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做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你知道怎麼做一份端午節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謝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援和鼓勵。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資料1
1、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宋·李石《長相思重午》
2、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閒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4、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5、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6、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宋·張耒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資料2
又到了端午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粽子。
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粽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溼,洗乾淨,然後開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後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粽葉,壓緊,按平,摺疊,最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後,她就把粽子放進鍋裡,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裡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從鍋裡抓起一條粽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裡,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粽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