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理想國有感

  理想國是柏拉圖一部有名的著作,我們讀了之後,有何感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理想國》一書,討論的熱點是正義哲學的問題。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智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先後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蘇格拉底一一進行了駁斥,並最終得出了正義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沒有僅僅落在關於個人正義的討論上,柏拉圖其實著眼於城邦的正義。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並將這條正義原則歸結為:“每個人必須在國家裡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或“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幹他自己份內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然,柏拉圖的城邦是不是所謂的眾生平等,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人人平等的國度。他所謂的城邦是分等級的,也就是城邦分為統治者、軍人、勞動者。

  柏拉圖是如何確立“政治家應該為哲學王”的思想的呢?根據史料,柏拉圖應該是經歷恩師之死後,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敗,才得以萌發政治家應該是“哲學王”想理。在他為實現理想政體而遊歷的12年中,在遊歷塔侖它木時結識的當地民主政體的領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主要代表阿啟泰***Archytus***,則為他的“哲學王”理想,提供了現實的雛形。阿啟泰本人,既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又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

  柏拉圖的《理想國》問世雖已有千載,卻仍然是人們討論的焦點。它引領了一股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國家的思想潮流,可謂功莫大焉!

  篇2

  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誌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又有異議。

  我沒想到,我隨意讀的一本書,竟讓我邂逅了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我也沒想到,正是他,讓我從新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有了新的認知;甚至讓我對快樂,幸福,痛苦,善,正義,勇敢,激情,慾望,智慧,愛情等有了新的定義,而正是這些新的定義,讓我多多少少地掃去了那些舊的理念,開始往另一條曲徑去通幽,而且,因為我不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選擇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勞孔,總是贊成蘇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樂的,正義是善的,慾望與激情是惡的,而理念與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組合,愛要是蘇格拉底或伯拉圖的似的愛,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義的事,不做獨裁者……

  但我不贊成天堂與地獄會接納好人與壞人,靈魂也不會脫離肉體而存在,更不會不朽,而且統治者不一定是哲學家,雖然他可能不是指我們現在的哲學家,但絕對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現在可以說為什麼要感謝他了,其實我那兩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認同著物質與金錢是最好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屬於現在大多數人所預設的幸福之上,並把他作為一種追求。怎麼說呢,就象伯拉圖在理想國所寫的,我是金,銀,銅的混合體,雖然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個最好的比喻,他們在我靈魂裡不協調的運作。可是,蘇格拉底說,可以讓善駕御其他兩種,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東西,就是那種,當然,哪一種,這是我的一個理念。

  篇3

  曾經以為智者哲人如柏拉圖者,其著作勢必是艱深、睿智、充滿智慧的火花因而很容易使閱讀能力與理解能力如我者迷了眼,如墜雲端而不知所蹤。從來認為像《理想國》這樣的西方哲學史上有著如此虛無縹緲的書名的煌煌鉅製一定也寫得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使人沒有讀下去的勇氣。曾經因為看莎士比亞文集,對幾乎是純對話的文體心存恐懼,覺得這樣的作品會因為情節的缺乏而造成興趣的缺乏,看著太累。

  現在不知道是因為我長大了,對情節沒有過去那樣依賴,還是譯者的水平,還是柏拉圖語言中所達到的婦孺可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最高境界,還是我自己的愚昧無知歡樂多,讀同樣是對話體的理想國,第一卷下來我竟絲毫不感到乏味和疲勞。雖然幾乎沒有情節和場面的描寫,但從柏拉圖***儘管書中的主要談話者以蘇格拉底的名義出現,但由於柏拉圖是《理想國》的作者,我願意將他當作柏拉圖。或者說,到底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談話中的思想。***有些俏皮但充滿思辨智慧的語言中,我卻彷彿看到柏拉圖和他的挑戰者們的脣槍舌劍的場景,看到柏拉圖一層層地將對手駁倒,看到一群啞口無言的人不甘心的眼神、面紅耳赤的模樣和柏拉圖有點壞壞的笑容,看到了他們的一笑一顰,一驚一怒。也可能是大一,大二時候看辯論賽的慣性吧,我居然很享受他們這樣的一種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