過茶。你開始講茶的滋味,茶的顏色,茶的不同喝法,你說茶像音樂,像清泉,像一幅畫,像一首詩,你告訴他喝茶時口腔會有什麼感覺,食道會有什麼感覺,腸胃會有什麼感覺,你講了許多許多。你講著,他聽著,突然,你的某一句話觸動了他,他心中倏然一動,“哎呀,我想起來了。”這時,一切關於茶的描述都不需要了,在那個契機相合的一瞬間,他體驗回味到了茶的味道。一切有關茶的藝術的和理論的描述、概括,都不能取代他本人對茶的品味。

  空靈之靈,慧根之慧,就是“佛性”,是每個人原本具有的,只是在人生中被很多很多的束縛、很多很多的執著、很多很多的迷霧遮住了,迷失了本性。就像一盞燈,時間長了,蒙上了灰塵;蒙得多了,就黑暗了。我們要做的只是把髒東西擦掉,燈就亮了。所謂“明心見性”,因為燈原本是亮的。

  講禪就像喝茶,每個人都喝過茶。當我用千言萬語使你回憶起你曾喝過的茶的味道時,一切有關茶的說教只是文字相。講禪時,千言萬語中只要有一句與你的靈性契機相合,那麼,一切有關禪的說教是可以不聽的。

  關鍵是找到自己的本來之“本”,空靈之“靈”。

 

高中作文禪理故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