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黴菌性陰道炎的方法

  黴菌性陰道炎是常見婦科疾病,這為女性朋友帶來了許多生活的不便。那麼怎麼治療黴菌性陰道炎?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治療黴菌性陰道炎之區域性用藥

  藥物容易溶解於陰道中,同時全身吸收少,安全性高。單純的黴菌性陰道炎***非糖尿病、孕婦等***症狀比較輕,首選陰道用藥,沐浴最好選擇淋浴的方式,陰部清潔應用溫開水沖洗外陰。陰道片為水溶性,溶解速度較慢;陰道軟膠囊為脂溶性,5分鐘內在體溫下即可溶化,比較適合於中老年婦女。

  2、治療黴菌性陰道炎之口服用藥

  症狀比較嚴重,特別是有白帶呈豆腐渣狀、外陰紅斑、水腫、常伴有抓痕,面板皸裂、表皮脫落,陰道糜爛、宮頸充血等症狀,最好選擇口服用藥,必要時結合陰道用藥。不過,黴菌性陰道炎的口服藥有一定的消化道反應和肝毒性,妊娠女性禁用。

  發病初期,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氟康唑或區域性使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堅持用藥2周到一個月。一個療程過後,停藥三天,到醫院複查白帶,如果檢查結果顯示轉陰,跟發病初期一樣,繼續堅持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藥物口服,克黴唑栓劑區域性治療,持續治療時間6個月,以免黴菌性陰道炎復發。

  3、治療黴菌性陰道炎之中醫用藥

  用冰硼散1支與錫類散2支混合後噴陰道壁,每日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用艾葉***或莖***或大蒜莖3-5棵,煎湯外洗,7天為一個療程;採用黃柏、蒲公英、蛇床子、苦蔘各15克,煎湯先薰後洗擦外陰和陰道,每日2次。

  治療期間應注意:洗腳盆、洗外陰的盆要分開,不亂用,不借用,用完經常用沸水消毒;勤換內褲,每天洗淨後應煮沸消毒晾乾,不能再穿;外陰與陰道用藥要同時進行;龍膽紫藥水濃度不宜濃度不宜過高,也不宜塗得過勤,以免引起外陰或陰道潰瘍。

  黴菌性陰道炎的病因

  1、濫用抗生素:由於抗生素使用不當、濫用廣譜抗生素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因為它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抑制了部分有益菌群,而未被抑制的和外來的耐藥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其中就包括黴菌。

  2、過度清潔:很多女性喜歡乾淨,但是頻繁使用婦科清潔消毒劑、消毒護墊等,破壞了陰道本身的微環境,使平衡失調,降低了陰道的自我抗菌能力,從而會使黴菌易於入侵而引發疾病。

  3、懷孕:妊娠時機體免疫力下降,性激素水平高,陰道組織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於黴菌生長,此外,妊娠時升高的性激素水平還有促進黴菌生成菌絲的作用,菌絲是黴菌伸出的“魔爪”--可以幫助黴菌侵襲陰道組織,引起陰道炎。

  易患黴菌性陰道炎的女性

  1、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通常婦女陰道中寄生著許多細菌,這些不同的菌群間相互制約,形成共生狀態,是不致病的。廣譜抗生素的大量、長期應用,使陰道內的菌群發生紊亂,相互間的抑制作用被改變,白色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隨著抗生素應用的日益廣泛,黴菌性陰道炎的發病率也有所升高。

  2、妊娠:妊娠期體內性激素水平較平時明顯升高,這會使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加,增加陰道酸度,形成有利於念珠菌生長的環境;同時,妊娠可使細胞的免疫力下降,這就使念珠菌容易致病。據統計,1/3的孕婦陰道中有念珠菌存在,發病率約在15%左右。

  3、糖尿病:患糖尿病後,體內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含量增加,同樣使陰道內酸度增加,念珠菌宜於生長繁殖。

  4、應用皮質類固醇: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會使白細胞吞噬能力下降,減低機體免疫力;同時皮質類固醇還能使機體血糖水平升高,使黴菌性陰道炎發生的可能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