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語學習常見誤區有哪些
摘要: 許多高三學生把英語寫作單純地看作“漢譯英”,只要先用漢語寫出作文,再翻譯成英語就可以了。其實,英語寫作絕不是簡單的翻譯。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往往意味著大量做題目。事實上,單純做題目不能替代英語複習。
誤區一:英語複習就是大量做題
對於高三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往往意味著大量做題目。事實上,單純做題目不能替代英語複習。真正的語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語言輸入和輸出的過程。語言輸入指的是聽和讀。聽既指課內的聽,更指課外的聽。 《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課外視聽量有具體規定。課外聽的內容不應僅僅侷限於做“聽力理解”,即做高考題型的聽力。高三學生可以從收音機和電視收聽簡單的新聞,也可以在網上聽。另外一個很好的資源是“一綱多本”下的不同的教材錄音。比如,學習“新世紀”英語的學生可以嘗試聽“牛津”英語的課本錄音。
讀,指的是閱讀。閱讀量越大,閱讀者的語感越強。在閱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所閱讀材料的難度。閱讀材料不是越難越好,應該與讀者的英語水平相當。第二,要注意閱讀材料的長度。一般來說,所選材料在300詞左右為最佳。第三,要注意所選材料所涉及的主題內容。有些學生習慣讀故事類文章,而對論述類文章不感興趣。有些學生可能會排斥科普類的文章。有經驗的老師會鼓勵學生多閱讀題材遠離學生知識範圍的文章。近幾年,高考試卷中短文閱讀涉及到的題材很廣,如有關“拍賣”、“奈米技術”、“特許經營權”等,往往是高三學生所不太熟悉的。第四,要注意充分應用所讀文章。讀文章並不只是完成短文後的選擇題,要充分挖掘文字,利用文字,複習、鞏固詞彙、語法和句型結構。在閱讀中,要充分運用上下文去猜測生詞,要學會歸納文章的大意,要有意識地去理解細節,要在字裡行間理解特定的單詞和片語,要培養辨別“事實”和“意見”。
誤區二:語法重於泰山
高三學生往往會花大量時間去複習語法,做語法題目,甚至到了高三下學期還在語法上做大量停留。語法固然重要,但不是一切。高考試卷中直接考語法的是16道單項選擇題,佔卷面分10%左右。從這個角度來說,平時花在語法上的時間應該是英語學習時間的10%左右,而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聽力***30分,佔高考卷面分20%***、閱讀***50分,佔高考卷面分1/3***和寫話***45分,佔高考卷面分約1/3***。另外,語法複習中往往也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單純地大量做選擇題。語法複習首先要建立對於語法的概念。就詞法而言,要弄清詞性,要了解構詞法。就句法而言,要搞清楚句子基本結構,要了解基本句式,要搞清簡單句、並列句和複合句的區別,要清楚複合句的基本大類和細項,並熟悉其基本特點。在搞清概念的基礎上,通過做典型性題目來鞏固對概念的理解。一般來說,動詞和複合句在高考語法測試中所佔比例較高,應給與更多重視,同時,不能忽視諸如代詞、介詞等較小的語法專案。
語法練習不要選太難的題目。高考不考偏、怪、難題,主要考察考生對語法概念的理解,並在特定的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在語法複習中,高三學生要善於在閱讀中捕捉語法點,培養語法意識。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高考直接考查語法不多,但整張試卷都離不開紮實的語法功底。閱讀理解離不開語法,特別是長句的理解,更是須要運用語法知識來梳理句子結構。漢譯英對語法的要求更到,要求考生所寫句子語法準確。因此,紮實的語法基本功和語法運用能力遠遠高於做語法選擇題。
誤區三:寫作就是“漢譯英”
許多高三學生把英語寫作單純地看作“漢譯英”,只要先用漢語寫出作文,再翻譯成英語就可以了。其實,英語寫作絕不是簡單的翻譯。首先,英語作文和漢語作文不同。英語作文只須寫150詞左右長度的短文,其要求遠遠低於漢語作文的要求。其次,英語高考作文著重考察學生運用英語表達觀點的能力,英語語言的知識和運用為主要考察目標。從漢語的角度立意,所“寫”文章固然層次不低,但要準確翻譯成英語恐怕不是考生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而且,翻譯出的英語往往有明顯的漢語痕跡。英語寫作為GuidedWriting,即給出一定指示,要求考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作文時,首先要理解作文要求,然後是構思,既指內容的構思,又指語言的構思。構思內容時,不必構思出完整的句子甚至是文章,只要有大致的框架就可以了。語言構思指的是運用語言知識表達所構思內容,這也是選擇恰當的詞彙、片語和句子結構的過程。高考作文多半是敘議結構類作文,要求在敘述的基礎上闡述觀點,並作適當論述。在構思內容的時候,要充分理解所給指示,挖掘主題,選取恰當的切***,並要充分結合作者個人情況。高三學生在平時作文訓練中,要注意積累句型結構,充分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把自己最熟悉、最得心應手的語法、結構應用到寫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